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3044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包括带传送辊的保温板输入平台和输出平台、负压抽吸机构,负压抽吸机构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容器体和抽真空设备,通过在上层料仓内设置液态阻燃材料,将带穿孔的保温板置于料仓内,并通过下层负压仓所产生的负压,将液态阻燃材料抽吸入保温板的穿孔内,在保温板内构成的多层阻燃网,从而可有效提高该保温板的防火阻燃性能,并且不会改变保温板的保温性能。另外,直接将阻燃材料抽吸于保温板的穿孔内,无需考虑阻燃剂与发泡基料的相容性,也不会对发泡性能产生影响。
【专利说明】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板制造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提高,防火保温材料引起了业内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建筑节能中,常用的材料有无机保温材料和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如发泡水泥、膨胀珍珠岩、发泡玻璃及岩棉等,防火不燃,但保温性能差;有机泡沫保温材料如发泡酚醛板、发泡聚氨酯板、膨胀聚苯乙烯板及挤塑聚苯乙烯板等,保温性能好,但不防火,易燃
Jyti ο
[0003]目前,我国建筑保温材料,特别是外墙外保温材料以有机材料为主体,约占整个保温材料市场的90%以上。然而,近几年陆续发生了三次闻名全国的火灾:建设中的北京央视新址大楼,使用的外墙保温材料为聚苯乙烯板(EPS);建筑改造中造成"11.15〃特大火灾的上海胶州路大楼,使用的外墙保温材料为发泡聚氨酯(PU);营业中的沈阳皇朝万鑫大厦,使用的外墙保温材料为挤塑板(XPS)。在这些建筑物所用的保温材料都是有机材料,由于有机材料防火性能差,遇火易蔓延,使得这些致命缺点直接导致了火灾的发生和扩大。
[0004]为了改善有机泡沫板的易燃特性,现在人们利用各种方式对有机泡沫材料进行改性。最常用的方式是阻燃剂的加入:将阻燃剂与树脂混合进行发泡,但是,阻燃剂的加入容易对树脂泡沫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产品的最终应用性能;同时阻燃剂必须同发泡树脂基料相容匹配,因此阻燃剂类型和用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样有机泡沫板材料的阻燃改性也很难满足现在建筑行业要求不燃或难燃的要求。另外,在许多公开专利中,采用泡沫颗粒同无机浆料或阻燃浆料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在模具中成型并干燥,这种产品比重较大,已失去了有机泡沫材料质轻、导热系数低等的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能够将阻燃材料吸入有机保温板的间隙和穿孔内,从而获得保温和阻燃性俱佳的保温板。
[0006]该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包括带传送辊的保温板输入平台和输出平台、以及设于两平台之间的负压抽吸机构,负压抽吸机构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容器体和抽真空设备,容器体内设有将容器体分隔为上下两层的栅栏式分隔板,上层为料仓,内置有液态阻燃材料,下层为负压仓,负压仓内设有用以托住栅栏式分隔板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连通容器体上下层的通孔,并置于负压仓上端侧壁所设的台阶上,支撑板下端设有用以升降支撑板的升降机构,负压仓侧壁上还设有与抽真空设备相连通的真空接管。
[0007]还包括回收仓,设于负压仓下端,并通过回收管道与负压仓相连,回收管道上还设有回收阀。
[0008]所述的回收仓上端还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回收仓下端还设有回液管道,回液管道另一端连接至料仓。
[0009]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缸下端通过支撑架与负压仓相固定,液压缸上端通过活塞杆与支撑板相连接,并且在活塞杆外部设有伸缩式密封件。
[0010]所述的料仓上方还设有保温板下压机构。
[0011]所述的负压仓呈漏斗状结构。
[0012]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包括带传送辊的保温板输入平台和输出平台、负压抽吸机构,负压抽吸机构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容器体和抽真空设备,通过在上层料仓内设置液态阻燃材料,将带穿孔的保温板置于料仓内,并通过下层负压仓所产生的负压,将液态阻燃材料抽吸入保温板的穿孔内,在保温板内构成的多层阻燃网,从而可有效提高该保温板的防火阻燃性能,并且不会改变保温板的保温性能。另外,直接将阻燃材料抽吸于保温板的穿孔内,无需考虑阻燃剂与发泡基料的相容性,也不会对发泡性能产生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抽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6]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包括带传送辊4的保温板输入平台I和输出平台2、以及设于两平台之间的负压抽吸机构3,负压抽吸机构3包括支架5、设于支架5上的容器体和抽真空设备(如真空泵等,图中未示出),容器体内设有将容器体分隔为上下两层的栅栏式分隔板6,上层为料仓7,内置有无机或有机的液态阻燃材料,并供保温板8浸入,下层为呈漏斗状的负压仓9,负压仓9内设有用以托住栅栏式分隔板6的支撑板10,支撑板10上设有连通容器体上下层的小通孔(图中未示出),并置于负压仓9上端侧壁所设的台阶上,支撑板10下端设有用以升降支撑板10的升降机构,负压仓9侧壁上还设有与抽真空设备相连通的真空接管11。
