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主梁预制部分上表面且被主梁叠合部分包覆的支撑端、预制在次梁预制部分且被次梁叠合部分包覆的预制端、连接所述支撑端和预制端且被次梁叠合部分所包覆的连接部。预制端设有垂直于次梁所在竖直平面且被次梁预制部分所包覆的第一加强肋板,预制端内部设有多根垂直于预制端平板的铆钉,支撑端设有平行于主梁上表面且被主梁叠合部分包覆的支撑垫板,连接部处设有平行于次梁所在水平平面且被次梁叠合部分所包覆的第二加强肋板。本方案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采用钢板制成。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与梁的结合强度高,抗拉拔能力强,可避免产生预制叠合梁的斜裂纹,提高载荷能力和建筑质量。
【专利说明】 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为一种暗牛腿,该暗牛腿由两块平行的矩形钢板连接构成,矩形钢板两端底部焊接垫块,在矩形钢板的外侧中部焊接有向下伸出的若干钢筋,钢筋锚固在次梁预制部分中。施工安装时将暗牛腿的矩形钢板一端搭设在主梁预制部分上表面,采用现浇混凝土浇筑主梁和次梁的叠合层后,暗牛腿的矩形钢板被主梁和次梁的叠合部分包覆。这种用于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的暗牛腿,与次梁的结合强度低,抗拉拔能力差,不能有效防止预制叠合次梁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斜裂纹,影响载荷性能和建筑质量;并且钢筋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钢板外侧,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件与主次梁结合强度低、抗拉拔能力差等问题,提供一种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与梁的结合强度高,抗拉拔能力强,有效避免产生预制叠合梁斜裂纹,从而提高梁的载荷能力和建筑质量。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主梁预制部分上表面且被主梁叠合部分包覆的支撑端、预制在次梁预制部分且被次梁叠合部分包覆的预制端、连接所述支撑端和所述预制端且被次梁叠合部分所包覆的连接部。浇筑主次梁叠合层混凝土后,连接件的支撑端被主梁叠合层包覆,连接件的连接部被次梁叠合层包覆,连接件将主次梁连接成一个整体。与现有技术的暗牛腿相比极大提高连接件与预制叠合梁的结合强度。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两块连接在一起且相互平行设置的平板,所述预制端为延伸至次梁预制部分的平板端部,所述支撑端为延伸至主梁叠合部分的平板端部。设置上述的两块平行平板能有效增大连接件与主梁和次梁的结合能力,提高连接件的抗拉拔能力。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中,所述平板平行于次梁所在竖直平面,所述预制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平板的第一加强肋板,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为设置在所述两块平板之间位于所述预制端处的第一连接板。设置在预制端的第一加强肋板一方面可以增加连接件预制端与次梁的接触面积和结合能力,另一方面可有效抵抗次梁预制部分内部混凝土对连接件预制端的倾覆应力。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中,所述连接部处设有平行于次梁所在水平平面的第二加强肋板,所述第二加强肋板为设置在所述两块平板之间位于所述连接部处的第二连接板。设置在连接部的第二加强肋板能增加次梁叠合部分与连接件的连接强度,且在浇筑主次梁叠合层混凝土时能起到固定连接件、抵抗倾覆应力的作用。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中,所述平板平行于次梁所在竖直平面,所述预制端设有多根垂直于所述平板的铆钉,所述铆钉为设置在所述两块平板之间位于所述预制端处的连接钢筋。设置在连接件预制端的铆钉既能抵抗次梁内部对预制端的部分倾覆应力,又能对两块平行平板起连接作用。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中,所述支撑端设有平行于主梁上表面的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为设置所述两块平板之间位于所述支撑端处的垫板。连接件预制端底部的支撑垫板能有效增大连接件与主梁的接触面积,防止连接件支撑端对主梁预制部分钢筋混凝土的局部压应力过大而损坏混凝土,保护了预制叠合主梁的完整和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支撑垫板也起到连接两块平板和固定连接件支撑端的作用。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采用钢板制成。由于钢板的结构强度高,因此连接件的抗冲切、抗剪切能力强;而且钢板本身也能有效应对预制叠合次梁的应力集中,避免出现预制叠合次梁的斜裂纹,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能得到保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的左视图。
[0014]图中,1-连接件支撑端,2-连接件预制端,3-连接件连接部,4-第二加强肋板,5-第一加强肋板,6-支撑垫板,7-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主要包括设置在主梁预制部分上表面且被主梁叠合部分包覆的支撑端1、预制在次梁预制部分且被次梁叠合部分包覆的预制端
2、连接支撑端和预制端且被次梁叠合部分所包覆的连接部3。
[0016]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由两块平行的类直角形钢板连接构成,两块平行的类直角形钢板的水平边为支撑端1,竖直边为预制端2,连接水平边和竖直边的平板结构为连接部3。支撑端I设置在主梁预制部分上表面且被主梁叠合部分包覆,预制端2预制在次梁预制部分且被次梁叠合部分包覆,连接部3连接支撑端I和预制端2且被次梁叠合部分所包覆。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连接件的连接部平板平行于次梁所在竖直平面,预制端I的两块平板之间设有垂直于平板的第一加强肋板5,连接部3的两块平板之间设有平行于次梁所在水平平面的第二加强肋板4,预制端I的两块平板之间设有多根垂直于平板的铆钉7,支撑端I的两块平板之间设有平行于主梁上表面的支撑垫板6。第一加强肋板5、第二加强肋板4、支撑垫板6和铆钉7都可以起到连接两块平行类直角形钢板的连接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连接件与主次梁的接触面积,增大了连接件与主次梁的连接强度,提高抗拉拔能力。
[0018]实施时,将预制有本实用新型连接件预制端的次梁预制部分紧贴在主梁预制部分相应位置,连接件预制端搭设在主梁预制部分上表面,立好竖向和水平支撑后,浇筑主梁和次梁的叠合层,使主次梁连接为整体。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主梁预制部分上表面且被主梁叠合部分包覆的支撑端、预制在次梁预制部分且被次梁叠合部分包覆的预制端、连接所述支撑端和所述预制端且被次梁叠合部分所包覆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端设有垂直于次梁所在竖直平面且被次梁预制部分所包覆的第一加强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处设有平行于次梁所在水平平面且被次梁叠合部分所包覆的第二加强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端设有平行于主梁上表面的支撑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两块连接在一起且相互平行设置的平板,所述预制端为延伸至次梁预制部分的平板端部,所述支撑端为延伸至主梁叠合部分的平板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平行于次梁所在竖直平面,所述预制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平板的第一加强肋板,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为设置在所述两块平板之间位于所述预制端处的第一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处设有平行于次梁所在水平平面的第二加强肋板,所述第二加强肋板为设置在所述两块平板之间位于所述连接部处的第二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平行于次梁所在竖直平面,所述预制端设有垂直于所述平板的铆钉,所述铆钉为设置在所述两块平板之间位于所述预制端处的的连接钢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叠合主次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端设有平行于主梁上表面的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为设置在所述两块平板之间位于支撑端处的垫板。
【文档编号】E04B1/58GK203808261SQ20142022083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张剑, 俞大有 申请人:长沙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