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纱挡丝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3137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直接纱挡丝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接纱挡丝装置,属于玻璃纤维拉丝生产设备领域,在拉丝机上设信号控制盒,信号控制盒连接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的空气进口连接供气管,左压缩空气出口连接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的右端固定在右侧固定块上,左端固定在左侧滑动块上,右压缩空气出口连接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的左端固定在左侧固定块上,右端固定在右侧滑动块上,左侧滑动块和右侧滑动块底部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上安装角铁支撑,角铁支撑上安装碳纤维棒,左侧滑动块和右侧滑动通过其上部设置的圆孔悬挂于主支撑座的铜棒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避免在拉丝机换筒时产生非规则性缠绕,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直接纱挡丝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拉丝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直接纱挡丝装置,属于玻璃纤维拉丝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玻璃纤维拉丝工艺均采用自动换筒拉丝机,这样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可以实现连续作业,但是自动换筒拉丝机换筒时会有以下弊端:一是满筒的机头在拉丝机排线器抬起后,推丝杆推出前的等待时间中,纱线会在纱团排幅表面一个固定的位置缠绕,此缠绕部位会有一个较大的突起。二是待机头在拉丝机推丝杆退回后,排线器落下前的时间差内,纱线会在机头表面一个固定的位置进行缠绕,直至排线器落下后开始螺旋状反复排列,此时纱团排幅内已经有一个明显的突起,这样造成该处排线混乱,后续工序去皮量加大,严重的会影响客户使用时的退解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拉丝机换筒时间前后将纱线推离,避免在拉丝机换筒时产生非规则性缠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的直接纱挡丝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所述的直接纱挡丝装置,包括拉丝机,拉丝机上安装信号控制盒,信号控制盒通过信号线路连接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的压缩空气进口连接供气管,三通电磁阀的左压缩空气出口连接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的右端固定在主支撑座的右侧固定块上,左端固定在左侧滑动块上,三通电磁阀的右压缩空气出口连接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的左端固定在主支撑座的左侧固定块上,右端固定在右侧滑动块上,左侧滑动块和右侧滑动块底部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上安装角铁支撑,角铁支撑上安装碳纤维棒,左侧滑动块和右侧滑动通过其上部设置的圆孔悬挂于主支撑座的铜棒上。
[0006]所述的直接纱挡丝装置通过压缩空气伸缩管的膨胀缩短原理进行丝束的左右调整,以防止在拉丝机在换筒等待时间内造成的单点非规则性缠绕,实现容易,还不占用空间,同时采用碳纤维棒移动丝束,能避免对丝束质量产生影响,该装置操作方便,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7]进一步地优选,左侧滑动块和右侧滑动上部设置两个圆孔,铜棒设置两根,两根铜棒分别穿过左侧滑动块和右侧滑动上部的圆孔后固定在主支撑座的右侧固定块和左侧固定块之间。连接、滑动方便。
[0008]进一步地优选,左侧滑动块和右侧滑动块中间位置设置开槽,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和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分别穿过右侧滑动块和左侧滑动块后连接左侧滑动块和右侧滑动块。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实现方便。
[0009]进一步地优选,主支撑座后端连接悬挂支撑架。方便固定在支架或连接板上,安装方便。
[0010]进一步地优选,碳纤维棒设置两对,分别安装在角铁支撑的两端。可以根据集束轮的位置进行调节,能够方便的固定两束丝束,结构简单。
[0011]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2]所述的直接纱挡丝装置能够较好地控制纱线在拉丝机头的落点位置,消除了拉丝机在换筒等待时间内造成的单点非规则性缠绕,减少纱团内外层的去皮量,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其中,1、拉丝机;2、信号控制盒;3、信号线路;4、压缩空气进口 ;5、供气管;6、三通电磁阀;7、右压缩空气出口 ;8、左压缩空气出口 ;9、右侧固定块;10、右侧滑动块;11、主支撑座;12、左侧滑动块;13、铜棒;14、左侧固定块;15、连杆;16、角铁支撑;17、碳纤维棒;18、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9、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20、悬挂支撑架;21、拉丝机头;22、排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接纱挡丝装置,包括拉丝机1,拉丝机I上安装信号控制盒2,信号控制盒2通过信号线路3连接三通电磁阀6,三通电磁阀6的压缩空气进口 4连接供气管5,三通电磁阀6的左压缩空气出口 8连接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9,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9的右端固定在主支撑座11的右侧固定块9上,左端固定在左侧滑动块12上,三通电磁阀6的右压缩空气出口 7连接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8,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8的左端固定在主支撑座11的左侧固定块14上,右端固定在右侧滑动块10上,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块10底部通过连杆15连接,连杆15上安装角铁支撑16,角铁支撑16上安装碳纤维棒17,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10通过其上部设置的圆孔悬挂于主支撑座11的铜棒13上。
