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浇筑模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48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浇筑模具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浇筑方法,该建筑物预设N层,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浇筑第1层至第N层的竖梁及主横梁,从第1层依次递增往上浇筑至第N层;步骤b:浇筑第N层的次横梁及楼层面;及步骤c:采用浇筑模具系统从第N层依次递减往下浇筑第N-1层至第2层的次横梁及楼层面,以完成建筑物的浇筑,该浇筑模具系统包括用作楼面层及次横梁的模板的主体,该主体上开设有次横梁模具槽,浇筑时使该主体从第N-1层依次递减往下降至第2层。上述建筑物浇筑方法时,无需脚手架和单个模板,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且可缩短工期,同时安全系数较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建筑物浇筑方法的浇筑模具系统。
【专利说明】建筑物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浇筑模具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浇筑模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建筑行业楼房混凝土浇注所采用的工艺流程为:先架设脚手架,再用木方和模板钉出模具,再进行混凝土浇注,然后拆模的施工工艺。这种工艺的缺点在于:要使用大量脚手架、模板和木方,材料耗损大,同时,需要大量人员手工完成施工,施工工期长,人工成本高,且由于高空作业多,安全系数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浇筑方法及其使用的浇筑模具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混凝土浇注工艺材料耗损大、施工工期长,人工成本高且安全系数低等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物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浇筑第I层至第N层的竖梁及主横梁,从第I层依次递增往上浇筑至第N层;步骤b:浇筑第N层的次横梁及楼层面;及步骤c:采用浇筑模具系统从第N层依次递减往下浇筑第N-1层至第2层的次横梁及楼层面,以完成建筑物的浇筑,该浇筑模具系统包括用作楼面层及次横梁的模板的主体,该主体上开设有次横梁模具槽,浇筑时使该主体从第N-1层依次递减往下降至第2层。
[0005]进一步地,该浇筑模具系统还包括用于提升该主体的提升机构,在浇筑第I层至第N层的竖梁及主横梁的步骤时,该提升机构将该主体依次提升至第2层至第N层,以使该主体用作浇筑竖梁及主横梁的工作台。
[0006]进一步地,该浇筑模具系统还包括底座,该提升机构包括螺杆、螺母、轴承、升降摇把、固定架、支撑架及支撑杆,该固定架装设在底座上,该螺母装设在该主体上,该螺杆通过该轴承穿过该固定架与该主体,并与该螺母螺接,该升降摇把设置于该螺杆的端部,该支撑架可活动地设置在该主体上,该支撑杆可活动地设置在该底座上,提升时,该主体通过该支撑架设置在该主横梁上,该底座通过该支撑杆设置在该主横梁上。
[0007]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多节可伸缩的支撑脚、调节杆、滑动件及驱动件,该支撑板与支撑脚连接,该支撑板通过该滑动件可滑动地安装在该主体的底部,该驱动件与该支撑板连接,以驱动该支撑架相对该主体滑动。
[0008]进一步地,该浇筑模具系统还包括用于下降该主体的下降机构,在浇筑第N层的次横梁及楼层面之前,先安装该下降机构,该下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承载件、两个第二承载件、驱动件及悬吊件,该两个第一承载件间隔跨设在第N层的主横梁上,该两个第二承载件间隔跨设在该两个第一承载件上上,并使该第一承载件与该第二承载件固定于一起,该驱动件固定设置在该第二承载件上,该悬吊件为绳状物,绕设在该驱动件的驱动轴上,且其一端穿过该第二承载件及该主体。
[0009]进一步地,第一承载件为工字钢,该第二承载件为方管。
[0010]进一步地,驱动件为电机减速机。
[0011]进一步地,悬吊件为钢丝绳。
[00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建筑物浇筑方法的浇筑模具系统,该浇筑模具系统包括用作楼面层及次横梁的模板的主体,该主体上开设有次横梁模具槽。
[0013]进一步地,该浇筑模具系统还包括用于提升该主体的提升机构及用于下降该主体的下降机构。
[0014]采用上述建筑物浇筑方法时,由于先完成所有竖梁和所有楼层的主横梁的浇筑,然后再从最上一层开始由上往下一层一层浇筑的所有次横梁和楼层面,从而使主体只需装模一次,不用拆模,可重复使用,方便快捷。采用上述方法时无需脚手架和模板,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且可缩短工期,同时安全系数较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浇筑竖梁及主横梁时的浇筑模具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浇筑模具系统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浇筑模具系统的支撑架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浇筑竖梁及主横梁时的浇筑模具系统的俯视图。
