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预制混凝土梁的工字型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701阅读:16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接预制混凝土梁的工字型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预制混凝土梁的工字型接头。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将混凝土框架分解为若干个梁柱运输单元,通过现场连接形成整体框架的结构形式。因其能实现产品标准化、制作工业化、施工快速化的特点,符合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目标,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关于其节点的连接方式和计算方法也成为最具活力的研究方向。

目前,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的现场连接位置多设置在楼层标高处的梁柱节点区域,并采用整体式后浇的方法施工,存在以下缺点:①框架梁柱节点处内力较大,受力复杂,设计上较难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②节点区域钢筋众多,现场浇筑施工难度大;③现场浇筑后要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技术间歇时间长,影响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节点区装配和现浇过程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连接预制混凝土梁的工字型接头,包括梁端板、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所述梁端板位于混凝土梁的端部。所述梁端板的一侧板面连接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

所述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组合成工字型结构。所述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均为矩形平板。所述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相互平行布置于梁端板的两侧。所述腹板垂直于梁端板,且位于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所述腹板上开有一排螺栓孔。

两个相对应的工字型接头拼接时,其中一个工字型接头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的端部均加工成坡口状,然后它们相对接并在坡口处进行焊接,使得这两个工字型接头的上翼缘板焊接在一起、下翼缘板焊接在一起,它们的腹板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开有与腹板相对应的螺栓孔。高强螺栓对应穿过腹板和连接板上的螺栓孔并紧固。所述腹板上还开有供焊缝通过的缺口。

进一步,所述梁端板的另一侧板面焊接若干套筒;所述套筒的轴线垂直于梁端板的板面。若干主筋分别与对应的套筒丝口连接。

进一步,在工字型接头的拼接处,采用混凝土或防火砂浆对工字型接头进行包裹。

进一步,所述工字型接头在工厂预制完成,经预拼装检验合格后与混凝土梁作为运输单元进行运输。

其中工字型接头所采用的各块钢板的厚度根据实际工程确定,具体应满足各构件的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工字型接头的拼接可以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在现场进行焊接连接,避免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连接,使得构造简单,施工质量更加容易保证。另外现场焊接完成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无需技术间歇,提高了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字型接头的示意图;

图2为两个工字型接头拼接时的爆破图;

图3为两个工字型接头拼接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中:梁端板1、上翼缘板2、下翼缘板3、腹板4、连接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连接预制混凝土梁的工字型接头,包括梁端板1、上翼缘板2、下翼缘板3和腹板4。所述梁端板1位于混凝土梁的端部。所述梁端板1的一侧板面连接上翼缘板2、下翼缘板3和腹板4。所述梁端板1的另一侧板面连接若干套筒。所述套筒的轴线垂直于梁端板1的板面。若干主筋对应插入套筒内,这些主筋上还绑扎有若干箍筋。

所述上翼缘板2、下翼缘板3和腹板4组合成工字型结构。所述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3均为矩形平板。所述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3相互平行布置于梁端板1的两侧。所述腹板4垂直于梁端板1,且位于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3之间。所述腹板4上开有一排螺栓孔。

参见图2和图3,两个相对应的工字型接头拼接时,其中一个工字型接头的上翼缘板2和下翼缘板3的端部均加工成坡口状,然后它们相对接并在坡口处进行焊接,使得这两个工字型接头的上翼缘板2焊接在一起、下翼缘板3焊接在一起,它们的腹板4通过连接板5连接。所述连接板5上开有与腹板4相对应的螺栓孔。高强螺栓对应穿过腹板4和连接板5上的螺栓孔并紧固。所述腹板4上还开有供焊缝通过的缺口。

为了保护好工字型接头,在它们的拼接处采用混凝土或防火砂浆对工字型接头进行包裹,防止生锈和腐蚀。另外所述工字型接头在工厂预制完成,与横梁或者节点区的牛腿制成一体结构,经预拼装检验合格后作为运输单元进行运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