[0018]其中,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10上部设置两个圆孔,铜棒13设置两根,两根铜棒13分别穿过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10上部的圆孔后固定在主支撑座11的右侧固定块9和左侧固定块14之间。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块10中间位置设置开槽,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8和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9分别穿过右侧滑动块10和左侧滑动块12后连接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块10。
[0019]主支撑座11后端连接悬挂支撑架20,方便固定在支架或连接板上,安装方便;碳纤维棒17设置两对,分别安装在角铁支撑16的两端。能够方便的固定两束丝束,结构简单,碳纤维棒17位置的设定可以根据集束轮的位置进行调节。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
[0021]所述的直接纱挡丝装置安装在拉丝机斜上方的适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安装,在拉丝机I换筒时,两束丝束反别放置在两对碳纤维棒17之间,信号控制盒2控制三通电磁阀6开启右压缩空气出口 7给左压缩空气伸缩管18供气,左压缩空气伸缩管18充气膨胀并缩短,将分束器滑动部分拉向左侧,碳纤维棒17将丝束想左侧拨动,使丝束在拉丝机头21的落点向左侧移动,拉丝机排线器22抬起,推丝杆推出,两个机头交换位置。换筒动作完成后,拉丝机I的推丝杆退回,排线器22落下后,信号控制盒2控制电磁阀3打开左压缩空气出口 8给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9供气,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9充气膨胀并缩短,将分束器滑动部分拉向右侧,此时,丝束开始在排线器22的作用下在拉丝机头21均匀缠绕。本实用新型消除了拉丝机在换筒等待时间内造成的单点非规则性缠绕,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接纱挡丝装置,包括拉丝机(I),其特征在于:拉丝机(I)上安装信号控制盒(2),信号控制盒(2)通过信号线路(3)连接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6)的压缩空气进口(4)连接供气管(5),三通电磁阀(6)的左压缩空气出口(8)连接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9),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9)的右端固定在主支撑座(11)的右侧固定块(9)上,左端固定在左侧滑动块(12)上,三通电磁阀(6)的右压缩空气出口(7)连接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8),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8)的左端固定在主支撑座(11)的左侧固定块(14)上,右端固定在右侧滑动块(10)上,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块(10)底部通过连杆(15)连接,连杆(15)上安装角铁支撑(16),角铁支撑(16)上安装碳纤维棒(17),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10)通过其上部设置的圆孔悬挂于主支撑座(11)的铜棒(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纱挡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10)上部设置两个圆孔,铜棒(13)设置两根,两根铜棒(13)分别穿过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10)上部的圆孔后固定在主支撑座(11)的右侧固定块(9)和左侧固定块(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纱挡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块(10)中间位置设置开槽,右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8)和左侧压缩空气伸缩管(19)分别穿过右侧滑动块(10)和左侧滑动块(12)后连接左侧滑动块(12)和右侧滑动块(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纱挡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支撑座(11)后端连接悬挂支撑架(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纱挡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棒(17)设置两对,分别安装在角铁支撑(16)的两端。
【文档编号】C03B37/02GK204079769SQ20142051303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王建, 宋伟, 师世荣, 邓建军, 林长锋, 于同坤, 吴孝玮 申请人:淄博中材庞贝捷金晶玻纤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