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木构桁条的装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691阅读:1322来源:国知局
仿古建筑木构桁条的装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现代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木构桁条的连接、施工方案。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中国国力增强,民族意识逐渐苏醒,人们开始从纷乱的“临摹仿造”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渐渐来临,新中式的建筑风格便应运而生。

而如今的生活体制已建立在例如欧美等的西方标准之上,而内心深处依然向往着中华五千年的泱泱文明。需要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呢?于是,现代的建筑师们便想出了巧妙的方法,以钢筋混凝土构造出符合现代力学强度要求的建筑内构,并在外部辅以砖瓦及木饰面板,营造出传统建筑的粉墙黛瓦,配上中式景观的内庭院,构筑成的仿古建筑让用户既能感受中式文化的同时,又能享受现代生活的坚固感受。

由于现代建筑与传统古建筑在结构体系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构体系,现有的仿古建筑,很多都是通过后期粉砌来满足造型要求,在视觉感受上并没有传统建筑那些木构件的精细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仿古建筑木构桁条的装接结构,解决混凝土建筑与传统木构建筑的桁条相结合的问题,从而使建筑能兼顾混凝土的性能构造和木结构古建的视觉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仿古建筑木构桁条的装接结构,基于混凝土的梁结构板构成,所述梁结构板具有竖直向下延伸一段距离的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部外侧固接定位有钢结构预埋件,所述木构桁条设有面向钢结构预埋件的对接槽且木构桁条籍由所述对接槽装接固定于钢结构预埋件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预埋件具有竖直向的基板及其一侧面垂直一体成型的结合部和另一侧面垂直一体成型的三个以上支撑脚,所述结合板平行于木构桁条呈水平向设置并插接于对接槽中定位,所述支撑脚插接于梁部定位钢结构预埋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预埋件具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自基板一体成型的延伸杆或后装的膨胀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木构桁条为全桁,所述结合部为平行于木构桁条呈水平向设置的板面并插接于对接槽中定位,所述结合部自基板向外的延伸长度小于木构桁条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木构桁条为半桁,所述结合部为背向支撑脚的带螺纹头直杆且自基板向外的延伸长度小于木构桁条的半径,两个以上所述钢结构预埋件沿梁部长度向相隔装接且各个钢结构预埋件的带螺纹头直杆在同一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应用实施,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方案将木构件的受力依附于混凝土的梁结构板,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耐久耐火性,以及经济的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并且通过整合木构桁条,使木构件赋予混凝土主体丰富的视觉感受,在外观上体现出了古建筑的风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木构全桁的一种装接实施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木构半桁的一种装接实施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用一种钢结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用另一种钢结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针对混凝土建筑缺乏古朴气息、需实施仿古改造的问题,创新提出了一种仿古建筑木构桁条的装接结构,能够在混凝土的基础建筑上灵活装接各类木构桁条。

从概括性的结构特征描述来看,参考图1所示,仿古建筑木构桁条的装接结构,基于混凝土的梁结构板构成,该梁结构板1具有竖直向下延伸一段距离的梁部11。作为本申请的创作核心,该梁部外侧固接定位有钢结构预埋件,该木构桁条设有面向钢结构预埋件的对接槽且木构桁条籍由对接槽装接固定于钢结构预埋件之上。

从进一步细化的结构来看,该钢结构预埋件具有竖直向的基板及其一侧面垂直一体成型的结合部和另一侧面垂直一体成型的三个以上支撑脚,该些支撑脚插接于梁部中定位钢结构预埋件。作为优选,上述钢结构预埋件的支撑脚为四个,该些支撑脚可以是自基板一体成型的延伸杆或后装的膨胀螺栓。只需满足该钢结构预埋件能牢固地装接于混凝土的梁部并外露结合部,以供木构桁条进一步装接并保证装接强度。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下木构桁条为全桁,而图示的建筑檐口为非退梁结构。该建筑的其它结构特征省略描述,惟本案所关注的是如何在混凝土的梁部11装接木构桁条。而本实施例中装接该全桁所用的钢结构预埋件结构如图3所示。该钢结构预埋件6的结合部62为平行于全桁21呈水平向设置的板面,该结合部62自基板向外的延伸长度小于全桁21的直径。所述全桁21设有面向钢结构预埋件的对接槽,当全桁装接时,将结合部62对应插接于全桁所设的对接槽中定位全桁,并通过一定数量、相隔一段距离贯穿全桁和结合部的螺钉紧固所述全桁,完成装接,使得混凝土建筑具备仿古气息。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下木构桁条为半桁,而图示的建筑檐口为不退梁结构。同上,关于该建筑的其它结构特征也省略描述,这里只关注该半桁如何装接定位于混凝土的梁部。而本实施例中装接该半桁所用的钢结构预埋件结构如图4所示。该钢结构预埋件6的结合部62’为背向支撑脚的带螺纹头直杆且自基板向外的延伸长度小于半桁22的半径。同样的,该半桁22的轴向切面可以设有面向钢结构预埋件的对接槽(可以是分段式的、也可以是点阵式的)。本实施例中,需要两个以上该钢结构预埋件沿梁部长度向相隔装接且保证各个钢结构预埋件的带螺纹头直杆在同一水平位置。当半桁装接时,将结合部62’对应插接于半桁所设的对接槽中定位半桁,而由于结合部本身为带螺纹头结构,半桁装接上对接槽中易于定位并用螺母锁紧、防止脱落;通过外部装饰可将该螺母的有限区域掩饰,呈现完整的木构外观。

综上所述,应用实施本实用新型仿古建筑木构桁条的装接结构方案,其有益效果体现在:将建筑的受力依附于混凝土的梁结构板,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耐久耐火性,以及经济的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并且通过整合木构桁条,使木构件赋予混凝土主体新的视觉感受,在外观上体现出了古建筑的风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