[0017]作为一个实施例,该负压抽吸装置还包括回收仓12,设于负压仓9下端,并通过回收管道13与负压仓9相连,回收管道13上还设有回收阀14,用以控制抽吸下的液态阻燃材料的回收。
[0018]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回收仓12上端还设有压缩空气入口 16,回收仓12下端还设有回液管道15,回液管道15另一端连接至料仓7,通过输入压缩空气,可将回收仓12内的液态阻燃材料返回至料仓7内,实现重复使用。
[0019]作为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机构具体可包括液压缸17,液压缸17下端通过支撑架18与负压仓9相固定,液压缸17活塞杆的上端与支撑板10相连接,并且在活塞杆外部设有伸缩式密封件19,通过升降可将抽吸后的保温板8顶出料仓7,并通过输出平台2输出。
[0020]另外,所述的料仓7上方还可设有保温板下压机构(图中未示出),可采用液压或气压等方式,通过下压保温板8,可使保温板8始终完全能够浸没在液态阻燃材料内,从而保证抽吸效果。
[0021]该负压抽吸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已完成前道穿刺工序的保温板8(通过穿刺设备在有机保温板上穿刺出无数穿孔,这些穿孔在保温板内形成有序或无序、相交或交错、二维或三维的连续网状结构)通过输入平台I进入上层的料仓7,并位于栅栏式分隔板6上,在料仓7内注入无机或有机的液态阻燃材料,直到完全覆盖住保温板8后,此时,启动真空泵,使得下层的负压仓9内产生负压,使得液态阻燃材料由负压抽吸并填满至保温板8内的穿孔和本身材料的间隙中,而多余的液态阻燃材料则通过栅栏式分隔板6及支撑板10的小通孔进入负压仓9底部,然后通过液压缸将保温板8顶出,并从输出平台2输出,经固化干燥即可。而多余的液态阻燃材料可通过回收管道13、回收仓12及回液管道15重新进入料仓7,供下一次抽吸使用。
[0022]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可克服如何将阻燃材料物理置于有机保温板8内,以形成阻燃网,提高保温板8的防火、阻燃性能,并不破坏其原有的保温性能这一难题,并且不用考虑阻燃材料与有机树脂等发泡材料的匹配和共容特性,这样阻燃材料的选择范围广,可根据保温板8的防火和物理性能需要,灵活进行选择,而且作为基础材料的有机泡沫保温板8来源丰富易得。另外,阻燃材料的吸入量可以根据阻燃要求灵活控制,即如果阻燃要求高,如达到不燃级,可以增大穿孔的直径和数量;若阻燃要求一般,如达到BI级,可以减小针孔的直径和数量。另外,获得的保温板8自重相对轻,工艺简单,耐火时间长,隔热,保温且价廉的,完全可满足外墙防火保温的要求。
[0023]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说明书仅是本实用新型众多实施例中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而并非用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于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均等变化、变型以及等同替代等技术方案,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传送辊的保温板输入平台和输出平台、以及设于两平台之间的负压抽吸机构,负压抽吸机构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容器体和抽真空设备,容器体内设有将容器体分隔为上下两层的栅栏式分隔板,上层为料仓,内置有液态阻燃材料,下层为负压仓,负压仓内设有用以托住栅栏式分隔板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连通容器体上下层的通孔,并置于负压仓上端侧壁所设的台阶上,支撑板下端设有用以升降支撑板的升降机构,负压仓侧壁上还设有与抽真空设备相连通的真空接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回收仓,设于负压仓下端,并通过回收管道与负压仓相连,回收管道上还设有回收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回收仓上端还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回收仓下端还设有回液管道,回液管道另一端连接至料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其特征 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缸下端通过支撑架与负压仓相固定,液压缸上端通过活塞杆与支撑板相连接,并且在活塞杆外部设有伸缩式密封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料仓上方还设有保温板下压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板阻燃材料负压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负压仓呈漏斗状结构。
【文档编号】E04B1/94GK204112513SQ20142048093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谢建华, 高红光, 谢建康 申请人:上海法普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