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浇楼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可拆卸式定位控制件现浇楼板结构,属于房建领域。
背景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在已经绑扎好钢筋网的楼板、雨棚板上走动或堆放重物,施工人员的走动或堆放重物往往会造成楼板、雨棚等水平构件的上层钢筋弯曲、下沉。这将直接减小上述构件上部钢筋的有效高度,从而降低了楼板、雨棚等水平构件的承载力,为此,施工现场通常设置马凳将楼板、雨棚的上层钢筋顶起,防止下沉。由于马凳在结构设计中并非受力构件,只起防止上层钢筋下沉的作用。目前国内使用的马凳都是一次性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马凳就埋在了混凝土楼板内,这无形中造成资源的浪费。
同时,现如今随着住宅向高层乃至超高层发展,结构形式也趋向于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筒结构等结构与建筑分户相应的形式,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厚度若达不到设计要求时会造成裂缝等,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能,目前现浇楼板混凝土结构厚度的控制通常采用“50线”法、插入法、增加厚度定位钢筋法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均有不足,不是对厚度及平整度控制不力,就是需要增加成本。
鉴于此,为了改善传统现浇楼板浇筑高度难以控制,楼板负筋以及上层钢筋位置难以保障等技术问题,亟待发明一种简单有效的基于可拆卸式定位控制件现浇楼板结构及施工方法,现浇楼板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传统现浇楼板浇筑高度难以控制,楼板负筋以及上层钢筋位置难以保障等技术问题,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可拆卸式定位控制件现浇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要包括现浇楼板(1)、底层钢筋(2)、上层钢筋(3)、负筋(4)、带凹槽十字形垫块(5)、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两端带丝控制杆(11)、控制杆顶板(12)、竖直立筋(26)、楼板底模(17)、悬挂主筋(15)和标高控制基准端(22);所述底层钢筋(2)设置于带凹槽十字形垫块(5)上,楼板底模(17)上设有底模开孔(18),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设有预留孔(7),预留孔(7)底部设有短带丝套筒(9),预留孔(7)内设有PVC管(8),PVC管(8)内设有两端带丝控制杆(11);所述两端带丝控制杆(11)底部设有控制杆底板(10),上部设有控制杆顶板(12),所述控制杆顶板(12)上设有门形标高控制件(28)与悬挂主筋卡扣(14),所述悬挂主筋(15)下部设有负筋(4)与上层钢筋(3),上层钢筋(3)可置于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凹槽中,楼板浇筑区域两侧或定间距对称设置标高控制基准端(22)。
进一步的,底层钢筋(2)嵌入带凹槽十字形垫块(5)的凹槽中,凹槽深度根据钢筋直径而定。
两端带丝控制杆(11)从PVC管(8)内贯穿,底部设有短带丝套筒(9),短带丝套筒(9)下设有控制杆底板(10),控制杆底板(10)通过旋转握手(27)固定于楼板底模(17)上。
所述的PVC管(8)竖向贯穿于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底部置于短带丝套筒(9)上,横向不管穿预制块,PVC管(8)采用十字形连接件(29)连接。
所述控制杆顶板(12)底部设有顶板带丝套筒(13),顶板带丝套筒(13)与两端带丝控制杆(11)连接,控制杆顶板(12)底标高与浇筑标高(20)齐平,悬挂主筋(15)置于悬挂主筋卡扣(14)中。
负筋(4)两侧设有限位短钢筋(16),上层钢筋(3)与负筋(4)通过绑扎钢丝(19)辅以绑扎限位短钢筋(16)固定于悬挂主筋(15)上。
所述的竖直立筋(26)两端分别焊于底层钢筋(2)与负筋(4)上。
