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囱底部平台防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5192阅读:7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囱底部平台防腐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囱底部平台防腐结构,属于重防腐技术领域,用于火力发电厂、化工、造纸等行业烟囱底部平台防腐处理。



背景技术:

国内锅炉烟气现大多采用湿法脱硫工艺,烟气里夹带的水气部分冷凝后,冷凝水与烟气里灰尘的混合物散落至烟囱底部平台、烟道底部等部位长期累积,对底部的防腐构成长期的浸泡、渗透;加之,机组停机时检修人员进入烟道内及烟囱底部时对底部防腐的踩踏及工器具等对底部防腐层的进一步破坏,而导致底部防腐局部乃至整体失败而出现漏水的情况,因而需要一种对底部防腐层的可靠保护方式,以有效的解决对平台基本防腐层的保护问题,避免底部平台出现渗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护烟囱底部平台、烟道底部等部位的基本防腐层,以改善该部位防腐容易遭到破坏,进而出现酸水渗漏的现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烟囱底部平台防腐结构,所述平台外缘设有导流板及烟道轮廓线,平台上设有防腐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界面剂层、高强砂浆层、粘结剂层。

优选地,所述高强砂浆层的厚度为5cm。

上述防腐结构能完全覆盖底部防腐层,且有足够的强度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人员踩踏、带尖工器具的戳碰、夹带沙尘的湿烟气的摩擦及其他情形;且该层能保证与底部防腐层的可靠、无缝连接,其自身具有足够的防腐性能,完全能适应烟囱内的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适用范围广:烟囱底部积灰平台、导流坡、烟道底部等人员无需借助外力或工具、设备能到达的部位均可施工;

(2)耐温、耐腐蚀性好:能长时间适应烟囱内的高温、强腐蚀性环境,不开裂;

(3)防腐连续性好:该保护层能完全覆盖底部防腐层,实现与底部防腐层的可靠、无缝连接,隔绝防腐层与可能对其造成破坏的各种外力,且不对该层造成任何伤害;

(4)强度高:骨料强度高,级配呈平滑曲线、粘结剂粘结力良好,成品强度不低于C25混凝土,确保该保护层有足够的强度及硬度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外力;

(5)施工速度快:配制方便,工艺简便,机械搅拌均匀后即可摊铺施工,强度形成期短,且无需养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烟囱底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囱底部平台防腐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烟囱底部平台防腐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烟囱底部的平台如图1所示,平台1外缘设有导流板及烟道轮廓线2,平台1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防腐层3、界面剂层4、高强砂浆层5、粘结剂层6。

具体工艺如下:

1、施工条件:施工不得在阴雨天进行,防止水份接触到骨料及粘结剂等;冬季施工时温度不宜过低,低于10℃须暂停施工或考虑加热措施;原防腐层不得有破损;

2、防腐层表面处理:清扫待铺高强砂浆的防腐层3表面,至无杂物,且表面干燥;杂物及水份等均会影响到高强砂浆的强度,浇筑前须将其清理干净;

3、涂刷界面剂:防腐层3表面处理完成后,随即涂刷界面剂,形成界面剂层4,界面剂可采用J-302混凝土粘结增强剂,加强底部防腐层3与高强砂浆层5的粘结;

4、高强砂浆的搅拌:界面剂固化良好后,即可做高强砂浆层5。将大桶装的粘结剂倒入搅拌桶内,约占该桶体积的1/3-1/2,再慢速的加入骨料,添加的同时用1.5-3kw手持型搅拌机搅拌,粘结剂与骨料比例1∶5,至完全均匀,混合物稠度达到60-80mm,再在混合料中加入3%-5%的石英砂,继续搅拌至均匀,即可摊铺施工;

5、高强砂浆摊铺:将搅拌好的高强砂浆摊铺在待铺的防腐层3表面,用20cm宽的大抹子压实、刮平整,整体向排水口部位找坡坡度5%,高强砂浆层5的平均厚度为5cm;

6、面层施工:摊铺后表面再刷一层面层——粘结剂,形成的粘结剂层6能增强表面光洁度,利于排水、排污;

7、硬化时间:高强砂浆硬化、达到强度的时间一般为4-5小时,摊铺后6小时内高强砂浆层5不得接触到水份、不得承重,6小时以后检查其硬化良好后人员方可通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