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的构造,具体是一种将建筑构件连接锁定的构造。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领域,古代人类最早用木头建造房屋,而榫卯和木钉就是最早出现的连接方式。发展到了现代,木结构建筑主要采用铁钉、螺栓、连接件等方式。随着建筑材料的革新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而有了砖混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结构等结构体系,传统的节点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建筑行业的需求,故而出现了螺栓连接、焊接等一系列新型连接形式,但每种连接方式都有其自己的适用范围。在施工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板材的连接,但是我们都知道,由于板材较大,自身变形比较严重,对连接要求非常高,而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板材在连接处常发生断裂等现象,主要是因为应力集中造成的,所以能否设计一种可以减缓板材连接处应力集中的连接结构成为设计者们需要解决的难题,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建筑构件连接锁定的构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将建筑构件连接锁定的构造,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压紧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压紧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边设有两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内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螺栓孔上方的侧边设有第一压紧板,所述第一压紧板包括第一面板、卷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并列的通孔槽,第一面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侧边设有卷板,所述卷板远离第一面板的侧边设有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两个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内设有调节螺栓,所述第一压紧板的下方设有第二压紧板,所述调节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将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连接锁定,所述第一压紧板与第二压紧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紧固螺栓穿过通孔槽和第一螺栓孔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锁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通孔槽的宽度等于紧固螺栓的直径,通孔槽的长度等于紧固螺栓直径的四倍,且两端成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卷板呈波浪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由弹簧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新颖,通过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并在紧固螺栓的作用下可以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锁定,同时在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上设置波浪状的卷板,这样即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由于受力发生较大变形其应力也会在卷板上得到释放,同时设置的通孔槽,可以调节紧固螺栓的位置,方便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将建筑构件连接锁定的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将建筑构件连接锁定的构造中第一压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板、2第一压紧板、3紧固螺栓、4第一面板、5卷板、6第二面板、7调节螺栓、8第二连接板、9第二压紧板、10第一螺栓孔、11通孔槽、12第二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将建筑构件连接锁定的构造,包括第一连接板1、第一压紧板2、第二连接板8和第二压紧板9,第一连接板1的侧边设有两个第一螺栓孔10,第一螺栓孔10内设有紧固螺栓3,第一连接板1位于第一螺栓孔10上方的侧边设有第一压紧板2,第一压紧板2包括第一面板4、卷板5和第二面板6,第一面板4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并列的通孔槽11,第一面板4远离第一连接板1的侧边设有卷板5,卷板5远离第一面板4的侧边设有第二面板6,第二面板6上设有两个第二螺栓孔12,第二螺栓孔12内设有调节螺栓7,第一压紧板2的下方设有第二压紧板9,调节螺栓7穿过第二螺栓孔12将第一压紧板2和第二压紧板9连接锁定,第一压紧板2与第二压紧板9远离第一连接板1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8,紧固螺栓3穿过通孔槽11和第一螺栓孔10将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8连接锁定,第一压紧板2和第二压紧板9结构相同,通孔槽11的宽度等于紧固螺栓3的直径,通孔槽11的长度等于紧固螺栓3直径的四倍,且两端成半圆形,卷板5呈波浪状,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8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压紧板2和第二压紧板9由弹簧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调节螺栓7穿过穿过第二螺栓孔12将第一压紧板2和第二压紧板9连接,然后用紧固螺栓3穿过通孔槽11和第一螺栓孔10将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8连接,最后,根据现场需要适度拧紧紧固螺栓3和调节螺栓7,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即使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8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该力也会在波浪状的卷板5上得到缓冲,这样就避免了应力直接作用在第一连接板1和第二连接板8上,有效的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