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46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有效的解决了在使用建筑模板时周转率低、损耗大、造价高、施工繁琐、浪费时间、不环保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多个一体的第一矩形模板,第一矩形模板下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有一体结构且相同材质的凸台,凸台包括与第一矩形模板连接的倒向梯形模板和与梯形模板连接的第二矩形模板,凸台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倒向的梯形孔,倒向梯形孔的上底高于第一矩形模板的下边;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提高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周转率,废旧角料及废旧模板均可回收再造,可无限循环下去,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和时间,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利说明】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建筑领域中要经常用到建筑模板,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模板工程一般占工程总造价的8%-18%,模板技术是推动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2005年之前,我国建筑施工以钢模板为主,这种模板缺点是笨重,规格型号繁杂,易变形,操作不方便,费工费时,2005年之后,钢模板被木质胶合模板、方木代替,木模板在施工时,一般先对现浇混凝土构件的外形尺寸进行切割配模,然后搬运至施工现场按尺寸进行组装,用钉子、铁丝、对拉螺杆进行初步定型,用铁钉把方木钉在木模上,最后用钢管支撑系统加固,木模板系统在拆除时,容易损坏,理论使用周转率5-6次,操作时在个别构件部位只能达到1-3次,这样的建筑模板周转率低、损耗大、造价高、施工繁琐、浪费时间且不环保。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有效的解决了在使用建筑模板时周转率低、损耗大、造价高、施工繁琐、浪费时间、不环保等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一体的第一矩形模板,第一矩形模板下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有一体结构且相同材质的凸台,凸台包括与第一矩形模板连接的倒向梯形模板和与梯形模板连接的第二矩形模板,凸台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倒向的梯形孔,倒向梯形孔的上底高于第一矩形模板的下边。
[0005]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提高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周转率(重复使用可达到60次以上),废旧角料及废旧模板均可回收再造,可无限循环下去,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和时间,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建筑多用型模板立体图。
[0007]图2为建筑多用型模板主视图。
[0008]图3为多个建筑多用型模板组合立体图。
[0009]图4为带有六边孔的建筑多用型模板立体图。
[0010]图5为带有六边孔的建筑多用型模板主视图。
[0011]图6为带有六边孔的多个建筑多用型模板组合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由图1至图6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一体的第一矩形模板I,第一矩形模板I下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有一体结构且相同材质的凸台,凸台包括与第一矩形模板I连接的倒向梯形模板2和与梯形模板2连接的第二矩形模板3,凸台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倒向的梯形孔4,倒向梯形孔4的上底5高于第一矩形模板I的下边6。
[0014]所述的倒向梯形孔4的下端3毫米处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下端的两个直角被剪切掉形成六边形通孔7,六边形通孔7的上底与倒向梯形孔4的下底长度相等。
[0015]所述的第二矩形模板的下表面设有拉环8。
[0016]所述的第一矩形模板I长125毫米,厚11毫米,宽度不限,倒向梯形模板2的上底为38毫米,下底为20毫米,高为18毫米,倒向梯形模板2上底的左端点距第一矩形模板I的左边距离为43.5毫米,第二矩形模板3的长为20毫米,宽为13毫米,第二矩形模板3的左边距第一矩形模板I的左边距离为52.5毫米。
[0017]所述的倒向梯形孔4的上底5为15毫米,上底距第一矩形模板I的上边距离为7毫米。
[0018]所述的六边形通孔7的上边为8毫米,左边为4毫米,上边与第二矩形模板3的上边在同一水平线上,上边距倒向梯形孔4的下底距离为3毫米。
[001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模板由塑料(PP、PE、PVC)颗粒,钙粉,木竹粉混合制成,此模板在加工时不是由多个单个的模板拼在一起,而是由机器直接生产出来的多个模板组合在一起,当需要一定尺寸的模板时,只需要用锯条在此尺寸切断即可,省去了人工去把多个单模板拼贴,固定,在制作安装现浇混凝土构件模板过程中,不再使用木胶合模板、方模板,而是直接用加固件固定,为满足建筑模数需要,采用每125毫米长为一个模板,通过2个或多个模板进行组合,满足不同尺寸的建筑构件模板施工需要,在原来的木模板立体工艺中,需要现浇构件部位支撑木胶合模板,用铁钉固定构件形状,然后把方木钉在木模板上加密防变形,最后再用钢管支撑加固,在原来的木模板平面工艺中,需要先用钢管支撑架,紧接着铺满方木,然后铺满胶合板,最后用铁钉把板和方木钉为一体进行下道工序,而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以上繁琐工序,把本实用新型放在需要施工的地方,直接放在浇筑构件部位就可下道工序,在第二矩形模板3处设有的拉环8在模板拆除时,只要轻轻向外拉动拉环8即可轻松的整体拆除,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倒向梯形孔4和六边形通孔7的设计可以节约材料,操作方便,减轻模板的重量,六边形通孔7的设计可以增强竖筋与模板的刚度和拉紧力,使得建筑模板更加结实,变得更加牢固,不容易与板材脱轨,工人操作起来更方便,六边形通孔7还可以防止倒向梯形孔4变形,增加了倒向梯形孔4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在模板制作、安装、拆除时可以减少一半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的强度比原来模板系统强度更高,节约模板成本和支撑加固件成本,基本不再使用铁钉固定,比木模板系统成本节省了 60%-80%,而且在对任意的现浇混凝土构件进行外壳塑造时,具有防水、耐碱、抗酸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材料采用再生的塑料、木竹粉,钙粉等融合而成,且使用后的产品周转率高,旧产品和废角旧料均可回收再利用形成新的产品,实现了真正的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低碳生活,为国家节省了大量木材,保护了环境,其长远的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0020]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投入成本低,提高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周转率(重复使用可达到60次以上),废旧角料及废旧模板均可回收再造,可无限循环下去,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和时间,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包括多个一体的第一矩形模板(I),其特征在于,第一矩形模板(I)下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有一体结构且相同材质的凸台,凸台包括与第一矩形模板(I)连接的倒向梯形模板(2)和与梯形模板(2)连接的第二矩形模板(3),凸台的中间位置上开设有倒向的梯形孔(4),倒向梯形孔(4)的上底(5)高于第一矩形模板(I)的下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向梯形孔(4)的下端3毫米处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下端的两个直角被剪切掉形成六边形通孔(7),六边形通孔(7)的上底与倒向梯形孔(4)的下底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矩形模板的下表面设有拉环(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矩形模板(I)长125毫米,厚11毫米,宽度不限,倒向梯形模板(2)的上底为38毫米,下底为20毫米,高为18毫米,倒向梯形模板(2)上底的左端点距第一矩形模板(I)的左边距离为43.5毫米,第二矩形模板(3)的长为20毫米,宽为13毫米,第二矩形模板(3)的左边距第一矩形模板(I)的左边距离为52.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向梯形孔(4)的上底(5)为15毫米,上底距第一矩形模板(I)的上边距离为7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多用型组合式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边形通孔(7)的上边为8毫米,左边为4毫米,上边与第二矩形模板(3)的上边在同一水平线上,上边距倒向梯形孔(4)的下底距离为3毫米。
【文档编号】E04G9/08GK204001678SQ20142034952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8日
【发明者】黄豪杰 申请人:河南蓝宝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