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双板连接的超高层建筑的柱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68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双板连接的超高层建筑的柱形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双板连接的超高层建筑的柱形结构,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中,地震等水平荷载作用明显,层间位移的控制是对结构安全控制和提高居住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传统超高层装配式建筑为满足层间位移的控制要求,现场采取了大量的湿法施工,施工周期变长,制约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速度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双板连接的超高层建筑的柱形结构,通过柱形结构实现与各预制板之间的连接,安装方便快捷,柱间连接墙板后形成巨形格构柱形式的剪力墙结构,提高了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的水平抗剪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双板连接的超高层建筑的柱形结构,包括柱本体,柱本体的高度方向至少一侧设有双列钢板,钢板垂直于柱本体的上下两个面进行设置,钢板上设有若干圆孔,钢板上的圆孔处焊接有螺母,螺母位于双列钢板相对的一侧,柱本体的上下两个面上分别设有连接机构。

所述柱本体的高度方向设有凹部,凹部位于双列钢板的外侧且对称设置。

所述钢板为间断的多个设置或一体式连续布设。

所述连接机构为位于柱本体上下面的四周边缘且嵌入到柱本体内的若干螺母,且上下面上对称设置的螺母之间通过圆钢焊接连接或通过圆钢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分别与柱本体的上下面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若干圆孔,连接部的尺寸小于连接板的尺寸。

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结构,且连接板上设有连通连接部的注入口。

所述连接部内浇注混凝土。

所述连接机构为设置于柱本体上下面边缘的若干钢筋,钢筋的外露端设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形结构,可用于双板连接的超高层建筑中与墙面板的连接,安装方便快捷,柱间连接墙板后形成巨形格构柱形式的剪力墙结构,可有效提高抵抗水平荷载能力,减小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的水平侧移。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双板连接的超高层建筑的柱形结构,包括柱本体1,柱本体1的高度方向至少一侧设有双列钢板2,钢板2垂直于柱本体1的上下两个面4进行设置,钢板2上设有若干圆孔3,圆孔3可以采用多排设置,钢板2上的圆孔3处焊接有螺母(图中未画出),螺母位于双列钢板2相对的一侧。螺母的设置是为了采用双列钢板2连接时,能够方便的在钢板2的外侧将螺栓穿过钢板2上的圆孔进行固定连接。采用双列钢板2的连接方式,能够满足超高层建筑水平荷载的要求,可以设计成即使不在连接面浇注混凝土也可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速度。

其中,钢板2可以采用间断的多个自上而下进行设置,也可以采用一体式连续布设,附图中仅以一体式为例,为了方便多个柱本体1之间的连接,在柱本体1的上下两个面4上分别设有连接机构。

当然,上述连接方案也可以结合湿法施工,进一步加强超高层建筑的连接强度,为方便柱形结构与墙面板连接后在连接处浇注混凝土,还在上述柱本体1高度方向设有凹部5,凹部5位于双列钢板2的外侧且对称设置。

钢板2上同一个方向的双列钢板2可以作为一组进行设置,可以根据柱本体1与墙面板连接的数量进行多方向多组设置,附图1和图2中仅以双向对称设置为例加以说明。柱本体1与墙面板连接时,钢板2与墙面板上的钢板可以通过连接件用螺栓固定连接,也可以直接将柱本体1上钢板2的圆孔与墙面板侧端面的钢板上的圆孔对齐并用螺栓固定连接,采用该方式连接,需调整钢板2的间距,以保证钢板2上的圆孔可以与墙面板的钢板上圆孔能够对齐。

按照上述方式完成柱本体1与墙面板的连接后,可以直接在柱本体1和墙面板连接处的钢板外侧进行水泥砂浆抹平处理,由于采用双板连接,其强度已经满足超高层水平荷载等施工荷载要求,因此,不浇注混凝土也可行,采用该处理方式,省去了连接处混凝土的浇注,加快了施工的速度。当然,考虑到进一步加强连接强度,也可以在连接处进行混凝土的浇注,其可采用两种方式实现:方式一:直接在由柱本体1、墙面板以及采用一体式的双列钢板和连接件共同围合的区域内浇注混凝土;方式二:在由柱本体1、墙面板以及放置于柱本体1两侧凹部5上的封板共同围合的区域内浇注混凝土。以上方式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具有上述结构的柱本体1在超高层建筑中需要多个进行连接,考虑到柱形结构连接的需要,上述柱本体1上下面4上设置的连接机构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式来实现: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该连接机构为位于柱本体1上下面4的四周边缘且嵌入到柱本体1内的若干螺母6,且上下面4上对称设置的螺母6之间通过圆钢焊接连接或通过圆钢螺纹连接(图中未画出),以增加螺母6的抗拉效果。具有该连接机构的柱本体1之间可以通过螺杆将上下两个柱本体1的连接面上的螺母进行固定连接。

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附图以双向对称设置钢板2为例,其中,连接机构包括分别与柱本体1的上下面4连接的连接部9,连接部9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上设有若干圆孔,连接部9的尺寸小于连接板7的尺寸。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机构为钢结构材质,采用该连接机构的柱本体1也可以按以下方案设置:

方案一:柱本体1采用混凝土结构,连接机构嵌入到柱本体1的上下面4内部,仅作为多个柱本体1之间的连接使用,可以大量的节省钢材的用量。相邻的两个柱本体1连接时,将彼此的连接板7拼接在一起,通过螺栓穿过连接板7上的圆孔将两个连接板7固定在一起。该连接方式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方案二:可以将连接部9当做柱本体1,且连接部9为中空结构,连接板7上设有连通连接部9的注入口8。连接部9的外部不进行混凝土的浇注,从连接板7上的注入口8向连接部9内浇注混凝土,来增强柱形结构的强度。当然,也可以在上述结构的连接部9外侧进行混凝土的浇注作业,进一步增强其强度。该方案可以边继续向上层施工边进行下层建筑的混凝土浇注,不影响整个施工周期的进度。

实施例3:如图5所示,连接机构为设置于柱本体1上下面4边缘的若干钢筋10,钢筋10的外露端设有外螺纹。具有上述连接机构的两个柱本体1连接时,可以使用含内螺纹的长套筒将两个相邻上下面4上的钢筋10进行固定连接,然后在两个柱本体1的连接处浇注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