[001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浇筑楼层面及次横梁时的浇筑模具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双层主体的浇筑模具系统的立体图。
[002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物浇筑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3]请参阅图1至5,本发明实施例的浇筑模具系统包括主体7、底座9、提升机构4及下降机构。主体7为浇筑楼面层及次横梁的模具,其表面开设有次横梁模具槽6。提升机构4连接主体7及底座9,主体7及底座9均可通过提升机构4从第I层上升至第N层,下降机构用于将主体7及底座9从第N层降至第I层。
[0024]提升机构包括螺杆401、螺母402、轴承404、升降摇把405、固定架406、支撑架8及支撑杆10。固定架406装设在底座9上,螺母402装设在主体7上,螺杆401通过轴承404穿过固定架406与主体7,并与螺母402螺接。升降摇把405设置于螺杆401的端部。支撑架8可活动地设置在主体7上,支撑杆10可活动地设置在底座9上,提升时,主体7通过支撑架8设置在主横梁11上,底座9通过支撑杆10设置在主横梁11上。支撑架8包括支撑板80、多节可伸缩的支撑脚805、调节杆807、加强件803、滑动件802及驱动件801,支撑板80与支撑脚805垂直连接,加强件8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80与支撑脚805。支撑板80通过滑动件803可滑动地安装在主体7的底部,驱动件801与支撑板80连接,以驱动支撑架8相对主体7滑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801为伸缩气缸。调节杆807设置在支撑脚805的底部,用于调节支撑架8的高度。
[0025]下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承载件13、两个第二承载件14、驱动件15及悬吊件16。两个第一承载件13间隔跨设在第N层的主横梁上,两个第二承载件14间隔跨设在两个第一承载件上13上,并使第一承载件13与第二承载件14固定于一起。驱动件15固定设置在第二承载件14上,悬吊件16为绳状物,其绕设在驱动件15的驱动轴上,且其一端穿过第二承载件14及主体7,并固定在底座9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件13为工字钢,第二承载件为方管。装设时,在主横梁上垫高10公分左右,每根工字钢的长度是楼层面的横向长度,方管的长度大致为楼层面的纵向长度,截面规格10*20公分左右,摆放的间距与工字钢类似,宽面平着放。方管与工字钢接触部位点焊固定。驱动件15为电机减速机,悬吊件16为钢丝绳。钢丝绳绕设在减速机力轴上,将钢丝绳一头穿过方管再穿过主体7,固定在底座9上。使用时,启动驱动件15,即可下降主体7及底座9。
[0026]请参阅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物浇筑方法的流程图,该建筑物预设N层。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物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S1:浇筑第I层至第N层的竖梁I及主横梁11,从第I层依次递增往上浇筑至第N层;
[0028]完成地下工程后,在地面实地按图纸要求1:1画出所有竖梁,主横梁,次横梁,并标注所有尺寸,以方便后续步骤。
[0029]浇筑第一层竖梁I时,先安装所有竖梁钢筋,再将竖梁活动模具2固定在地面对应的位置,建筑物4个外角的竖梁I采用激光定位,S卩:在4个外角竖梁地面上安装激光设备,在4个外角竖梁活动模具2上固定有2个对应的激光垂直定位孔3,以保证竖梁I的垂直度。安装好竖梁活动模具2后则开始浇筑竖梁混凝土,浇筑到上一层主横梁11下表面的位置即可。
[0030]待竖梁混凝土固化后,拆除所有竖梁活动模具2待上一层继续使用。浇筑第2至N层竖梁及主横梁时,将浇筑模具系统吊到建筑物对应的位置以用作工作台。使用时,顺时针转动升降摇把405 (可手动或电动),将主体7顶起,再打开支撑架8上的驱动件801,将支撑架8缩回,以避开主横梁11,以免挡住主体7的升降。缩回后继续提升主体7,升到支撑架8底部超过了主横梁11上表面停止,再次打开驱动件801,将支撑架8水平伸出,支撑在下一层主横梁11上面,再调节支撑架8的调节杆807,以使主体7的上表面与主横梁11的下表面在同一个水平面。然后,逆时针转动升降摇把405 (可手动或电动),将底座9提升到上一层,提升步骤与提升主体7类似。安装所有竖梁钢筋,再安装竖梁活动模具2,打开地面4个垂直激光,让竖梁I保持绝对垂直。主横梁模具5是活动的槽型模具,其可摆放在支撑架8上面简单固定,按要求垫平即可,再安装主横梁钢筋。所有竖梁活动模具2和主横梁模具5内侧均可贴装有隔离层,以便于脱模。隔离层可为硅胶、橡胶板或塑料地板等材料。最后,浇筑竖梁混凝土和主横梁混凝土即可完成一层竖梁I与主横梁11的浇筑。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第2至N层竖梁及主横梁的浇筑。
[0031]步骤S2:安装下降机构,并采用下降机构将底座9下降至地面;
[0032]步骤S3:浇筑第N层的次横梁及楼层面;
[0033]步骤S4:采用下降机构将主体7从第N-1层依次递减往下降至第2层,从而从第N层依次递减往下浇筑第N-1层至第2层的次横梁及楼层面,以完成建筑物的浇筑。
[0034]浇筑第N-1层时,通过控制驱动件15控制主体7的升降,使主体7的上表面与主横梁11上表面高度一致即可。调整好后将驱动件15的力轴卡死锁定,保证驱动件15的力轴不再转动。主体7与主横梁11相邻位置留有2公分的缝隙,需要临时填上,可选用泡沫胶或其他材料。在主体7的次横梁模具槽6底部两头位置也有空隙,也要临时补上。因为在浇筑主横梁11时预留了与次横梁衔接的钢筋头,约20公分长,所以在次横梁模具槽6两头留有20公分的空隙。然后,向次横梁模具槽6中放入钢筋,并与预留的钢筋头对接上,再在主体7 (隔离层上面)铺设楼层面钢筋,并预埋电线和管道后,向次横梁模具槽浇筑混凝土,同时向整个楼层面浇注混凝土。
