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8952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行业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超大宽度的转换梁支模体系中,常规采用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经过详细的计算确定立杆的间距,通常计算后的立杆间距会较密,实际施工过程中搭设的操作性较难;为保证整个支模体系的稳定性,在搭设完毕之后需反复的检查扣件的拧紧度,对现场施工检查工作量大大提升;另外还得计算地基承载力,通常大跨度转换梁的结构均有地下室,支模体系搭设与地下室顶板,通常地下室顶板无法承载其荷载,需在地下室做加固措施,费时费力耗资金。

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缺点:

1.地基承载力不足

通常转换梁施工模架搭设于地下室顶板上,在设计时未考虑转换梁施工过程中是通过结构梁板来承载其荷载,因此,在施工时通常要对结构梁板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即会产生相关费用。耗材、费力、折金。

2.施工操作性难

常规钢管、扣件脚手架所搭设的支撑,经过施工计算后得出立杆间距会小于400mm,有的甚至小于250mm。施工过程中,工人在搭设此类模架时操作空间及其狭窄,有时会从一侧向另一侧搭设,如果有遗漏或者缺陷的地方,后期想增加或者加固都相当的难。

3.材料损耗大

转换梁的特点是跨度大、楼层高,因此钢管扣件等材料用量相当大,随之施工过程中的损耗也随着用量也增大。

4.人工消耗大

在模架施工过程中,钢管、扣件均为散件,均通过人工从底部搬运至搭设区域。转换梁的特点是跨度大、楼层高,因此模架搭设所用的大量材料均采用人工搬运,导致用工消耗量巨大。

5.检查工作量大

模架施工过程中,需对搭设的质量进行检查,钢管的垂直度、间距、步距、扣件的拧紧度等,在大跨度支撑密集工况下,检查的工作量也急剧上升。

6.整体稳定性差

从整体的模架体系来说,其稳定性在大跨度高楼层的工况下是较差的。

7.工期较长

由于大跨度转换梁模架体系的用材量大、用工量大等情况直接拉长施工工期,在如今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较为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利用主体本身的结构柱,实现超大跨度、超大截面转换梁的荷载传递。在转换梁中部的地下室柱顶上设置型钢支撑,型钢支撑间架设型钢梁,以形成转换梁的支撑体系。整个转换梁的荷载通过型钢支撑体系经地下室结构柱,最终传递到基础底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型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定位,在首层结构板上定位出地下室结构柱,并弹出控制线,引测基准标高线,为支撑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作准备;

b、设置柱墩,在转换梁中部及支座处的地下室结构柱顶上设置混凝土柱墩,增加型钢支撑柱在结构柱顶上的受力面积,柱墩采用地下室结构柱的相同混凝土强度,内配置双层双向钢筋;

c、设置砂箱,在柱墩上设置砂箱,砂箱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内填石英砂;

d、设置型钢支撑柱,转换梁竖向荷载通过型钢支撑柱传递,型钢支撑柱采用609*12圆钢管,每个支撑点设置两个型钢支撑柱,两个型钢支撑柱间采用短型钢焊接连接,同时在型钢支撑柱的两侧设置斜撑;

e、设置型钢梁,在支撑柱顶部设置型钢梁,作为转换梁的梁低平台,型钢梁采用h700*300*32*20型钢梁,施工时采用分段吊装,待吊装固定后将分段的型钢梁焊接连成整体,提高整个整体性;

f、设置小横梁,在型钢梁上设置c型钢作为梁低模板的小横梁,双拼间距为450mm,小横梁与型钢梁间需采用点焊固定;

g、铺设模板,最后在小横梁上铺设梁低模板,预先需在小横梁间加设一些木方,以便梁低模板的固定;

h、转换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循环浇筑,每层高度不得超过500mm,在型钢柱上设置固定标高点,并进行实时观察,观察频率为1次/2分钟,并实时将各观测的数据通报各岗位;

i、型钢支撑体系拆除,预先在结构混凝土里设置20的吊钩,在吊钩上挂设起重葫芦,利用转换梁的结构高度空间,将型钢支撑体系人工拆除。

优选地,步骤c中,对石英砂的密实度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如下:利用现场的振捣棒将石英砂振捣密实,提高密实度;在振捣后的石英砂表面增加一块与砂箱内径相同尺寸的铁板,使型钢支撑柱的受力均匀。

优选地,步骤d中,在每根型钢支撑柱的垂直两个方向设置经纬仪进行安装过程中的实时测量控制。

优选地,该型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前对支撑体系中的每层构件都进行详细的计算,并按设计要求的1.5%的起拱度平摊到每个支撑点上,计算得出支撑体系的每个支撑点上的每层构件标高;施工过程中将起拱的高差设置在砂箱中,每个砂箱的标高都进行精准的测量,以保证大梁的起拱度满足设计要求。

优选地,该型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混凝土浇筑时对支撑体系进行实时的测量监控,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设置两台泵车由大梁的跨中向两端浇筑,并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500mm,同时控制两台泵车的浇筑速度基本相同,以保证支撑体系均匀受力,每次分层浇筑时都对浇筑点相对应的支撑点进行实时监测。

优选地,该型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施工时在每个支撑点的转换梁两侧各设置圆钢吊钩,用于后期拆除支撑时链条葫芦的吊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经济效益

1、型钢支撑体系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省材料租赁损耗和加快施工进度带来的经济效益,下面就本方法与常规钢管扣件方法进行比较;

2、以国新控股大厦项目为例:经财务科核算,本施工方法与原有的传统的钢管施工方法相比,节约了所需要各种费用达5.36万元。

(2)时间效益

传统的钢管脚手架模架体系搭设的施工周期较长,就国新控股大厦项目为例:

