索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9801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索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索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内凹形成第一收容腔;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内凹形成第二收容腔;索夹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形成的腔体内,且在同一平面内转动;以及固定件,固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把所述索夹构件夹持在所述腔体内。采用本方案的索夹装置,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持索夹构件,然后固定件锁紧,索夹构件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所构成的腔体内转动。钢索穿过索夹构件在腔体内在一平面内转动,当钢索由于特殊情况而受到不同的外力或力方向发生变化,索夹构件可随着钢索外力的变化可自行转动,实现自平衡的目的,且能够抗滑移能力,而且结构更为灵巧。
【专利说明】索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索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索膜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形式,凭借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美的建筑造 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索膜结构是用高强度柔性薄膜材料经受其它材料的拉力作用 而形成的稳定曲面,能够承受一定外荷载的空间结构形式。
[0003] 索膜从柔性构件的角度诠释着新型空间结构的轻质化和高校化,索膜结构形式也 趋于多样化、个性化,常用的形式包括张拉膜结构、弦支穹顶结构、斜拉结构等。根据结构的 传力不同,判断采用钢节点不同。
[0004] 然而在实际的安装应用中,由于传统的索夹装置限制了转动方向,即限制了自由 度,同时也缺乏自平衡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提供具有自平衡功能的索夹装置。
[0006] -种索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内凹形成第一收容腔;第二夹板, 所述第二夹板内凹形成第二收容腔;索夹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 形成的腔体内,且在同一平面内转动;以及固定件,固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把 所述索夹构件夹持在所述腔体内。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索夹构件包括:半圆柱体型的第一索夹块,所 述第一索夹块开设U型凹槽;所述第一索夹块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支撑件,U型的第二索夹 块,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索夹块安装在所述第一索夹块上,所述U型凹槽 与所述U型的第二索夹块构成圆形通孔。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为类"十"字 型,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盖合为一体,且内中空,恰与所述第一索夹块匹配, 所述第一索夹块可绕所述支撑件转动。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盖合为一体的 表面形成共线且贯穿的开孔。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夹板,所述第三夹板的上 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内凹形成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索夹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 腔与上收容腔形成的腔体内,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腔与下收容腔形成的腔体内;所述 固定件,固接所述第一夹板、第三夹板以及第二夹板,把所述索夹构件夹持在所述腔体内。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二收容腔与第三收容腔 盖合为一体;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三收容腔的表面、第三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表面 分别形成共线且贯穿的开孔。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互为垂直设置。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均匀分布 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或所述第二夹板上,且分别从所述第一夹板和/或所述第二夹板 穿过,并固接。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第三夹板为 圆柱形,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第三夹板盖合为一体为圆柱形。
[00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 第二索夹块固接在所述第一索夹块上。
[0016]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 采用本方案的索夹装置,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持索夹构件,然后固定件锁紧,索 夹构件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所构成的腔体内转动。钢索穿过索夹构件在腔体内在一平 面内转动,当钢索由于特殊情况而受到不同的外力或力方向发生变化,索夹构件可随着钢 索外力的变化可自行转动,实现自平衡的目的,且能够抗滑移能力,而且结构更为灵巧。
[0018] 进一步地,索夹装置仅由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索夹构件以及固定件四个部件构 成,架构更为简单,加工更为便捷,而且安装更为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索夹装置的立体图;
[0020] 图2为图1索夹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1] 图3为索夹构件的立体图;
[0022] 图4为图3索夹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3] 图5为一实施例索夹装置的立体图;
[0024] 图6为图5-实施例索夹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型新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型新的详 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型新加以限制。
[0026] 结合附图1?4,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方案的结构特点,结合与索夹装置连接的钢索 6进行说明本方案,索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索夹构件3以及固定件4。
[0027] 第一夹板1,第一夹板1内凹形成第一收容腔11。具体地,第一收容腔11为类"十" 字型,横向(及第一收容腔11的中间)为半圆柱形,且两端向外延伸为半月形;纵向为"一" 字线型,与钢索6形状类似。
[0028] 第二夹板2,第二夹板2内凹形成第二收容腔21。具体地,第二收容腔21与第一 收容腔11类似,互为镜像设置。即第二收容腔21为类"十"字型,横向(及第一收容腔11 的中间)为半圆柱形,且两端向外延伸为半月形;纵向为"一"字线型,与钢索6形状类似。 进一步地,第一收容腔11与第二收容腔21盖合为一体的表面形成共线且贯穿的开孔,钢索 6可通过该开孔,且具有一定的上下摆动空间。
