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19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但人们通常将2层以上的建筑都笼统地概括为多层建筑。多层建筑的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至关重要,而与之相适应的基础选型成为影响结构安全和建筑经济的重要因素。通过大量工程实践,发现有些建筑在基础选型上与上部结构不相适应,与所处地基条件也不很协调,在发挥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空间协调作用上不能较紧密地配合,协同工作,以发挥更大的、更充分的作用。有的建筑物基础选型时不顾上部结构,建筑场地的地基条件也考虑不周,孤立地设计基础,建成使用后出现一些问题。

现有的多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受剪力影响较大,且多采用砖混结构,采用砖混结构需进行大量的现场施工,施工成本较高且施工进度缓慢,现急需一种低成本且便于施工的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保证建筑强度和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降低多层建筑的施工成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解决采用砖混结构需进行大量的现场施工,施工成本较高且施工进度缓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层建筑结构使用的预制板材,所述预制板材由钢筋捆扎成的矩形外框、设置在外框内的至少一条钢筋捆扎成的加强肋以及填充在加强肋与外框之间、加强肋与加强肋之间隙中的填充材料组成,填充完成后对矩形外框、加强肋以及填充材料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整体。板材为矩形,通过混凝土外框包边对外形进行限定,通过在外框内布设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的加强肋使板材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定,能满足做承重结构的需求,同时,通过增加加强肋的密度可有效提升预制板材的强度;填充材料可根据需求选择现有的板材或块材,无特殊需求,生产成本低;同时,采用整体浇筑使填充物与外框、加强肋形成整体,结构更为稳定;进一步的,该板材可在工厂直接生产,长宽均可定制,可在工厂中生产好后直接整块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所述预制板材中的加强肋均平行于矩形外框的长边或短边,且所述加强肋将矩形外框的内部空间等分成至少两个小矩形。采用上述结构的预制板材结构最为合理,方便工业生产,以最少的消耗增强板材强度,同时形成的小矩形也便于填充。

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墙板,墙板为拼接成墙面的组件,所述墙板由至少一块预制板材构成,所述墙面由至少2块墙板长边与长边相接竖直堆砌而成,且作为横墙时,预制板材的外框长边的长度与墙板所在墙面的长度相同。墙板一般采用与所在墙面长度相同的预制板材构成,当墙面长度过长不利于生产时,也可采用多块预制板材拼接而成,方便在工厂对墙板进行加工,所述墙面由至少2块墙板长边与长边相接竖直堆砌而成,同时,由于横墙上预制板材的外框的长度与墙板所在墙面的长度相同,水平方向上只有一块预制板材,结构稳定,由于多层建筑在水平方向上多受剪力,采用这种结构有助于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所述墙面中与楼板连接的预制板材为连接墙板,在连接墙板上有突出墙板表面的牛腿。所述牛腿为在墙板与楼板的连接处设置一个由墙板向楼板方向突出的结构,便于楼板的安装,对楼板起支撑作用。而带有牛腿的墙板则称为连接墙板,牛腿一般位于连接墙板的水平中心线上。

所述墙面中与楼板连接的预制板材为连接墙板,在连接墙板上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在墙板与楼板的连接处设置一个由墙板向墙面内部方向凹陷的结构,与楼板上的响应结构匹配,便于楼板的安装,对楼板起支撑作用。

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楼板,所述楼板由至少一块连接楼板水平铺设构成,连接楼板为预制有与所述牛腿匹配的卡槽或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的预制板材。由于楼板需要承重,因此楼板需要通过强度检测的加强肋较密的预制板材制作。在预制材料上设置有与所述牛腿匹配的卡槽或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便于与墙面的连接。

所述连接楼板均与墙面有至少一个连接面,所述连接楼板在完成与墙面的连接后,通过对连接楼板之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形成楼板整体。每块连接楼板都与墙面连接,楼板结构稳定,同时,楼板仅由连接楼板水平拼接而成,仅需在连接楼板间的缝隙进行灌浆处理即可形成整体楼板。

