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4083阅读:1212来源:国知局
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清水混凝土施工中,通常使用钢框和木模体系,这需要先将钢框和木模相互贴合、并固定在一起,然后将已经连接在一起的钢框和木模运送到施工地,在使用此钢框和木模体系时,将木模那一侧与混凝土接触,钢框能够起到定型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模板体系通常是在木工棚中进行下料配模,具体做法是:将钢框平放,把木模平放在钢框上,由于钢框的底部固定有角钢,所以需要从钢框的底部用螺丝螺合到角钢和木模中,且螺丝不能冒出木模的表面。在操作时,如果将钢框平放在地面上,则工人无法从钢框的底部进行操作施工,工人操作不方便。此外,这样的钢框体积大、数量多,木工棚的空间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将钢框平放在地面上,则工人无法从钢框的底部进行操作施工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平台,包括:

支撑架体,顶部和底部均形成有操作空间;

间隔铺设于所述支撑架体上的置物架,所述置物架内形成有上下贯通、供于底部的操作空间进行施工作业的操作空隙;以及

铺设于相邻两个置物架之间、供形成操作平台的脚手板。

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通过将置物架间隔铺设于所述支撑架体上,所述置物架内形成有上下贯通、供于底部的操作空间进行施工作业的操作空隙,这样在后续利用操作平台施工时,在支撑架体的顶部的操作空间内将待施工的结构放置在置物架上,在底部的操作空间内利用置物架之间的操作空隙对待施工的结构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上下同时加工待施工的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能够解决在将待施工的结构平放在地面上,工人无法从待施工的结构的底部进行操作施工的问题,且施工的空间大,安装简单,操作便利。

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铺设于所述置物架上、且与所述操作空隙相对应的待施工钢框模板,通过所述操作空隙对所述待施工钢框模板的底部进行施工作业。

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体包括:

间隔立设的立杆;

横向间隔拉结固定于所述立杆上部的横杆;

扫地杆,横向连接固定于多个所述立杆的根部;以及

斜撑,斜向拉结固定于多个所述立杆。

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体的侧立面设有护栏。

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栏包括:

护栏竖杆,间隔立设于所述支撑架体的侧立面;以及

护栏横杆,横向拉结固定于多个所述护栏竖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架体1、置物架2和脚手板3,其中支撑架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形成有操作空间10,置物架2间隔铺设于支撑架体1上,置物架2内形成有上下贯通、供于底部的操作空间10进行施工作业的操作空隙,脚手板3铺设于相邻两个置物架2之间、供形成操作平台。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通过将置物架间隔铺设于支撑架体上,置物架内形成有上下贯通、供于底部的操作空间进行施工作业的操作空隙,这样在后续利用操作平台施工时,在支撑架体的顶部的操作空间内将待施工的结构放置在置物架上,在底部的操作空间内利用置物架之间的操作空隙对待施工的结构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上下同时加工待施工的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能够解决在将待施工的结构平放在地面上,工人无法从待施工的结构的底部进行操作施工的问题,且施工的空间大,安装简单,操作便利。

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侧视图。参阅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俯视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支撑架体包括:立杆11、扫地杆12、斜撑13以及横杆14,其中多个立杆11间隔立设于地面上,横杆14横向间隔拉结固定于立杆11的上部。在本实施例中,立杆11根据一矩形排列设置,为后续的置物架2、扫地杆12以及斜撑13提供搭接的基础。

置物架2间隔铺设于多个立杆11的顶部的横杆14上,置物架2内形成有上下贯通的操作空隙,操作空隙用于工人在支撑架体1的底部的操作空间内进行施工作业。在本实施例中,置物架2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横杆。

脚手板3铺设于相邻两个置物架2之间,脚手板3形成操作平台,可以供工人行走,以对待施工的结构进行操作。这样支撑架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形成有操作空间10,由此工人既可以在顶部的操作空间10进行施工操作,也可以在底部的操作空间10进行施工操作,或者同时在顶部和底部的操作空间10内进行施工作业,操作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待施工钢框模板3铺设于置物架2上、且与操作空隙相对应,从而待施工钢框模板5的底部腾空,工人能够在底部的操作空间10内利用操作空隙对施工钢框模板3的底部进行施工。在本实施例中,脚手板3和待施工钢框模板5间隔设置,脚手板3设于相邻两个待施工钢框模板5之间,以方便操作。

具体地,在顶部的操作空间10内将木模平放并贴合在待施工钢框模板5上,在底部的操作空间10内从操作空隙中找到位于待施工钢框模板5的底部的角钢,将螺丝从角钢上的通孔中拧进待施工钢框模板5和木模中,且螺丝不冒出木模的表面,以保证木模表面的平整。

为了防止立杆11的根部立设在地面上发生倾斜等问题,将扫地杆12横向连接固定于多个立杆11的根部,对立杆11的根部进行加固,从立杆11的根部增强了支撑架体1整体的稳定性。斜撑13斜向拉结固定于多个立杆11,从而加固了支撑架体1,防止支撑架体1在施工时产生晃动等不稳定的问题。

支撑架体1的侧立面设有护栏4,护栏4包括:护栏竖杆40和护栏横杆41,其中护栏竖杆40间隔立设于支撑架体1的侧立面,护栏横杆41横向拉结固定于多个护栏竖杆40。护栏4防止工人坠落摔伤,保证了施工安全,适用于大量高大的钢框模板的加工作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作说明:

准备好待施工钢框模板和木模,将待施工钢框模板平放在置物架上,且移动待施工钢框模板,使得待施工钢框模板与操作空隙相对应,将待施工钢框模板和脚手板间隔设置,从而工人可以在一块脚手板上对邻近的待施工钢框模板进行操作。把木模平放在钢框模板上,由于钢框模板的底部固定有用于连接固定的角钢,在底部操作空间内,用螺丝从钢框模板的底部的角钢的通孔中螺合到角钢和木模中,将钢框模板和木模固定在一起,且保证螺丝不能冒出木模的表面,以保证木模有平整的表面,这样固定在一起的待施工钢框模板和木模能够作为后续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在钢框模板和木模固定在一起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通过将置物架间隔铺设于支撑架体上,置物架内形成有上下贯通、供于底部的操作空间进行施工作业的操作空隙,这样在后续利用操作平台施工时,在支撑架体的顶部的操作空间内将待施工的结构放置在置物架上,在底部的操作空间内利用置物架之间的操作空隙对待施工的结构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上下同时加工待施工的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能够解决在将待施工的结构平放在地面上,工人无法从待施工的结构的底部进行操作施工的问题,且施工的空间大,安装简单,操作便利。

具体地,在将钢框模板和木模固定在一起时,由于待施工钢框模板的底部固定有用于连接固定的角钢,需要从待施工钢框模板的底部用螺丝螺合到角钢和木模中,且螺丝不能冒出木模的表面。工人可以在底部操作空间内将螺丝从待施工钢框模板的底部的角钢的通孔拧进木模中,方便工人的操作,且木模的表面没有螺丝冒出,能够保证木模有平整的表面,以供作为后续浇筑混凝土的模板。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能够解决在将待施工钢框模板平放在地面上,工人无法从待施工钢框模板的底部进行操作施工的问题,且施工的空间大,安装简单,操作便利。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