所述控制标高基准端(22)置于竖杆(31)上,上部设有测杆(25),测杆(25)与门形标高控制件(28)齐平,竖杆(31)置于滑轮(24)上,滑轮(24)置于滑轨(23)上,滑轮(24)通过销栓(30)固定于滑轨(23)上。
上述基于可拆卸式定位控制件现浇楼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支设楼板底模(17):在脚手架上支设楼板底模(17),在需安装定位控制件的位置开
设底模开孔(18);
2)安放带凹槽十字形垫块(5):绑扎底层钢筋(2),在底层双向钢筋交接处每隔0.2~1m设置带凹槽十字形垫块(5);
3)安放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底层钢筋(2)绑扎完成后,在楼板底模开孔的位置放置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
4)安装定位控制件:两端带丝控制杆(11)穿入PVC管(8)中,旋转通过短带丝套筒(9)穿出底模开孔(18)处,套入控制杆底板(10),并用旋转握手(27)拧紧固定,两端带丝控制杆(11)上部旋转拧入控制杆顶板(12);
5)悬挂主筋:悬挂主筋(15)放置于悬挂主筋卡扣(14)内;
6)绑扎上层钢筋及负筋:负筋(4)两侧放置限位短钢筋(16),通过绑扎钢丝(19)将负筋(4)、上层钢筋(3)与悬挂主筋(15)绑扎在一起;
7)点焊竖直立筋:竖直立筋(26)一端焊接于负筋(4)上,另一端焊接于底层钢筋(2)上用来固定远离定位控制件的负筋(4);
8)安装标高控制基准端:滑轨(23)置于未浇筑的楼板底模(17)上,滑轨(23)上面放置带滑轮(24)的竖杆(31),竖杆(31)端部的标高控制基准端(22)上的测杆置于另一侧标高控制基准端上,并复核标高;
9)拆卸定位控制件:浇筑完成后,拆除标高控制基准端(22),松开绑扎钢丝(19),取出悬挂主筋(15),拧出控制杆顶板(12),拧松控制杆底板(10)下端旋转握手(27),拧出两端带丝控制杆(11);
10)灌入砂浆:在PVC管(8)中灌入砂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控制件有效控制现浇楼板的浇筑厚度,楼板上下层钢筋的位置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同时施工完成后定位控制件可拆除重新使用,整个施工过程操作简单,效益显著。
(2)通过带凹槽十字形垫块可控制底层钢筋标高及保护层厚度。
(3)通过带十字型凹槽水泥预制件,辅以两端点焊竖直立筋与悬挂主筋并用钢丝绳绑扎固定同时定位上层钢筋及负筋,同时在楼板浇筑区域外侧设置标高控制基准端,实现楼板浇筑标高的动态控制。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悬挂主筋以及定位控制块,可实现楼板厚度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的精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带凹槽十字形垫块控制底层钢筋标高及保护层厚度;通过带十字型凹槽水泥预制件,辅以两端点焊竖直立筋与悬挂主筋并用钢丝绳绑扎固定同时定位上层钢筋及负筋,同时在楼板浇筑区域外侧设置标高控制基准端,实现楼板浇筑标高的动态控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悬挂主筋以及定位控制块,可实现楼板厚度保护层厚度,钢筋位置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可拆卸式定位控制件现浇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圈中放大图;
图3是图2的1-1剖面图;
图4是带凹槽十字形垫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施工完成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施工过程图。
