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及气膜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6664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及气膜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膜建筑固定领域,特别是涉及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及气膜建筑。



背景技术:

由于气膜建筑具备低成本、快速、便于拆装、轻便等特点,因而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行各业。很多情况下气膜建筑均置身于室外,气膜建筑底部是膜材与基础的连接部位,目前该连接位置气密性不好,热量(冷量)散失严重,影响到气膜内部保温,增加能耗。特别是在冷库或冰场环境中,增加能耗更厉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气膜建筑底部气密性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性、保温/保冷效果好的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及气膜建筑。

一种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安装在基体上,用于密封气膜建筑中预加工的膜材与基体之间的缝隙,所述基体包括顶部和与所述顶部连接的侧部,所述膜材包括气膜固定部和气膜本体,该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包括:

角钢,置于所述基体之上,所述气膜固定部夹设在所述角钢和所述顶部之间;

密封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气膜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先沿着所述基体的顶部向气膜建筑内部延伸,再沿着所述基体的侧部向下延伸并贴合在所述基体的侧部上;

第一固定装置,依次穿设所述角钢、所述气膜固定部和所述顶部并锁紧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上述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通过增加一密封帘,密封帘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气膜固定部上,密封帘的第二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先沿着基体的顶部朝向气膜建筑内部延伸,然后再沿着基体的侧部向下延伸并贴合在基体的侧部上;第一固定装置依次穿设角钢、气膜固定部和基体的顶部并锁紧固定在基体上,从而使密封帘严实的遮挡住气膜固定部和基体顶部之间的缝隙,避免气膜建筑内部的热气或冷气从此缝隙流出,从而避免带走大量热量(冷量)影响到气膜内部保温,减少能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位于所述角钢外侧的边绳,所述气膜固定部绕过所述边绳对折并向气膜建筑内部延伸,形成延伸端,所述密封帘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延伸端连接,第一固定装置依次穿设所述角钢、所述气膜固定部、所述延伸端或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顶部并锁紧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帘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延伸端焊接形成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帘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基体的侧部之间涂布一层胶水,以粘合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侧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基体的侧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保温层之间,以及所述保温层与所述侧部之间均通过涂布一层胶水粘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位于所述气膜固定部与所述基体的顶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钢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呈夹角设置的侧板,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穿设所述底板、所述气膜固定部及所述基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穿设所述侧板的第二固定装置,气膜建筑上设置有钢缆,所述钢缆罩在所述膜材外,所述钢缆在气膜建筑底部位置环绕在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下方,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装置锁紧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预埋在所述基体中,且部分裸露在所述顶部外用于穿设所述气膜固定部和所述角钢。

一种气膜建筑,包括膜材和基体,所述膜材包括气膜固定部和气膜本体,还包括如以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所述气膜固定部由所述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钢缆连接在角钢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用于密封预加工的膜材100和基体200之间的缝隙,膜材100包括气膜固定部110和气膜本体120,气膜固定部110固定在基体200上,然后通过送风设备不断向膜材100内部充气使气膜本体120维持形态,以形成气膜建筑。该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基体200上的角钢300、挡住气膜固定部110与基体200之间缝隙的密封帘400,以及用于固定角钢300和气膜固定部110于基体200之上的第一固定装置500。

一实施例中,基体200包括顶部210和与顶部210连接的侧部220,角钢300置于基体200的顶部210上,气膜固定部110夹设在角钢300与基体200的顶部210之间。密封帘400包括第一连接部410和第二连接部420,第一连接部410与气膜固定部110连接;第二连接部420由第一连接部410先沿着基体200的顶部210向气膜建筑内部延伸,再沿着基体200的侧部220向下延伸并贴合在基体200的侧部220上。第一固定装置500依次穿设角钢300、气膜固定部110和基体200的顶部210并锁紧固定在基体200上。采用以上结构,密封帘400的第一连接部410连接在气膜固定部110上,密封帘400的第二连接部420紧紧贴合在基体200的侧部220上,从而使密封帘400严实的遮挡住气膜固定部110和基体200的顶部210之间的缝隙,避免气膜建筑内部的热气和冷气从此缝隙流出,从而避免带走大量热量(冷量)影响到气膜内部保温,减少能耗。优选的,密封帘400的第一连接部410焊接在气膜固定部110上。具体的,基体200的顶部210与侧部220可呈夹角设置或者呈倒角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密封帘400的第一连接部410连接在气膜固定部110靠近气膜本体120的位置,位于如图1所示的第一固定装置500的左侧。

同时参见图2,另一实施例中,该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还包括位于角钢300外侧的边绳900,气膜固定部110绕过边绳900对折回来,并向气膜建筑内部延伸,形成延伸端122,密封帘400的第一连接部410与延伸端122连接。第一固定装置500依次穿设角钢300、气膜固定部110、延伸端122或第一连接部410,以及顶部210并锁紧固定在基体200上。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延伸端122足够长,向图2左侧超过第一固定装置500穿设的位置时,第一固定装置500依次穿设角钢300、气膜固定部110、延伸端122,以及顶部210。优选的,密封帘400的第一连接部410与延伸端122焊接形成一体。

另一实施例中,延伸端122非常靠近边绳900,还没延伸向图1左方向超过第一固定装置500穿设的位置(图未显示该情况),第一固定装置500依次穿设角钢300、气膜固定部110、第一连接部410,以及顶部210。

参见图1,优选的,一实施例中,密封帘400的第二连接部420与基体200的侧部220之间涂布一层胶水800,以粘合第二连接部420与侧部220,使第二连接部420与基体200的侧部220之间完全密封,不存在缝隙,从而避免气膜建筑内部的热气或冷气从此处先后沿着基体200的侧部220、顶部210、第一固定装置500穿设形成的缝隙流出,减少损耗。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保温层(图未示),保温层设置在第二连接部420和基体200的侧部220之间,第二连接部420与保温层之间,以及保温层与侧部220之间均通过涂布一层胶水粘合。加上一层保温棉,使得此处的保温或保冷效果更好。具体的,保温层可以是EPE珍珠棉或者玻璃丝绵或者橡塑板。

同时参见图2,另一实施例中,该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还包括密封垫片810,密封垫片810位于气膜固定部110与基体200的顶部210之间,以避免气膜建筑内部的热气或冷气从第一固定装置500穿设过程中形成的缝隙流出,减少损耗。优选的,该密封垫片810采用橡塑棉材质制成。

同时参见图3,一实施例中,角钢300包括底板310和与底板310呈夹角设置的侧板320,第一固定装置500穿设底板310、气膜固定部110及基体200的顶部210。进一步,该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还包括穿设侧板320的第二固定装置600,气膜建筑上设置有钢缆700,钢缆700罩在膜材100外,钢缆700在气膜建筑底部位置环绕在第二固定装置600下方,第二固定装置600锁紧固定,进而使钢缆牢靠的挂在角钢300上。优选的,第二固定装置600上还转动套设一滑轮710,钢缆700环绕在滑轮710下方。

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500预埋在基体200中,且部分裸露在基体的顶部210之外,用于穿设气膜固定部110和角钢300,以固定气膜固定部110和角钢300。

具体的,一实施例中,基体200在气膜建筑底部,围绕气膜建筑一圈。作为多个固定气膜固定部的基础,对于整个气膜建筑,基体200的顶部210上每隔一段距离预埋一个第一固定装置500,用于固定气膜固定部11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膜建筑,包括预加工的膜材100和基体200,膜材100包括气膜固定部110和气膜本体120,以及以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气膜固定部110由气膜建筑底部密封装置固定在基体200的顶部210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