[0035]待第N-1层楼层面混凝土固化后,打开锁死装置,放松悬吊件16,主体7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脱模,因为主体7与混凝土之间有隔离层很容易脱模。降到第N-2层的主横梁位置时,再次调整主体7的高度,准备再一次的混凝土浇筑。如此重复,即可完成其他楼层面的浇筑。
[0036]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浇筑模具系统也可以省略底座9、提升机构4或下降机构,而采用塔吊升降主体7。在步骤SI时,也可采用其他工作台,而无需使浇筑模具系统用作工作台。浇筑模具系统也可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或多个主体7,下文以包括两个主体7,7’的浇筑模具系统(请参图5)为例描述其使用方法。两个主体7,7’的浇筑模具系统上升过程原理和仅包括一个主体7的浇筑模具系统类似,只是每次主体7,V升降高度是2层楼的高度,每次同时安装2层竖梁模具2和主横梁模具5,同时浇筑2层竖梁I和主横梁11的混凝土。当完成第N层楼层面的浇筑时,使下层主体7’降至第N/2 (N为奇数时降至第(N-1)/2层即可),使上层主体7降至第N-1层,则可同时浇筑第N-1层及第N/2层,从而提高浇筑工期。如此类推,可根据工期要求,选择主体7,7’的数量。
[0037]施工时,一个楼层面可采用一套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浇筑模具系统,也可根据楼层面面积大小采用多套浇筑模具系统,一般有4-20套。楼梯或电梯等特殊部位,也可以采用该方法,只是主体7的形状不一样。
[0038]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建筑物浇筑方法时,由于先完成所有竖梁I和所有楼层的主横梁11的浇筑,然后再从最上一层开始由上往下一层一层浇筑的所有次横梁和楼层面,从而使主体7只需装模一次,不用拆模,可重复使用,方便快捷。采用上述方法时无需脚手架和模板,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且可缩短工期,同时安全系数较高。
[0039]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物浇筑方法,该建筑物预设N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浇筑第I层至第N层的竖梁及主横梁,从第I层依次递增往上浇筑至第N层; 步骤b:浇筑第N层的次横梁及楼层面;及 步骤c:采用浇筑模具系统从第N层依次递减往下浇筑第N-1层至第2层的次横梁及楼层面,以完成建筑物的浇筑,该浇筑模具系统包括用作楼面层及次横梁的模板的主体,该主体上开设有次横梁模具槽,浇筑时使该主体从第N-1层依次递减往下降至第2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浇筑模具系统还包括用于提升该主体的提升机构,在浇筑第I层至第N层的竖梁及主横梁的步骤时,该提升机构将该主体依次提升至第2层至第N层,以使该主体用作浇筑竖梁及主横梁的工作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浇筑模具系统还包括底座,该提升机构包括螺杆、螺母、轴承、升降摇把、固定架、支撑架及支撑杆,该固定架装设在底座上,该螺母装设在该主体上,该螺杆通过该轴承穿过该固定架与该主体,并与该螺母螺接,该升降摇把设置于该螺杆的端部,该支撑架可活动地设置在该主体上,该支撑杆可活动地设置在该底座上,提升时,该主体通过该支撑架设置在该主横梁上,该底座通过该支撑杆设置在该主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多节可伸缩的支撑脚、调节杆、滑动件及驱动件,该支撑板与支撑脚连接,该支撑板通过该滑动件可滑动地安装在该主体的底部,该驱动件与该支撑板连接,以驱动该支撑架相对该主体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浇筑模具系统还包括用于下降该主体的下降机构,在浇筑第N层的次横梁及楼层面之前,先安装该下降机构,该下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承载件、两个第二承载件、驱动件及悬吊件,该两个第一承载件间隔跨设在第N层的主横梁上,该两个第二承载件间隔跨设在该两个第一承载件上上,并使该第一承载件与该第二承载件固定于一起,该驱动件固定设置在该第二承载件上,该悬吊件为绳状物,绕设在该驱动件的驱动轴上,且其一端穿过该第二承载件及该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烧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承载件为工字钢,该第二承载件为方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件为电机减速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悬吊件为钢丝绳。
9.一种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物浇筑方法使用的浇筑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浇筑模具系统包括用作楼面层及次横梁的模板的主体,该主体上开设有次横梁模具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浇筑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浇筑模具系统还包括用于提升该主体的提升机构及用于下降该主体的下降机构。
【文档编号】E04G11/56GK104164974SQ20141037318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范创新, 何佳权 申请人:范创新, 何佳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