[0029] 索夹构件3,设置在第一收容腔11与第二收容腔21形成的腔体内,且在同一平面 内转动。具体地,第一收容腔11与第二收容腔21盖合为一体,且形成的腔体为立体的"十" 字型,索夹构件3恰能够放置在该立体的"十"字型腔体内,而且能够在同一平面内转动。
[0030] 进一步地,索夹构件3包括:半圆柱体型的第一索夹块31,第一索夹块31开设U型 凹槽;第一索夹块31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支撑件33, U型第二索夹块32,以及连接件34 ;连 接件34穿过第二索夹块32安装在第一索夹块31上,U型凹槽与U型的第二索夹块32构 成圆形通孔。钢索6穿过该圆形通孔,第二索夹块32把钢索6紧锁在第一索夹块31上,钢 索6的转动以支撑件33为支撑点。即钢索6通过第一索夹块31绕支撑件33转动,转动的 方向为垂直于支撑件33的平面。
[0031]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4为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穿过第二索夹块固接在第一索夹 块上,即把钢索6紧锁。
[0032] 固定件4,固接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把索夹构件3夹持在腔体内。在本实施 例中,固定件4为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为多个多组均匀设置的螺栓构成。第一螺栓均匀分布 设置在第一夹板1和/或第二夹板2上,且分别从第一夹板1和/或第二夹板2穿过,并固 接;即第一螺栓可以从贯穿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的一侧或者两侧同时实现固接。
[0033] 采用本方案的索夹装置,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夹持索夹构件3,然后固定件4 锁紧,索夹构件3在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夹所构成的腔体内转动。钢索6穿过索夹构 件3在腔体内在一平面内转动,当钢索6由于特殊情况而受到不同的外力或力方向发生变 化,索夹构件3可随着钢索6外力的变化可自行转动,实现自平衡的目的,且能够抗滑移能 力,而且结构更为灵巧。
[0034] 进一步地,索夹装置仅由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索夹构件3以及固定件4四个部 件构成,结构更为简单,加工更为便捷,而且安装更为方便。
[0035]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附图5?6,索夹装置还包括第三夹板5,第三夹板5的上表 面和下表面分别内凹形成上收容腔51和下收容腔52 ;索夹构件3分别设置在第一收容腔 11与上收容腔51形成的腔体内,以及设置在第二收容腔21与下收容腔52形成的腔体内; 固定件4,固接第一夹板1、第三夹板5以及第二夹板2,把索夹构件3夹持在腔体内。在本 实施例中,上收容腔51与第一夹板1的第一收容腔11互为镜像,下收容腔52与第二夹板 2的第二收容腔21互为镜像。
[0036] 第一收容腔11、第二收容腔21与第三收容腔盖合为一体;第一收容腔11与第三 收容腔的表面、第三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21的表面分别形成共线且贯穿的开孔;钢索6通 过该开孔,钢索6在开孔内以支撑件33为轴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上收容腔51和下收容 腔52互为垂直设置,恰能够确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自平衡,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平衡方 向的需要,上收容腔51和下收容腔52成一定角度的设置。由此可见,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方 案,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的自平衡。
[00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和第三夹板5为圆柱形,第一夹板1、第二 夹板2和第三夹板5盖合为一体为圆柱形。
[0038] 由技术常识可知,以上所述实施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 的实施方式来实现,故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因此,上述公开的 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只是举例说明,还可以有若干变形,并不 是仅有,所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范围内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内凹形成第一收容腔; 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内凹形成第二收容腔; 索夹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形成的腔体内,且在同一平面内 转动;以及 固定件,固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把所述索夹构件夹持在所述腔体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夹构件包括:半圆柱体型的第 一索夹块,所述第一索夹块开设U型凹槽;所述第一索夹块两端向外延伸形成支撑件,U型 的第二索夹块,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索夹块安装在所述第一索夹块上,所 述U型凹槽与所述U型的第二索夹块构成圆形通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 为类"十"字型,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盖合为一体,且内中空,恰与所述第一索 夹块匹配,所述第一索夹块可绕所述支撑件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 盖合为一体的表面形成共线且贯穿的开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夹板,所述 第三夹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内凹形成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索夹构件分别设置在 所述第一收容腔与上收容腔形成的腔体内,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腔与下收容腔形成的 腔体内;所述固定件,固接所述第一夹板、第三夹板以及第二夹板,把所述索夹构件夹持在 所述腔体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二收容腔与 第三收容腔盖合为一体;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三收容腔的表面、第三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 容腔的表面分别形成共线且贯穿的开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互为垂直 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 栓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或所述第二夹板上,且分别从所述第一夹板和/或所 述第二夹板穿过,并固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 第三夹板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第三夹板盖合为一体为圆柱形。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 螺栓穿过所述第二索夹块固接在所述第一索夹块上。
【文档编号】E04B1/38GK203891205SQ201320848788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发明者】白宝鲲 申请人:广东坚宜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