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包括墙面与楼板,所述墙面为至少一块墙板在竖直方向上堆砌形成,墙板与墙板之间采取在墙板内部沿竖直方向插入短筋进行固定形成墙面;所述楼板由至少一块与墙面连接的连接楼板组成,连接楼板与墙面连接完成后,灌浆填缝为整体形成楼板;所述墙面和楼板通过连接墙板和连接楼板连接,所述连接墙板与连接楼板之间的连接通过牛腿与卡槽的匹配或凹槽与凸起匹配完成,所述牛腿与卡槽、凹槽与凸起匹配完成后还通过在卡槽与牛腿之间以及在凹槽与凸起之间插入钢筋进行固定,完成后对所有孔缝进行灌浆浇筑形成建筑整体。一般建筑都由墙面与楼板构成,在建筑物竖直方向起分隔、围护和承重等作用的结构称之为墙面,墙面还有隔热、保温、隔声等功能;而在水平方向上对建筑物进行分隔的一般称之为楼板,而墙面和楼板进行围合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建筑;本方案的墙面由所述墙板在竖直方向上堆砌形成,相邻两块墙板之间插入短筋进行固定,所述端筋为切断的钢筋,仅用于两块板之间的位置固定,不像传统钢筋一样贯穿整个板体,同时所述墙板的长度应该和墙板所在的墙面长度相同,采用这种设计可使墙面抗剪力性能更优秀,而多层建筑受力都是以剪力为主;而楼板则由连接楼板拼接而成,连接楼板可批量生产为适合车辆运输的大小,从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根据现场楼板大小的需求进行拼接,由于楼板需要承重,所以连接楼板间与墙面固定后灌浆填缝浇注为整体;而楼板与墙面之间的连接则依靠所述牛腿与卡槽的配合,由于牛腿与卡槽采用的是简单的搭接方法进行连接,即连接楼板直接搭在牛腿上,因此施工较为便捷,有助于控制成本和缩短工期,在牛腿与卡槽配合好后,通过插入钢筋的方法进行进一步固定,最后对所有孔缝进行灌浆浇筑形成建筑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需要参照国家标准对砌体结构的要求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可按照标准化的设计文件而非单独的设计文件进行建造,标准化的设计文件应当明确建筑物的适用条件,例如多层建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建筑结构使用的预制板材,结构稳定,加工难度低,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2、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采用模块化结构,施工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结构稳定,水平方向抗剪力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板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墙面铺设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楼板铺设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墙面与楼板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墙板,3-连接墙板,301-牛腿,4-连接楼板,401-卡槽,5-预制板材,501- 外框,502-加强肋,503-填充材料,6-通孔,7-钢筋,8-短筋,9-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建筑结构使用的预制板材,该预制板材5 为3m*2.4m*0.24m的矩形板材,由钢筋捆扎的矩形的外框501定型,2.4m宽的构件便于装车运输,在外框内设置有2条平行于矩形长边的加强肋502以及两条平行于矩形短边的加强肋502,加强肋502夜游钢筋捆扎而成,所述4条加强肋502将外框501内的矩形空间等分为9块小矩形,使用空心砖或隔音材料对这些小矩形进行填充,最后对整块板材进行灌浆填缝浇筑为3m*2.4m*0.24m厚 240mm的整体。

实施例2

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墙板,该墙板 1采用如实施例1所述预制板材5制成,区别在于,该墙板1采用的预制板材5 为5m*2.4m*0.24m的矩形板材,且平行于矩形短边的加强肋502数量为4条,形成的小矩形共15个;同时以5m*0.24m的面作为顶面和底面,以5m*2.4m的面作为正面和背面,其中,面对建筑内部的为正面,在顶面和底面之间开有用于穿插短筋8的一排插孔9,插孔9沿墙面的走向排布,每间隔1m设置一个插孔9,插孔9深30cm。

实施例3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墙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墙板1为用于墙面与楼板连接的连接墙板3,连接墙板3与墙板1的区别在于,在墙板1的正面设置有一排牛腿301,牛腿301为浇筑出的90cm*40cm*40cm的矩形混凝土柱,沿墙板1正面水平中心线排布,90cm长的棱均平行于墙板1底面,且其中一个90cm*40cm的面与墙板1正面重叠,相邻两个牛腿301之间的间隙为30cm,牛腿301上还开有竖直方向上用于穿插钢筋7的通孔6。

