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具体为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工字钢与钢柱高强度固定连接装置,属于钢架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中会有钢架立柱和钢架横梁连接组成,在整体建筑跨度较大或着承重较大,会对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要求较高。现有的钢架立柱与钢架横梁,特别是采用工字钢做为横梁的钢结构建筑,在连接处轻度较低,不能够满足要求,会出现对连接件的损害较大,使用寿命降低,严重时会出现安全事故。
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工字钢与钢柱高强度固定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工字钢与钢柱高强度固定连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工字钢与钢柱高强度固定连接装置,包括箱型钢柱和工字钢,所述箱型钢柱外部套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八边形双层结构,所述连接件两间隔边为工字型结构,所述工字钢与连接件上的工字型结构边连接,所述工字钢连接端中部两侧设有平面连接板,且通过连接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工字钢内部拐角处与连接件的工字型结构边连接处设有角钢连接板,所述工字钢上下表面对应角钢连接板处设有承接板,所述角钢连接板与承接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与连接件连接处采用坡口焊工艺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箱型钢柱截面为方形,且内部中空无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底面与箱型钢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工字钢与连接件连接处采用坡口焊工艺预处理,经工字钢与连接件连接处溶为一体,便于提高组织间拉伸强度,采用平面连接板将工字钢中部平面处固定连接,角钢连接板和承接板配合将工字钢上下连接端面固定连接,形成整体式,增加抗剪切强度和抗拉伸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工字钢与钢柱高强度固定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工字钢与钢柱高强度固定连接装置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型钢柱;2、连接件;3、工字钢;4、平面连接板;5、角钢连接板;6、连接螺栓;7、承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钢结构建筑用工字钢与钢柱高强度固定连接装置,包括箱型钢柱1和工字钢3,所述箱型钢柱1外部套接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为八边形双层结构,所述连接件2两间隔边为工字型结构,所述工字钢3与连接件2上的工字型结构边连接,所述工字钢3连接端中部两侧设有平面连接板4,且通过连接螺栓6紧固连接,所述工字钢3内部拐角处与连接件2的工字型结构边连接处设有角钢连接板5,所述工字钢3上下表面对应角钢连接板5处设有承接板7,所述角钢连接板5与承接板7之间通过连接螺栓6固定连接。
所述工字钢3与连接件2连接处采用坡口焊工艺预处理,所述箱型钢柱1截面为方形,且内部中空无隔板,所述连接件2底面与箱型钢柱1固定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