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26022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用于加固设置在固定支架内部的圆柱定型木模,其中,该加固装置包括平均设置在圆柱定型木模外围沿圆柱定型木模直径两端对称的可调托撑和水平短杆;可调托撑包括托撑和丝杆,托撑与圆柱定型木模连接,丝杆部分旋入水平短杆的一端,水平短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支架上。利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将原有四个方向水平杆加固的方式变成八个方向的可调托撑的加固方式,增加了加固点,使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更加牢靠;多方向的可伸缩的可调托撑使圆柱定型木模的垂直度调整更加精准;在圆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够针对圆柱定型木模的整体偏移和圆柱定型木模的自身变形随时作出调整。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柱定型木模加固的【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圆柱定型 木模的加固装置。 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圆柱定型木模普遍的加固方法为:在外部施工支架上的四个方向增加水平 杆,利用增加的水平杆将圆柱定型木模卡住。这种加固方式在调整圆柱定型木模的偏差时, 需要通过松、紧扣件来调整,难度较大,精度较差。
[0003] 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加固圆柱定型木模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以解决 现有的圆柱定型木模加固方式调整偏差时难度大、精度差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用于加固设置在固定支架内部的圆 柱定型木模,其中,该加固装置包括平均设置在圆柱定型木模外围沿圆柱定型木模直径两 端对称的可调托撑和水平短杆;可调托撑包括托撑和丝杆,托撑与圆柱定型木模连接,丝杆 部分旋入水平短杆的一端,水平短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支架上。
[0006]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包括四对平均设置在圆柱定型木 模外围沿圆柱定型木模对称的水平短杆。
[0007]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丝杆未旋入水平短杆的长度为100mm?150mm。
[0008]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根据圆柱定型木模的高度每隔 500mm ?1 500mm 设置一道。
[0009]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设置在圆柱定型木模100mm以上 的高度。
[0010]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水平短杆通过扣件与固定支架连接。
[0011] 利用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将原有四个方向水平杆扣 件锁紧加固的方式变成八个方向的可调托撑的加固方式,增加了加固点,使圆柱定型木模 的加固更加牢靠;多方向的可伸缩的可调托撑使圆柱定型木模的垂直度调整更加精准;在 圆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够针对圆柱定型木模的整体偏移和圆柱定型木模的自身变形随 时作出调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 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13]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
[0014]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0015]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圆柱定型木模1、固定支架2、长杆3、水平短杆4、可调托撑 5、硬块6、丝杆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7]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整体结构。
[0018] 如图1所示,以圆柱定型木模1为中心,固定支架2设置在圆柱定型木模的外围, 固定支架2为外部施工用的支架,为多根长杆3组成的立方体,而固定支架2的水平面为四 根长杆3组成的方形,且在每两根相邻的长杆3上设置有倾斜的长杆3,与相邻的两根长杆 3形成三角形,使固定支架2变得更稳固。
[001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包括水平短杆4和与水平短 杆数量相同的可调托撑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圆柱定型木模的加 固装置包括四对沿圆柱定型木模直径两端对称的水平短杆4,即八根两两对称的水平短杆 4,八根水平短杆4分别对应设置在固定支架2水平面的八根长杆3的中间位置上,S卩八根 水平短杆4与固定支架2水平面的八根长杆3 -一对应设置,且每根水平短杆4在水平方 向上与固定支架2水平面的每根长杆4相垂直,每根水平短杆4与每根长杆4通过扣件连 接在一起。
[0020] 每根水平短杆4靠近圆柱定型木模1的一端旋入有可调托撑5,可调托撑5具体包 括丝杆和托撑。其中,可调托撑5的丝杆7部分旋入水平短杆4内,而可调托撑的托撑用于 支撑圆柱定型木模1。具体地,在可调托撑5的托撑位置放置硬块6,通过硬块6支撑在圆 柱定型木模1的表面,起到加固圆柱定型木模1的作用,硬块6可以为铁块、木块、钢块等具 有硬度的块体,优选地采用木块作为硬块,以节省成本。
[0021]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选取四对沿圆柱定型木模直径两端对称的水平短杆4能够 将与每根水平短杆4相接的可调托撑5均匀地支撑在圆柱定型木模1的表面,且相邻的两 个可调托撑5之间的距离也能够保证圆柱定型木模1的表面没有支撑的空隙,比现有的圆 柱定型木模的加固方法多了四个加固点,能够更好地加固圆柱定型木模;如果在八根水平 短杆4的基础上再增加水平短杆4的数量,其加固圆柱定型木模1的效果与八根水平短杆4 加固圆柱定型木模1的效果并无明显区别,这样会造成水平短杆4的浪费,增加圆柱定型木 模的加固装置的成本;如果水平短杆4的数量少于八根大于四根,则在支撑圆柱定型木模1 的表面是会产生支撑的空隙,而在空隙的位置无法对圆柱定型木模1表面产生的变形和垂 直度进行调节。
[0022] 上述包括四对对称水平短杆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适用于直径在600cm以 上的圆柱定型木模,如果要应用在600cm以下的圆柱定型木模,则需要根据实际圆柱定型 木模的直径减少水平短杆的数量。
[0023] 水平短杆的数量为沿圆柱定型木模直径的两端对称的双数是为了保证与水平短 杆连接的可调托撑能够调节圆柱定型木模直径两端相对的两个位置,如果在圆柱定型木模 直径一端的位置调节紧了,可以在圆柱定型木模直径另一端的位置调松,这样相互对应的 调节能够更好地加固圆柱定型木模。
[0024] 为了保证可调托撑5与水平短杆4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具 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托撑的丝杆7外露于水平短杆的长度在100mm?150mm之间,如果 可调托撑的丝杆7外露于水平短杆的长度大于150_,则可调托撑5与水平短杆4会失去稳 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固定支架2的位置、圆柱定型木模1的直径及水平短杆4的 长度合适地选择可调托撑的丝杆7外露于水平短杆4的长度。
[0025] 为了方便施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自圆柱定型木模 100mm以上的高度开始设置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此距离能够让圆柱定型木模1的加 固装置远离地面一定的距离,方便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的施工,还不影响对圆柱定型 木模的支撑。
[002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圆柱 定型木模1的实际高度,每隔500?1500mm设置一道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设置的圆 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越多,加固圆柱定型木模的效果越好。
[0027] 上述内容详细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实施力提供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与现 有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力提供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将 现有的四个方向的固定变成八个方向的固定,增加了加固点,使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更加 牢靠;同时,多方向的可伸缩的可调托撑使圆柱定型木模的垂直度调整更加精准;在圆柱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够针对圆柱定型木模的整体偏移和圆柱定型木模的自身变形随时作 出调整。
[0028]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 装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 装置,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用于加固设置在固定支架内部的圆柱定型木模,其 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平均设置在所述圆柱定型木模外围沿所述圆柱定型木模直径两端 对称的可调托撑和水平短杆;其中, 所述可调托撑包括托撑和丝杆,所述托撑与所述圆柱定型木模连接,所述丝杆部分旋 入所述水平短杆的一端,所述水平短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包括四对平均设置在所述圆柱定型木模外围沿所述圆 柱定型木模对称的水平短杆。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杆未旋入所述水平短杆的长度为100mm?150m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根据所述圆柱定型木模的高度每隔500mm?1500mm设 置一道。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设置在所述圆柱定型木模100mm以上的高度。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定型木模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短杆通过扣件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文档编号】E04G13/02GK203878990SQ201420334447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赵海旗, 孙伟, 支战山, 郭保东 申请人: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