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120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砂石、水泥等物料进行搅拌,以便使其混合均匀。然而,现有的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灰尘和石子从加料口扬出,不仅影响周围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大气造成污染,不仅搅拌的不够充分,搅拌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所述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上的电缸装置、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上的移动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上方的搅拌装置及位于所述支撑装置左侧的吸尘装置,所述底板包括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斜杆,所述框体装置包括第一电缸、位于所述第一电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方的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上方的框体及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集中环,所述电缸装置包括第二电缸、位于所述第二电缸下方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的第一定位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架上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右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右侧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右侧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上方的第三推动杆,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旋转块、位于所述旋转块下方的搅拌杆、位于所述旋转块上方的转轴、位于所述转轴上方的移动杆、设置于所述移动杆上的第二定位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架右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转轴上方的电机及位于所述电机左右两侧的第三斜杆,所述吸尘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风机、第一阀门、收容于所述框体内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下方的集中框、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左右两侧的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的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上的刷毛、位于所述集中框左侧的第二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阀门。

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枢轴连接。

所述支撑板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贯穿所述支撑板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框体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框体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集中环呈圆环状,所述集中环的下表面及外侧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电缸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形,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下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缸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推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杆及第一定位架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移动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移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架的两端与所述移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移动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架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块呈半球状,所述旋转块收容于所述框体内,所述搅拌杆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旋转块的下表面上,所述搅拌杆的上端与所述旋转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集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集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集中框内且与所述集中框枢轴连接,所述刷毛设有若干个且均与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上,所述刷毛与所述第二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集中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能够对砂石、水泥等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的较为充分,且搅拌的效率高,同时可以将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吸收过滤掉,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证周围人员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撑装置2、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框体装置3、设置于所述框体装置3上的电缸装置4、设置于所述电缸装置4上的移动装置5、位于所述框体装置3上方的搅拌装置6及位于所述支撑装置2左侧的吸尘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11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板22、位于所述支撑板22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杆21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上的第一斜杆23。所述支撑板22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2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斜杆23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2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2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装置3包括第一电缸31、位于所述第一电缸31上方的第一推动杆32、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2左右两侧的第二斜杆33、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2上方的第二支撑块3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34上方的框体35及收容于所述框体35内的集中环36。所述第一电缸31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一电缸3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缸31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斜杆2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3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动杆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缸3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缸31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2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33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斜杆33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3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3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3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34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支撑块34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3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34贯穿所述支撑板2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块34可以稳定的旋转。所述框体35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框体35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框体35上设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一通孔351,所述第一通孔351与所述框体35的内部相通。所述集中环36呈圆环状,所述集中环36的内侧面呈倾斜状,所述集中环36的下表面及外侧面与所述框体3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环36可以将物料集中在所述框体35的中间。所述框体35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2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框体35可以在所述支撑板22上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电缸装置4包括第二电缸42、位于所述第二电缸42下方的第一支架41、设置于所述框体35上的第一定位架43、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架43上的第一横杆44、位于所述第一横杆44右侧的第一定位杆45、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45右侧的第二支撑杆46。所述第二电缸42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二电缸42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电缸42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3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1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41的下端与所述框体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缸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43呈L形,所述第一定位架43的下端与所述框体3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43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横杆4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4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架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44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4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4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杆45的下端与所述框体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46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支撑杆4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缸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装置5包括第二推动杆52、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52右侧的第一竖杆51、位于所述第一竖杆51上方的第三推动杆53。所述第二推动杆5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5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电缸42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缸42带动所述第二推动杆52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5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杆5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5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51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推动杆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5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53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杆45及第一定位架43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推动杆53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杆46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推动杆52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旋转块61、位于所述旋转块61下方的搅拌杆62、位于所述旋转块61上方的转轴63、位于所述转轴63上方的移动杆64、设置于所述移动杆64上的第二定位架65、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架65右侧的第一弹簧66、位于所述转轴63上方的电机67及位于所述电机67左右两侧的第三斜杆68。所述移动杆6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53的左端与所述移动杆6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架65呈凹字形,所述第二定位架65的两端与所述移动杆6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7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电机67上设有开关,方便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机67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杆6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68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斜杆68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68的下端与所述移动杆6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68的上端与所述电机6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3呈圆柱体,所述转轴63的上端与所述电机67连接,使得所述电机67可以带动所述转轴63旋转,所述转轴63贯穿所述移动杆64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转轴63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架65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转轴63的旋转块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6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弹簧66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架6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6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架43固定连接,进而对所述搅拌装置6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旋转块61呈半球状,所述旋转块61收容于所述框体35内。所述搅拌杆62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旋转块61的下表面上,所述搅拌杆62的上端与所述旋转块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吸尘装置7包括第一管道72、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72上的风机74、第一阀门75、收容于所述框体35内的第一过滤网71、位于所述第一管道72下方的集中框76、收容于所述集中框76内的第二过滤网77、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77下方左右两侧的固定块78、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77下方的第二滚轮79、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79上的刷毛791、位于所述集中框76左侧的第二管道70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70上的第二阀门701。所述第一过滤网71竖直状,所述第一过滤网71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3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71挡住所述第一通孔351。所述第一管道72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351且与所述框体35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72的内部与所述框体35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74与电源连接,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一阀门75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72内气体的流量。所述集中框76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集中框76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集中框76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76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761及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三通孔762,所述第二通孔761及第三通孔762呈圆形且与所述集中框76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72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761且与所述集中框7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72的内部与所述集中框76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过滤网77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77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框7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8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块78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网7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8的侧面与所述集中框7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79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79收容于所述集中框76内且与所述集中框76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79可以在所述集中框76内旋转。所述刷毛791设有若干个且均与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79上,所述刷毛791与所述第二滚轮7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70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762且与所述集中框76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70的内部与所述集中框76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阀门701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道70内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使用时,首先将水泥、砂子等原料倒入到所述框体35内。待全部的物料倒入到所述框体35内时,打开所述第一电缸31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一电缸31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2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支撑块34及框体35内的原料不断的上下移动,有利于将框体35内的物料抖开,防止物料粘连在一起。然后打开电机67的开关,使得所述转轴63旋转,进而使得所述旋转块61随之旋转,所述搅拌杆62随之旋转,进而可以将所述框体35内的物料搅拌均匀。然后打开第二电缸42的开关,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52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竖杆51、第三推动杆53不断的左右移动,然后可以带动所述搅拌装置6不断的左右移动,进而可以对所述框体35内的物料进行全面的搅拌,防止出现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在搅拌的过程中,可以打开风机74,使得所述框体35内的物料经过搅拌扬起的粉尘经过所述第一过滤网71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第一管道72内,打开第一阀门75,使得所述第一管道72内的空气进入到所述集中框76内,然后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网77的过滤后进入到其下方,此时打开与第二滚轮79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第二滚轮79旋转,进而带动所述刷毛791随之旋转,进而可以对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网77过滤的灰尘经过所述刷毛791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第二管道70内,此时打开第二阀门701,使得所述第二管道70内的空气排出。至此,本发明环保的建筑工程搅拌机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