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轻质建材加工脱模机构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157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轻质建材加工脱模机构的夹具,属于建筑砌块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水泥、石粉、工业废渣、炉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废渣与发泡剂等加工助剂通过浇筑成型的方式加工建筑用板条或砌块,是当前十分常见的建筑材料加工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节省土地资源、降低原料成本等优点。其中,加工过程中脱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然而,现有的脱模方法,一般是由工人手动拆掉四面边框板,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同时,拆卸过程中容易造成成型坯体侧面和边角的开裂损坏,导致坯体破损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砌块脱模过程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容易造成坯体开裂破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轻质建材加工脱模机构的夹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轻质建材加工脱模机构的夹具,该夹具包括支撑平台1,夹持机构2,伸缩机构3以及牵引机构4;

夹持机构2的一端与固定在支撑平台1上的伸缩机构3连接,夹持机构2的侧面设有与支撑平台1活动连接的转轴21,夹持机构2的另一端设有可在伸缩机构3拉动或推动下,绕转轴21转动夹持砌块的夹持部22;

牵引机构4固定在支撑平台1与夹持部22异面的侧面上。

优选地,夹持机构2以支撑平台1几何中心为中心对称分布或沿圆周均匀分布,或沿通过支撑平台1几何中心的长度或宽度方向轴对称分布。

优选地,夹持机构2的轴向与支撑平台1所在平面成一定角度。

更优选地,夹持机构2所在轴向与支撑平台1所在平面垂直。

优选地,支撑平台1为长方形或矩形,也可为圆形或正多边形,以与夹持不同形状的坯体。

更优选地,夹持机构2为四根尺寸相同分别通过转轴21与支撑平台1两个平行边端点连接的长杆。

更优选地,夹持机构2的同侧一端与伸缩机构3连接;夹持机构2另一端设有朝向支撑平台1的夹持部22。

优选地,还设有与牵引机构4连接的连接机构5。

优选地,伸缩机构3为液压缸或气压缸。

更优选地,伸缩装置3与牵引装置4位于支撑平台1的同一侧面。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2与伸缩机构3的数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获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夹具,可通过夹持机构直接夹持砌块浇筑模具,通过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直接将浇筑模具拔出,实现一步脱模,不需要工人通过拆分四边框板来进行脱模,大大提高了脱模过程的工作效率。同时,脱模过程不会施加朝向坯体表面且作用面小的力,能够大幅度减低脱模过程中对坯体的损坏。

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夹具在脱模过程中不会对成型模具进行破坏,模具在与坯体脱离后可直接转移,方便连续生产,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中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平台;2,夹持机构;3,伸缩机构;4,牵引机构;5,连接机构;21,转轴;22,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以下详细说明不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中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1可知,该夹具是由支撑平台1,夹持机构2,伸缩机构3,牵引机构4和连接机构5组成。其中,支撑平台1为正方形,牵引机构4为长边设有连接孔的倒梯形结构,短平行边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1侧面中部。连接孔通过销与连接机构5连接。伸缩机构3为与牵引机构4固定在支撑平台1同一侧的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端点处与夹持机构2的端点连接。夹持机构2为四根长方体形长杆。夹持机构2的一端与伸缩机构3连接,另一端设有朝向支撑平台1的夹持部22。在接近连接有伸缩机构3的一端侧面上设有与支撑平台1活动连接的转轴21。四个夹持机构22分别位于两个平行边的两个端点。

在不使用时,夹持机构2的长度方向与支撑平台1平面所在方向垂直。在使用时,伸缩机构3推动或拉伸夹持机构2使其与支撑平台1所在平面呈一定角度。在使用过程中,夹持机构2的夹持部22通过伸缩机构3的推动绕转动轴21旋转后内收加紧浇筑模具。在与连接机构5连接的外部动力带动下向上拔起模具,以实现坯体与模具的分离。其中,连接结构5可以是可升缩式液压缸的液压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支撑平台1为长方形,夹持机构2沿支撑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平行边以两条短边重点的连线为轴轴对称对称分布。夹持机构2为6个,每个平行边上设置3个。设置位置为边的中点和两个端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支撑平台1为圆形,夹持机构2沿支撑平台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伸缩机构3为可升缩的气压缸,连接机构5为气压缸的伸缩杆。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