转换梁如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那么脚手架搭设、梁底模板需要20天,另需后期加固处理,预计需要25天;实际转换梁采用型钢支撑体系,组装支撑9天,斜撑设置3天,小横梁及梁低模板5天,检查1天,共施工18天。

实际数据显示,型钢支撑体系在大跨度结构中的合理运用能缩短结构施工工期。

(3)社会效益

型钢支撑体系解决了传统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施工工艺所带的用料多、搭设周期长、材料损耗大、用工量大、操作难度高、危险性高的弊端。

型钢支撑体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在当今大跨度结构盛行的建筑行业内,有效的利用型钢支撑体系对工程安全顺利的施工是一个保障。对后期承接类似工程积累丰富的经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a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b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c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d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e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f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g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h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i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9所示,型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定位,在首层结构板上定位出地下室结构柱,并弹出控制线,引测基准标高线,为支撑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作准备;

b、设置柱墩,在转换梁中部及支座处的地下室结构柱顶上设置混凝土柱墩,增加型钢支撑柱在结构柱顶上的受力面积,柱墩采用地下室结构柱的相同混凝土强度,内配置双层双向钢筋;

c、设置砂箱,在柱墩上设置砂箱,砂箱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内填石英砂;

d、设置型钢支撑柱,转换梁竖向荷载通过型钢支撑柱传递,型钢支撑柱采用609*12圆钢管,每个支撑点设置两个型钢支撑柱,两个型钢支撑柱间采用短型钢焊接连接,同时在型钢支撑柱的两侧设置斜撑;

e、设置型钢梁,在支撑柱顶部设置型钢梁,作为转换梁的梁低平台,型钢梁采用h700*300*32*20型钢梁,施工时采用分段吊装,待吊装固定后将分段的型钢梁焊接连成整体,提高整个整体性;

f、设置小横梁,在型钢梁上设置c型钢作为梁低模板的小横梁,双拼间距为450mm,小横梁与型钢梁间需采用点焊固定;

g、铺设模板,最后在小横梁上铺设梁低模板,预先需在小横梁间加设一些木方,以便梁低模板的固定;

h、转换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循环浇筑,每层高度不得超过500mm,在型钢柱上设置固定标高点,并进行实时观察,观察频率为1次/2分钟,并实时将各观测的数据通报各岗位;

i、型钢支撑体系拆除,预先在结构混凝土里设置20的吊钩,在吊钩上挂设起重葫芦,利用转换梁的结构高度空间,将型钢支撑体系人工拆除。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图10所示。

实施例二

如图1至9所示,型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定位,在首层结构板上定位出地下室结构柱,并弹出控制线,引测基准标高线,为支撑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作准备;

b、设置柱墩,在转换梁中部及支座处的地下室结构柱顶上设置混凝土柱墩,增加型钢支撑柱在结构柱顶上的受力面积,柱墩采用地下室结构柱的相同混凝土强度,内配置双层双向钢筋;

c、设置砂箱,在柱墩上设置砂箱,砂箱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内填石英砂;

d、设置型钢支撑柱,转换梁竖向荷载通过型钢支撑柱传递,型钢支撑柱采用609*12圆钢管,每个支撑点设置两个型钢支撑柱,两个型钢支撑柱间采用短型钢焊接连接,同时在型钢支撑柱的两侧设置斜撑;

e、设置型钢梁,在支撑柱顶部设置型钢梁,作为转换梁的梁低平台,型钢梁采用h700*300*32*20型钢梁,施工时采用分段吊装,待吊装固定后将分段的型钢梁焊接连成整体,提高整个整体性;

f、设置小横梁,在型钢梁上设置c型钢作为梁低模板的小横梁,双拼间距为450mm,小横梁与型钢梁间需采用点焊固定;

g、铺设模板,最后在小横梁上铺设梁低模板,预先需在小横梁间加设一些木方,以便梁低模板的固定;

h、转换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循环浇筑,每层高度不得超过500mm,在型钢柱上设置固定标高点,并进行实时观察,观察频率为1次/2分钟,并实时将各观测的数据通报各岗位;

i、型钢支撑体系拆除,预先在结构混凝土里设置20的吊钩,在吊钩上挂设起重葫芦,利用转换梁的结构高度空间,将型钢支撑体系人工拆除。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c中,对石英砂的密实度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如下:利用现场的振捣棒将石英砂振捣密实,提高密实度;在振捣后的石英砂表面增加一块与砂箱内径相同尺寸的铁板,使型钢支撑柱的受力均匀。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d中,在每根型钢支撑柱的垂直两个方向设置经纬仪进行安装过程中的实时测量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型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前对支撑体系中的每层构件都进行详细的计算,并按设计要求的1.5%的起拱度平摊到每个支撑点上,计算得出支撑体系的每个支撑点上的每层构件标高;施工过程中将起拱的高差设置在砂箱中,每个砂箱的标高都进行精准的测量,以保证大梁的起拱度满足设计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该型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混凝土浇筑时对支撑体系进行实时的测量监控,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设置两台泵车由大梁的跨中向两端浇筑,并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500mm,同时控制两台泵车的浇筑速度基本相同,以保证支撑体系均匀受力,每次分层浇筑时都对浇筑点相对应的支撑点进行实时监测。

在本实施例中,该型钢组合支撑体系在超大跨度转换梁支模体系中的应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施工时在每个支撑点的转换梁两侧各设置圆钢吊钩,用于后期拆除支撑时链条葫芦的吊点。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图10所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