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钢构件对接的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205阅读:1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钢构件对接的连接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钢构件对接的连接板。



背景技术:

钢结构作为绿色建筑的代表,其整体结构重量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和安全性能优越,全部构件均已实现工厂预制化,施工进度快、综合造价优势越趋明显。钢结构作为建筑主体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其施工主要由钢柱、钢梁、钢支撑等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通过钢构件之间焊接连接以及紧固件连接等实现施工现场即时装配与永久式固定。

基于钢结构的完全预制安装特点,工程施工现场的快速吊装就位成为钢结构施工速度的关键。钢结构预制构件主要分为钢柱、钢梁、钢支撑等,为加快钢结构预制构件的安装速度,节约垂直运输时间,在钢结构高空对接焊时,钢结构施工通常会在钢结构预制构件顶部设置马板连接结构和吊耳结构,以便吊装就位时快速搭接,完成临时固定,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施工产量。

目前施工中用于钢构件对接的连接结构为在钢梁的端头设置连接板结构实现临时安装固定,该连接板结构包括焊接在一钢构件头端上的防坠马板、焊接在另一钢构件上的连接耳板、以及用于将防坠马板和连接耳板固定在一起的连接钢板,该连接钢板与防坠马板、连接耳板之间的固定方式均是采用螺栓穿过圆孔定位连接,不能有效避免构件加工及就位安装中造成的精度偏差,并且钢构件在吊装就位后,不能进行二次校正钢构件的水平定位及标高,连接效率低、可调节性能差,影响钢构件就位后的校正施工效率;且需在钢构件上设置吊耳结构进行吊装作业,导致钢构件安装后需进行吊耳结构切割作业,且切割后的余高不利于桁架板结构施工,从而影响后续施工进度。因此,设计一种可兼顾吊装且方便校正调节位置度的连接板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钢结构对接的连接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钢构件对接的连接板结构所存在的可调节性差、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钢构件对接的连接板,包括用于焊接在一钢构件上的防坠马板、用于焊接在另一钢构件上的连接耳板以及连接钢板,所述连接耳板通过若干螺栓分别与所述防坠马板、连接耳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马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耳板上开设有若干长度方向沿横向或纵向延伸的第一长通孔,所述连接钢板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另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长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长通孔,所述第二长通孔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长通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将所述连接钢板的一端与所述防坠马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长通孔与第二长通孔,将所述连接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耳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通孔与第二长通孔均为腰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第一长通孔与若干第二长通孔均呈一排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均为与所述螺栓相互匹配的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板具有两块,所述连接耳板与防坠马板均夹置在所述的两块钢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防坠马板与钢构件焊接的一侧开设有便于相邻的两个钢构件焊接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位置对应于相邻的两个钢构件的对接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通孔的大小与所述第二长通孔的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防坠马板上还开设有供吊装的吊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耳板上开设长度方向沿横向或纵向延伸的第一长通孔,在连接钢板的一端开设有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长通孔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二长通孔;这样,在钢构件吊装就位后,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长通孔和第二长通孔,将连接钢板连接固定在防坠马板和连接耳板上时,能够在水平和竖向位移进行二次校正调整,有效避免各个构件在加工及就位安装过程中造成的精度偏差,其具有可调性强、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钢构件对接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便于钢构件对接的连接板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连接板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钢构件对接的连接板,该连接板包括用于焊接在一钢构件A上的防坠马板1、用于焊接在另一钢构件A 上的连接耳板2以及连接钢板3。其中,连接钢板3呈长方形,其通过若干螺栓(图中未示出)分别与防坠马板1、连接耳板2固定连接。在防坠马板1上开设有呈一排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连接孔11,连接耳板2上开设有若干长度方向沿横向或纵向延伸的第一长通孔21,连接钢板3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与第一连接孔1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31,其另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长通孔21相配合的呈一排间隔设置的第二长通孔32,第二长通孔3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长通孔2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长通孔21的长度延伸方向沿纵向设置,第二长通孔32的长度延伸方向沿横向设置。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31,将连接钢板3的一端与防坠马板1固定连接,螺栓穿过第一长通孔21与第二长通孔32,将连接钢板3的另一端与连接耳板2固定连接。上述的连接钢板3与连接耳板2、防坠马板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能够方便对连接钢板3拆卸之后进行重复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31均为与螺栓相互匹配的圆孔,使得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31之后,连接钢板3与防坠马板1之间不能产生相对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 31也可为腰形孔,使得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11与第二连接孔31之后,连接钢板3与防坠马板1之间能够产生少量位移,便于微调连接钢板3与防坠马板1 之间的固定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若干第一长通孔21与若干第二长通孔32均呈一排间隔分布,第一长通孔21与第二长通孔32均为大小相等的腰形孔。这样,在钢构件 A吊装就位后,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长通孔21和第二长通孔22,将连接钢板3 连接固定在防坠马板1和连接耳板2上时,能够在水平和竖向位移进行双向校正调整,提高连接效率和校正效率,有效避免各个构件在加工及就位安装过程中造成的精度偏差,其具有可调性强、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钢板3具有两块,连接耳板2与防坠马板1均夹置在两块钢板3之间后,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增强连接稳定性,确保钢构件A就位牢固。防坠马板1与钢构件A焊接的一侧开设有便于相邻的两个钢构件A焊接的缺口12,缺口12的位置对应于相邻的两个钢构件A的对接位置,有利于钢构件A的对接焊固定。

上述的防坠马板1上还开设有供吊装的吊孔13,通过吊孔13对钢构件A 进行吊装就位,而无需在钢构件A上焊接吊耳结构来吊装,加快了施工进行,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板具有如下优点:

(1)在防坠马板1上开设吊孔13对钢构件A进行吊装,减少在钢构件A 上设置吊耳,减少吊耳焊接工作和钢构件A就位后的吊耳切割、打磨工作,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提升了后期桁架板结构施工质量。

(2)在连接耳板2上开设纵向设置的第一长通孔21,在连接钢板3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长通孔32,在钢构件A就位后,能够进行水平和竖向偏移校正调整,提高钢构件A的对接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