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140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由风箱和对流箱罩构成,风箱与对流箱罩连接,在风箱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用于与风机相连接的连接口,在风箱的另一端面上设有鼓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的鼓风口与对流箱罩连通,对流箱罩上设有风板,风板上设有分散排出气流的排气孔。整个对流箱设置在加热炉内,不需要管路导引,就可以保证气流从风箱流动到对流箱罩,然后从对流箱罩的排气口排出,与玻璃板进行热交换后,经过对流箱罩外侧的炉腔返回到风箱的回气口,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维修,并且由于气流完全在炉腔内的空间内循环,消除了管路系统带来的能量损耗,节约了能源,且使玻璃板的对流加热更加快速和均匀。
【专利说明】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板加热炉,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通常为长方体形状,为了保证加热气体的用量,长方体的对流箱往往做的很大,基本占据整个加热炉体的上炉腔或下炉腔,这种结构不仅制作起来耗费材料而且容易在对流箱的角部形成涡流,不利于气流的流动,因而无法保证玻璃板的加热质量;另外这种结构的对流箱需要单独使用一系列的管道以和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以实现气体的对流循环,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由于在管路的输送中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从而增加了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结构简单紧凑,使玻璃板的对流加热更加快速和均匀,且可降低能耗。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由风箱和对流箱罩构成,风箱与对流箱罩连接,在风箱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用于与风机相连接的连接口,在风箱的另一端面上设有鼓风口和回风口,鼓风口与对流箱罩连通,对流箱罩上设有风板,风板上设有风孔。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风箱为具有内部空间的箱体式结构,所述的回风口设置在风箱的中部,所述的鼓风口为两个,设置在回风口的两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对流箱罩由沿对流箱罩内气流方向横截面逐渐变大的扩散部和横截面相同的收敛部构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对流箱罩内设有将对流箱罩对称分为两个空间的隔板,所述的两个空间分别与两个鼓风口相对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对流箱罩沿对流箱罩内气流方向呈横截面逐渐变大的扩散形。
[0009]有益效果: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对流箱包括风箱和对流箱罩,风箱的鼓风口就设置在风箱与对流箱罩的连接端,整个对流箱设置在加热炉内,因而不需要管路导引,就可以保证气流从风箱流动到对流箱罩,然后从对流箱罩的风孔排出,与玻璃板进行热交换后,经过对流箱罩外侧的炉腔返回到风箱的回风口 ;对流箱罩呈扩散形或设有扩散部,风箱的大小只需和对流箱罩的小端相当,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维修,并且由于气流完全在炉腔内的空间内循环,消除了管路系统带来的能量损耗,节约了能源,玻璃板的对流加热也更加快速和均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A视图。[0013]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加热炉内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中,1、风机,2、风箱,3、对流箱罩,301、扩散部,302、收敛部,4、回风口,5、风孔,
6、鼓风口,7、连接口,8、上炉体,9、隔板,10、玻璃板,11、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3所示,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由风箱2和对流箱罩3构成,风箱2与对流箱罩3连接,在风箱2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用于与风机I相连接的连接口 7,在风箱2的另一端面上设有鼓风口 6和回风口 4,回风口 4可以是一个整体较大的孔,也可以是由多个小孔构成,所述的鼓风口 6通过设在对流箱罩3 —端的进风口与对流箱罩3连通,在对流箱罩3的另一端设有风板11,在风板11上设有将对流箱罩3内气流分散排出的复数个风孔5。
[0020]风箱2为具有内部空间的箱体式结构,本具体实施例风箱2为大致的长方体箱体式,所述的回风口 4设置在所在风箱2端面的中部,所述的鼓风口 6为两个,沿风箱2长度方向设置在回风口 4的两侧,本实施例的鼓风口 6呈喇叭形,且向外延伸,超出回风口 4所在的平面,从而在两个鼓风口 6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此空间可以供回流的风顺利通过,经回风口 4返回到风箱2。
[0021]对流箱罩3由从与风箱2的连接端到风孔5 (即沿对流箱罩3内气体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的扩散部301和上下横截面相同的收敛部302构成。本实施例对流箱罩3的扩散部内壁呈四棱台形,所述四棱台的小端与风箱2的鼓风口 6相连接,四棱台的小端底面与回风口 4相应的部位向对流箱罩3内凹陷,也形成用以引导气体返回回风口 4的通过空间,此处制作时,可以直接采用两块大小合适的板材呈V字形设置而形成。所述的对流箱罩3内设有将对流箱罩3对称分为两个空间的隔板9,所述的隔板9与对流箱罩3上的V字形通过空间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的两个空间分别与两个鼓风口 6相对应。
[0022]回风口 4处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只在风箱2的回风口 4处形成通过空间,而对流箱罩3的相应面是平面;还可以如图5所示,所示的鼓风口 6与回风口4高度平齐,只在对流箱罩3相应的部位设置用以引导气体进入回风口 4的通过空间。
[0023]对流箱罩3也可以整体为横截面沿对流箱罩3内气流方向呈逐渐变大的扩散形,比如喇叭形。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加热炉内的安装示意图。图中为安装在加热炉上炉体8上的示例;风箱2的一端通过连接口 7与安装在加热炉外壁上的风机I相连接。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安装在下炉体或上、下炉体均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图中未示出)。
[0025]工作时,气流从风箱2的鼓风口 6和对流箱罩3的进风口(图中未示出)进入对流箱罩3内,经过设在气体循环回路上的加热元件的加热后,从风孔5排出到玻璃板10,与玻璃板10进行热交换后向对流箱罩3外部扩散经回风口 4返回对流箱的风箱2,然后开始下一周期的循环。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其特征在于:由风箱(2)和对流箱罩(3)构成,风箱(2)与对流箱罩(3)连接,在风箱(2)的一个端面上设有用于与风机(I)相连接的连接口(7),在风箱(2)的另一端面上设有鼓风口(6)和回风口(4),鼓风口(6)与对流箱罩(3)连通,对流箱罩(3 )上设有风板(11),风板(11)上设有风孔(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风箱(2)为具有内部空间的箱体式结构,所述的回风口(4)设置在风箱(2)的中部,所述的鼓风口(6)为两个,设置在回风口(4)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流箱罩(3)由沿对流箱罩(3)内气流方向横截面逐渐变大的扩散部(301)和横截面相同的收敛部(302)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对流箱罩(3)内设有将对流箱罩(3)对称分为两个空间的隔板(9),所述的两个空间分别与两个鼓风口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板加热炉用对流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对流箱罩(3)沿对流箱罩(3)内气流方向呈横截面逐渐变大的扩散形。
【文档编号】C03B27/012GK203820630SQ201420174540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赵雁, 张喜宾 申请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