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因为优越的性能被建筑行业所青睐。大型的混凝土结构也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平稳,需要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对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及应力应变变化监测,以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拆模时间,成为人们了解混凝土结构状态的一种常规手段。因此,对于应变计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家也越来越重视。
混凝土应变计一般是一种预埋式的应变计,即预埋在混凝土钢筋结构内,或直接捆扎在混凝土钢筋骨架上。然而,在合模后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一旦接触到应变计,会造成应变计的位移、歪斜、掉落,或损坏应变计使之失效,对后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测量测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以解决在混凝土浇筑中振捣棒对应变计造成破坏,影响对混凝土结构应力应变监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包括:
供安装于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骨架上的防护盖,防护盖包括防护框体及连接于防护框体中的阻挡筋;
应变计支座,应变计支座的两端固定于防护框体上,应变计支座与防护盖合围形成供应变计搁置的保护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在混凝土钢筋结构内形成一个应变计的保护空间,避免振捣棒直接碰触,有效降低振捣棒对应变计的损坏几率。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制作简单,安装方便。
优选地,防护框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主连接杆及连接于两主连接杆之间的两次连接杆。
优选地,主连接杆的两端设有供安装于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骨架上的延伸段。
优选地,防护盖体包括一阻挡筋,阻挡筋与框体之间的缝隙的宽度小于混凝土振捣棒的宽度。
优选地,应变计支座包括U形支撑杆,U形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次连接杆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盖和应变计支座。
防护盖,防护盖供安装于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骨架上。防护盖包括防护框体和阻挡筋13。防护框体是由两根主连接杆11、两根次连接杆12首尾相连连接形成的一个矩形框体。主连接杆11、次连接杆12以及阻挡筋13为直径为10mm的钢筋。次连接杆12的长度应大于应变计的长度。主连接杆11和次连接杆12通过焊接连接。阻挡筋13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在两根主连接杆11上。阻挡筋13与次连接杆12之间的缝隙的宽度应小于混凝土振捣棒的宽度。
应变计支座包括两根U形支撑杆21。U形支撑杆21的凹形结构用于搁置应变计。U形支撑杆2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次连接杆12上。两根U形支撑杆21平行设置。
两U形支撑杆21与防护盖合围形成搁置应变计的保护空间,避免混凝土振捣棒穿过防护盖直接接触到应变计,而使应变计移位、或受到损坏。
在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骨架搭设完成后,可以用扎丝将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绑扎在钢筋骨架的两根水平方向上的钢筋交叉处。具体操作为用扎丝依次将防护盖的一根主连接杆11和一根次连接杆12分别绑扎在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骨架交叉处的两根钢筋上。在合模之前,将应变计水平搁置在两根U形支撑杆21上,再扎丝将应变计与U形支撑杆21固定住即可。
为了方便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安装在混凝土钢筋骨架上,主连接杆11的两端设有供安装在混凝土钢筋骨架上的延伸段111。在安装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时,可将主连接杆11两端的延伸段111搭设并锁固在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骨架的水平方向上平行的两根钢筋上即可,而架设的位置也不局限于混凝土钢筋骨架两根水平方向上的钢筋交叉处,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应变计保护装置的适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