实施例4

如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墙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墙板1为用于墙面与楼板连接的连接墙板3,连接墙板3与墙板1的区别在于,在墙板1的正面设置有一排凹槽302,凹槽302为向墙面内部凹陷的5m*40cm*12cm的矩形混凝土柱,沿墙板1正面水平中心线排布,5m长的边均平行于墙板1底面,且其中一个40cm*12cm的面与墙板1正面重叠。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楼板,该楼板由连接楼板4构成,连接楼板4采用如实施例1所述预制板材5制成,区别在于,连接楼板4块采用的预制板材5为2.4m*2.4m*0.4m的矩形板材,且平行于矩形每条的加强肋502数量均为3条,形成的小矩形共16个,以2.4m*2.4m的面作为顶面和底面,其他面为侧面,侧面开有与实施例3所述小牛腿301相匹配的一排卡槽401,卡槽401的位于底面与侧面相交的棱上,卡槽401分布为在棱的中部设置一个完整的卡槽401,在棱的两端分别设置半长的卡槽401,当两块连接楼板拼接时,相邻的两个半长的卡槽401形成一个完整的卡槽401,卡槽401 为矩形柱,规格为90cm*40cm*24cm,沿棱的方向长90cm,竖直方向的深度为 24cm,且卡槽401与连接楼板4之间开有与小牛腿301匹配的通孔6。

实施例6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板材的多层建筑楼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述连接楼板4侧面开有与实施例4所述凹槽 302相匹配的一排凸起402,凸起402为5m*40cm*12cm的矩形水泥柱,竖直方向的深度为12cm,且凸起402开有与凹槽302匹配的通孔6。

实施例7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本实施例为建筑结构中墙板1与墙板1连接形成墙面的结构,所述墙板1为实施例3、实施例4所述的墙板1与连接墙板3,所述墙面由2块墙板1及1块连接墙板3 构成,墙板1与连接墙板3沿竖直方向堆砌而成,顺序为墙板1-短筋8-连接墙板3-短筋7-墙板1,墙板1的插孔9插入短筋8,短筋8插入连接墙板3的插孔中,沿竖直方向固定墙板1与连接墙板3,在堆砌完成后,进行灌浆填缝形成一整块墙面。

实施例8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本实施例为建筑结构中连接楼板4组合为楼板的结构,所述连接楼板4为实施例5、实施例6所述的连接楼板4,所述楼板由6块连接楼板4构成,按2*3排布,连接楼板4分别通过卡槽401或凸起402与墙面连接后插入钢筋7进行固定,最后进行灌浆填缝形成一整块楼板。

实施例9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本实施例为建筑结构中楼板与墙面连接的结构,楼板与墙面的连接主要依靠实施例 3、实施例5所述的连接墙板3与连接楼板4的连接,所述连接墙板3与连接楼板4之间的连接通过牛腿301与卡槽401的匹配完成,连接楼板4通过卡槽401 搭在牛腿301上完成与连接楼板3的连接,同时,连接楼板4上与牛腿302上相匹配的通孔6完成匹配,在这些通孔6中打入钢筋7进行固定,完成后对所有孔缝进行灌浆浇筑形成墙面与楼板的连接,由于采用的连接方法简单,根据测算约可减少50%的施工成本。

实施例10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本实施例为建筑结构中楼板与墙面连接的结构,楼板与墙面的连接主要依靠实施例 4、实施例6所述的连接墙板3与连接楼板4的连接,所述连接墙板3与连接楼板4之间的连接通过凹槽302与凸起402的匹配完成,连接楼板4通过将凸起 402插入凹槽302上完成与连接楼板3的连接,同时,连凸起402上与过凹槽 302上相匹配的通孔6完成匹配,在这些通孔6中打入钢筋7进行固定,完成后对所有孔缝进行灌浆浇筑形成墙面与楼板的连接,由于采用的连接方法简单,根据测算约可减少50%的施工成本。

实施例1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预制材料的多层建筑结构,由横墙、纵墙、以及楼板构成,所述横墙采用实施例7所述的墙面结构,所述纵墙被横墙隔断,每段强均采用实施例7所述的墙面结构,横墙与纵墙间采用现有的螺栓连接,分段墙体通过螺栓或通长的预应力钢筋进行连接;楼板采用实施例8的方案修筑而成;墙面与楼板的连接部分采用实施例9、实施例10所述的连接方案,当楼板中的连接楼板4与墙面至少有2个接触面时,采用实施例9所述的连接方案,当楼板中的连接楼板4与墙面只有1个接触面时,采用实施例10所述的连接方案。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