其中:1.现浇楼板 2.底层钢筋 3.上层钢筋 4.负筋 5.带凹槽十字形垫块 6.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 7.预留孔 8.PVC管 9.短带丝套筒 10.控制杆底板 11.两端带丝控制杆 12.控制杆顶板 13.顶板带丝套筒 14.悬挂主筋卡扣 15.悬挂主筋 16.限位短钢筋 17.楼板底模 18.底模开孔 19.绑扎钢丝 20.浇筑标高 21.砂浆 22.标高控制基准端 23.滑轨 24.滑轮 25.测杆 26.竖直立筋 27.旋转握手 28.门形标高控制件 29.十字形连接件 30.销栓 31.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模板支设技术要求,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求,钢筋绑扎技术要求等,本实用新型不再累述,重点阐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可拆卸式定位控制件现浇楼板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圈中放大图,参照图1~2所示基于可拆卸式定位控制件现浇楼板结构,楼板底模17采用4mm厚竹胶板,在需安装定位控制件处开设底模开孔18,孔径22mm,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高度90mm,凹槽宽10mm,深6mm,内部设有预留孔7,孔径22mm,孔底设有短带丝套筒9,长度20mm,直径25mm,预留孔7上部设有PVC管8,管径20mm,管内设有两端带丝控制杆11,两端带丝控制杆11长度150mm,直径10mm,上部套丝长度15mm,下部套丝长度20mm。两端带丝控制杆11底部设有控制杆底板10,底板为Q235钢板,带有直径12mm孔,板厚3mm,上部设有控制杆顶板12,顶板为圆环形,内孔径12mm,控制杆顶板12上设有门形标高控制件28,门形标高控制件28为厚度3mm的钢板焊接而成,制作时与控制杆顶板12焊接固定,控制杆顶板12上部的悬挂主筋卡扣14为直径8mm的钢筋弯折而成,焊接于控制杆顶板12上,悬挂主筋15为边长20mm的正方形方管,悬挂主筋15下部设有负筋4与上层钢筋3,其直径均为8mm,负筋4通过直径8mm,长度200mm的限位短钢筋16定位绑扎于悬挂主筋15上,上层钢筋3可置于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凹槽中。直径8m的竖直立筋26两端分别焊于底层钢筋2与负筋4上。楼板浇筑区域两侧或定间距对称设置标高控制基准端22,标高控制基准端22置于未浇筑混凝土的模板上,对称设置,下部滑轮24直径20mm,滑轨23宽30mm,滑轮24可在滑轨23上移动,滑轨23上设有孔,当直径5mm的销栓30穿过滑轨23与滑轮24时可固定标高基准端22,测杆25为直径6mm的钢筋,测杆25与标高控制基准端22绑扎连接。
如图4所示,带凹槽十字形垫块5高度30mm,宽度60mm,十字端宽度20mm凹槽深度6mm,制作时的混凝土强度为C30。
如图5所示,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高度90mm,凹槽宽10mm,深6mm,内部设有预留孔7,孔径22mm,内部设有PVC管8,管径20mm。
如图6所示,浇筑完成后,拆除标高控制基准端22,松开绑扎钢丝19,取出悬挂主筋15,拧出控制杆顶板12,拧松控制杆底板10下端旋转握手27,拧出两端带丝控制杆11,在PVC管孔中灌入水泥砂浆。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可拆卸式定位控制件现浇楼板结构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支设楼板底模17:在脚手架上支设楼板底模17,在需安装定位控制件的位置开设底模
开孔18;
2)安放带凹槽十字形垫块5:绑扎底层钢筋2,在底层双向钢筋交接处每隔0.2~1m设置带凹槽十字形垫块5;
3)安放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底层钢筋2绑扎完成后,在楼板底模开孔的位置放置带十字形凹槽水泥预制块6;
4)安装定位控制件:两端带丝控制杆11穿入PVC管8中,旋转通过短带丝套筒9穿出底模开孔18处,套入控制杆底板10,并用旋转握手27拧紧固定,两端带丝控制杆11上部旋转拧入控制杆顶板12;
5)悬挂主筋:悬挂主筋15放置于悬挂主筋卡扣14内;
6)绑扎上层钢筋及负筋:负筋4两侧放置限位短钢筋16,通过绑扎钢丝19将负筋4、上层钢筋3与悬挂主筋15绑扎在一起;
7)点焊竖直立筋:竖直立筋26一端焊接于负筋4上,另一端焊接于底层钢筋2上用来固定远离定位控制件的负筋4;
8)安装标高控制基准端:滑轨23置于未浇筑的楼板底模17上,滑轨23上面放置带滑轮24的竖杆31,竖杆31端部的标高控制基准端22上的测杆置于另一侧标高控制基准端上,并复核标高;
9)拆卸定位控制件:浇筑完成后,拆除标高控制基准端22,松开绑扎钢丝19,取出悬挂主筋15,拧出控制杆顶板(12),拧松控制杆底板10下端旋转握手27,拧出两端带丝控制杆11;
10)灌入砂浆:在PVC管8中灌入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