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6964发布日期:2018-07-10 22:1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散热装置,尤指一种兼具采光、排水的建筑物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建筑物,例如但不限于钢构屋、铁皮屋或简易的工作屋,由于此类建筑多属非常态居住,因此通风散热效果未臻完善,通常只有简易的散热窗口或是凭借动力的抽气、排气排逸热气。或者在屋顶设置一个曲回通道路径的散热单元,让热气容易散出,而雨水不容易进入。例如中国台湾公告第I444526号专利案(第一前案)、中国台湾公告第M509829号通风罩新型专利(第二前案)的产生。以增加散热效果。

然而由该前揭各个可以发现,所述的这些个案所针对的建筑物顶部均非针对具有“采光罩”的建筑物所专门设计。而现代居室,采集光线进入室内具有视觉与身体健康有益的优点。虽然目前市售也有针对具有采光罩型的建筑物进行散热。然而具有采光罩的散热装置,很难避免雨水渗落入建筑物的问题。因此二者很难具有充分的融合或复合性的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发明人认为应有一种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系供用于建筑物的顶部通口而容许该建筑物的内部热气泄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供用于建筑物的顶部通口而容许该建筑物的内部热气泄逸,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框,该主框周缘设有框围而顶、底透空,且该主框向上与一采光罩连接,且该主框与该采光罩之间具有透空以供热气排出,该主框一侧设一散热单元,该散热单元包括由该采光罩一侧斜下连接一第一导板,且该第一导板底部斜上延伸一溢流板,该主框一侧斜下连接一第二导板,该第二导板与该第一导板之间形成一通道,且该通道与该第一导板上方的空间相通,还设有一外侧板,该外侧板与该主框的该侧相间隔,且与该第二导板斜下的末端相互间隔形成一排水通道,该外侧板顶部与该采光罩之间形成一间距,且该间距与该第一导板上方的空间相通,且该外侧板前、后与该主框各连接一前、后封壁。

所述的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其中:该采光罩包括一顶层透光板,该顶层透光板与该主框的透空相望,该顶层透光板向下相间隔设一光线扩散板。

所述的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其中:该顶层透光板设有一灯条,该灯条包括一发光体,且该发光体斜下朝向该光线扩散板。

所述的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其中:该外侧板顶部与该采光罩之间在该间距填补一防鸟网。

所述的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其中:该主框俯视为框围具有四侧,四侧均设有该散热单元。

所述的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一导板与该溢流板之间设有一穿孔。

所述的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其中:该第二导板斜下的末端形成一具有凹陷邻边空间的弯折缘,该外侧板凸伸一填补该弯折缘的凹陷邻边空间,且容留该排水通道。

所述的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其中:该主框与该采光罩之间的透空空间设有一抽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该散热单元包括由该采光罩一侧斜下连接该第一导板,可以容许当与雨水由该间距落下时,可以导流该雨水,而该雨水到达一定程度也可以由该溢流板溢流而落至该排水通道,使得本发明除了可以正常令热气沿着该框围而通至该第二导板与该第一导板之间形成的该通道,并且由该通道通至该第一导板上方的空间,再循由该间距散出。也可以达到避免雨水进入该建筑物所预设的天孔,且避免雨水进入该建筑物内部。

且本发明该主框的该侧该散热单元,使得该散热单元可以沿着该主框设置,且该主框向上延伸一采光罩,且该散热单元该第二导板斜下的末端相互间隔形成一排水通道,从而使得该主框形成具有兼具采光、排散热气以及防止雨水进入建筑物室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揭示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四组散热单元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装设抽风扇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框;10-框围;2-采光罩;21-顶层透光板;211-灯条;211A-发光体;22-光线扩散板;3-散热单元;31-第一导板;310-穿孔;32-溢流板;33-第二导板;331-弯折缘;332-凹陷邻边空间;34-通道;35-外侧板;351-凸缘;36-排水通道;37-前封壁;38-后封壁;4-防鸟网;5-抽风扇;P-空间;D-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凭借图式的配合,说明本发明的构造、特点以及实施例,俾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发明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关于一种采光式建筑物散热装置,供用于建筑物的顶部通口而容许建筑物的内部热气泄逸,包括一主框1,该主框1周缘设有框围10而顶、底透空可对应建筑物所预设的天孔,而将该建筑物内部热气泄逸,且该主框1向上与一采光罩2连接,且该主框1与该采光罩2之间具有透空以供热气排出,请参阅图5所示,该主框1与该采光罩2间的透空空间设有一抽风扇5或更多,有助于令热气更易排出。

该主框2一侧设一散热单元3。

请参阅图3所示,该散热单元3包括由该采光罩2一侧斜下连接一第一导板31,且该第一导板31底部斜上延伸一溢流板32,该主框1一侧斜下连接一第二导板33,该第二导板33与该第一导板31之间形成一通道34,且该通道34与该第一导板31上方的空间P相通,另设一外侧板35,该外侧板35与该主框2的该侧相间隔,且与该第二导板33斜下的末端相互间隔形成一排水通道36,该外侧板35顶部与该采光罩2之间形成一间距D,且该间距D与该第一导板上方的空间P相通。且该外侧板35前、后与该主框1各连接一前、后封壁37、38如图1所示。图1至图3所示,是以本发明设有两组该散热单元3为例。

该散热单元3包括由该采光罩2一侧斜下连接该第一导板31可以容许当与雨水由该间距D落下时,可以导流该雨水,而该雨水到达一定程度也可以由该溢流板32溢流而落至该排水通道36,使得本发明除了可以正常令热气沿着该框围10而通至该第二导板33与该第一导板31之间形成的该通道34,并且由该通道34通至该第一导板31上方的空间P,再循由该间距D散出。也可以达到避免雨水进入该建筑物所预设的天孔,且避免雨水进入该建筑物内部。

且本发明该主框2的该侧该散热单元3,使得该散热单元3可以沿着该主框2设置,且该主框1向上延伸一采光罩2,且该散热单元该第二导板33斜下的末端相互间隔形成一排水通道36,从而使得该主框1形成具有兼具采光、排散热气以及防止雨水进入建筑物室内的效果。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中该采光罩2包括一顶层透光板21,该顶层透光板21与该主框1的透空相望,该顶层透光板21向下相间隔设一光线扩散板22可以对于采光更有一种弥漫光线而使得光线均匀进入建筑物的效果。该顶层透光板21的设有一灯条211,该灯条211包括一发光体211A,且该发光体211A斜下朝向该光线扩散板22使得于夜晚或光线昏暗时有较佳的光亮效果。图例较佳设有二个对称的灯条211。

又为防止鸟类不期而落入,其中该外侧板35顶部与该采光罩2之间于该间距D填补一防鸟网4(配合图1所示)。

请参阅图4所示,为扩大本发明的散热效果,可以是建筑物顶部的状态而扩充该散热单元,该主框1俯视为该框围具有四侧,且该其余三侧均设有与该散热单元3相同的散热单元3A、3B、3C。

其中该第一导板31与该溢流板32之间设有一穿孔310,该穿孔310为一长条孔,或可以更增设其他穿孔310而成为复数穿孔310,可以让雨水在还未到达该溢流板32顶部前即可以适当流下而泄流。

其中该第二导板33斜下的末端形成一具有凹陷邻边空间332的弯折缘331,该外侧板35凸伸一填补该弯折缘的凹陷邻边空间332的凸缘351,且容留该排水通道36。让外界雨水不容易由该排水通道36逆流。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