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抗拔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211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板抗拔连接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连接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板抗拔连接件。



背景技术:

轻钢结构房屋是在北美式样木结构建造技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具有结构性能好,轻质高强,抗震性能佳,钢材可回收,比砌体、混凝土更节能环保,自重轻,基础造价低,现场工期短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商业、服务性建筑,如办公楼、别墅、仓库、体育场馆、娱乐、旅游建筑和低、多层住宅建筑等领域。目前,轻钢结构房屋中间楼层楼板的钢结构节点之间采用L形角铁作为抗拔件,角铁与楼板的钢结构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角铁受力效果比较差,在受到较大拔力时易发生形变,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受力效果比较好、不易产生形变的楼板抗拔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楼板抗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两个翼板组合体,所述两个翼板组合体以底板的垂面为对称面镜像对称设置于底板的两侧,所述两个翼板组合体、底板之间形成夹持口,所述翼板组合体包括顶板以及形状为直角三角的第一翼板、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位于底板的上方并且其一个直角边与底板的一侧垂直相接,所述第一翼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二翼板的一个直角边垂直相接,所述顶板位于第二翼板的上方并且其与第二翼板的另一侧直角边垂直相接,所述底板、顶板位于第二翼板的两侧,所述顶板、第一翼板、第二翼板上均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第二翼板的斜边朝向夹持口外侧。

所述底板、顶板呈矩形。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一个螺栓孔,所述第一翼板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孔,所述第二翼板上设置有三个螺栓孔。

所述第一翼板的一个直角边与底板的一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述第一翼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二翼板的一个直角边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述顶板与第二翼板的另一侧直角边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由一块底板、两块顶板、两块第一翼板、两块第二翼板共八块板材形成,它与楼板的钢结构节点之间形成了8个接触面,接触面积大,两个翼板组合体之间的加持口增强了其对钢结构的承载力,另外,相连接的板材之间均垂直设置并配合上板材之间特殊的排布方式,抗拔能力强,受力效果比较好、不易产生形变;

2、楼板抗拔连接件与楼板的钢结构节点之间通过螺栓紧固,紧固方式简便;

3、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外形美观、易于制作;

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中间楼层的楼板之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角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角钢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底板,2-翼板组合体,3-夹持口,4-顶板,5-第一翼板,6-第二翼板,7-螺栓孔,8、9- C型钢,10-U型钢,11-角钢,12-螺栓孔,13- U型钢,14、15-C型钢。

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一种楼板抗拔连接件,包括底板1、两个翼板组合体2,两个翼板组合体2以底板1的垂面为对称面镜像对称设置于底板1的两侧,两个翼板组合体2、底板1之间形成夹持口3,翼板组合体2包括顶板4以及形状为直角三角的第一翼板5、第二翼板6,第一翼板5位于底板1的上方并且其一个直角边与底板1的一侧垂直相接,第一翼板5的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二翼板6的一个直角边垂直相接,顶板4位于第二翼板6的上方并且其与第二翼板6的另一侧直角边垂直相接,底板1、顶板4位于第二翼板6的两侧,顶板4、第一翼板5、第二翼板6上均设置有螺栓孔7。

第二翼板6的斜边朝向夹持口3外侧。

底板1、顶板4呈矩形。

顶板4上设置有一个螺栓孔7,第一翼板5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孔7,第二翼板6上设置有三个螺栓孔7。

第一翼板5的一个直角边与底板1的一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第一翼板5的另一个直角边与第二翼板6的一个直角边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顶板4与第二翼板6的另一侧直角边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C型钢8、9以及U型钢10形成了楼板桁架,楼板抗拔连接件的顶板4与C型钢8的一个侧面贴合,第二翼板6与C型钢8的另一个侧面贴合,C型钢9、U型钢10扣合在一起并且其二者的一端插入到夹持口3中,顶板4、第二翼板6与C型钢8的两个侧面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一个第一翼板5与C型钢9、一个第一翼板5与U型钢10紧固在一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