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间接挤压振动法的整体预制模具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07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间接挤压振动法的整体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与外模,所述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用以浇筑的型腔,位于内模内侧或外模外侧设置有使内模向外模挤压或使外模向内模挤压的挤压装置,还包括进料装置以及位于内模与外模的底部设置有振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间接挤压振动法的整体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包含上内模与下内模,所述上内模与下内模分别呈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的喇叭状,所述上内模的较小端与下内模的较小端相套接在一起并可相对滑动;所述外模由两瓣外模通过螺栓连接锁紧拼接而成,外模上部呈开口向上的喇叭状,外模下部呈开口向下的喇叭状;所述下内模的较大端具有向外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外模底部经螺栓组件连接锁紧以封闭型腔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间接挤压振动法的整体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包含与外模顶端经螺栓连接的固定架、与上内模固定连接的弹簧压板、与下内模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以及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贯穿固定架和弹簧压板并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对拉螺杆上旋接有位于固定架与弹簧压板之间压紧螺母,所述对拉螺杆上套设有位于压紧螺母与弹簧压板之间的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间接挤压振动法的整体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与弹簧压板上均开设有用以对拉螺杆贯穿的通孔,所述压紧螺母的底部设置有垫片,所述通孔的内径、垫片的内径均小于第一弹簧的内径,所述垫片的外径大于第一弹簧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间接挤压振动法的整体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含位于型腔进料端上方的锥形导料盖,所述导料盖的顶部设置承料筒,所述导料盖与承料筒之间经若干竖直设置的钢筋相连接,所述承料筒的底部环向开设有出料口,用以成型的混凝土经承料筒的出料口和导料盖进入型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间接挤压振动法的整体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与外模上开设有若干排气排水孔;所述内模与外模均采用钢材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间接挤压振动法的整体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模的开口和外模的下部开口均为为长方形喇叭状结构,下内模的开口内一侧设置有斜置模板,斜置模板上侧具有与内模下部内壁贴合的楔形模板;下内模底部增加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斜置模板下侧顶着穿过第二固定板后由螺母锁紧的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设有推动螺杆向上顶的第二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间接挤压振动法的整体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将模具巅倒后除去下部份与上端弯折部为进料口,同采用挤压(单向)振动法可生产矮座花盆与砌在墙上凸出1/2的半瓣花盆。

9.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间接挤压振动法的整体预制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组装好的内模、外模和挤压装置固定于振动装置上;

(2)反向旋转压紧螺母,使得压紧螺母顶着固定架,继续拧动压紧螺母,使对拉螺杆向下推动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使下内膜弯折部向下变形;

(3)组装所述进料装置,往所述型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浇捣,完成浇捣后,拆除所述进料装置;

(4)正向转动压紧螺母使其压紧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使对拉螺杆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产生朝向弹簧压板方向的拉应力,从而使上内模和下内模处于侧向、竖向的对压状态,共同挤压型腔内的混凝土;

(5)疏通前次浇捣时被混凝土封堵的排气排水孔,启动所述振动装置实施挤压振动法,将型腔内的多余水份与空气的从模缝与预留孔中排除的同时其所占有微体积而逐渐缩小,使上内模和下内模向中间也微变形收拢,同时弯折部复位并向上变形,待型腔内混凝土中多余水分和气泡排净后关闭振动装置;

(6)弹簧保持作用力下养护后拆模,阻止小截面处因沉陷而断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