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框幕墙改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462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框幕墙改造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隐框幕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隐框幕墙改造系统。



背景技术:

上海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座玻璃幕墙建筑联谊大厦至今已有30余年,而对玻璃幕墙的节能要求是在2003年执行的《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中才提出的。也即在此规范执行前的二十余年中建造建筑所采用的玻璃幕墙均为非节能产品,至今早已不能满足建筑节能要求。且玻璃幕墙面积大,对建筑能耗及室内舒适品质影响均较大,在追求高效、舒适、节能运行的当下,既有玻璃幕墙的节能改造亟需进行。

另一方面许多早期建设的全隐框玻璃幕墙经二十几年的使用已存在不确定性安全隐患,包括结构胶粘结受力强度、老化程度等都需再次检查检测,确认功能承受能力方可放心使用。近年来由于所用结构胶失效致使玻璃坠落、玻璃幕墙固定装置失效等原因,已导致发生多起高空骤降“玻璃雨”事件,造成损物、伤人损失,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特别是早期单纯追求立面美观效果建造了大量全隐框玻璃幕墙,由于其全隐框的结构构造特点,玻璃特别容易脱落。上海市2012年发布的《上海市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已全面禁止全隐框玻璃幕墙的使用,因此需要关注原有隐框玻璃幕墙构造连接方式,确保满足现有规范规定,改造确保其安全性。

同时幕墙改造兼顾业主利益,保证改造中不影响建筑主要功能的正常使用也是需要对改造措施与方法进行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对玻璃幕墙的节能改造关注较少,既有建筑改造中的玻璃幕墙多为拆除重建,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原有建筑的正常使用。对玻璃幕墙的研究多集中在新建幕墙结构构造处理、特殊幕墙结构体系的开发上,对幕墙节能构造改善、不影响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改造措施及兼顾结构安全的节能改造方法的研究尚为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隐框幕墙改造系统,本发明的幕墙改造系统填白现有技术的空白,真正实现不拆原有装饰幕墙的翻新改造,使其满足现有规范规定,在安全、节能上达到现有使用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结构方案:一种隐框幕墙改造系统,其包括:通过附框结构安装于原隐框幕墙的外侧的夹胶玻璃,所述附框结构通过第一拉结件连接于原隐框幕墙的框架结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框结构与原隐框幕墙之间采用第一橡胶条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框结构的面向原隐框幕墙的一侧上设有嵌槽,所述第一橡胶条的第一侧嵌设于所述嵌槽中,所述第一橡胶条的第二侧贴合于原隐框幕墙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胶玻璃采用结构胶粘结于所述附框结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框结构包括第一附框和第二附框,所述第一附框和所述第二附框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附框和所述第二附框各自连接于一夹胶玻璃,且连接于所述第一附框上的夹胶玻璃与连接于所述第二附框上的夹胶玻璃之间形成玻璃拼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拼缝采用耐候密封胶填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隐框幕墙改造系统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覆盖于所述玻璃拼缝的外侧,且所述压板通过第二拉结件连接于所述附框结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的外侧设有装饰盖板,所述装饰盖板遮盖于所述第二拉结件的端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与所述夹胶玻璃之间采用第二橡胶条隔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力结构是利用原隐框幕墙结构体系为主受力结构体系,通过在原隐框幕墙外加附框结构,改造成安全可靠的隐框玻璃幕墙。在改造过程中,为有效杜绝安全隐患,可通过设置压板,将全隐框玻璃改造成竖隐横明半隐框玻璃幕墙、竖明横隐半隐框玻璃幕墙二种模式之一的半隐框玻璃幕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目前全隐框玻璃幕墙的横剖构造节点视图。

图2为目前全隐框玻璃幕墙的纵剖构造节点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隐框幕墙改造系统的竖隐框幕墙横剖构造节点视图。

图4为图3中的附框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隐框幕墙改造系统的单一板块的夹胶玻璃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夹胶玻璃的顶面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夹胶玻璃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隐框幕墙改造系统的竖明框幕墙横剖构造节点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隐框幕墙改造系统的横隐框幕墙横剖构造节点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隐框幕墙改造系统的横明框幕墙横剖构造节点视图。

图中,1-副框,2-玻璃,3-密封胶,4-耐候密封胶,5-第一螺栓,6-定距压板,7-第二螺栓,8-立框,9-横梁,10-角码,11-托板,12-隔离橡胶条,13-第三螺栓,14-锚钉,15-夹胶玻璃,16-附框结构,161-第一附框,162-第二附框,163-第三橡胶条,17-第一拉结件,18-第一橡胶条,181-嵌槽,19-结构胶,20-耐候密封胶,21-压板,22-第二拉结件,23-装饰盖板,24-第二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首先,参阅图1和图2所示,显示了一种目前全隐框玻璃幕墙的构造,其主要为:幕墙正立面无幕墙结构体系的框、架外露。常规全隐框框架构造型式是立框8通过第二螺栓7经过铝合金角码10与横梁9相固定连接成受力体框架。横梁9和角码10之间通过第三螺栓13相连接,固定成横梁组件单元。框架横梁9处玻璃下端的副框1外设有通过铆钉14连接的承重玻璃托板11。为确保玻璃副框1在受力情况下避免出现噪音的情况,在副框1的内侧与横梁9之间设置隔离橡胶条12,玻璃2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3与铝合金副框1粘结,在无尘、保湿、衡温车间固化成玻璃板块单元,通过第一螺栓5固定定距压板6,锁紧玻璃副框1,从而达到防止玻璃在风压等外力情况下形成脱落,使外力能有效通过玻璃传递到幕墙主框架上,形成整个受力传递过程。幕墙的重力荷载是靠横框前玻璃下端带托板11的副框1来支撑,玻璃2与玻璃2之间缝隙控制在15mm以上,采用耐候密封胶4填充,形成防水防渗漏体系;缝隙大小又能满足在热膨胀下的位移性能,确保无硬性碰撞发生,而从确保玻璃的使用安全性能。

然而,上述这种陈旧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在玻璃使用上未采用有节能功能的low-e玻璃,能耗特别厉害,与现行国家提倡绿色环保不相符;另外旧建筑二层以上全隐框玻璃的外层玻璃,多数选用单片玻璃,在受时效老化及自爆情况下,及易引成玻璃雨现象。老旧的全隐框玻璃幕墙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改造全隐框玻璃也就成了前瞻的研究方向。

针对上述全隐框玻璃幕墙存在或隐含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隐框幕墙改造系统,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隐框幕墙改造系统主要包括:附框结构16和夹胶玻璃15两部分。其中,夹胶玻璃15通过附框结构16安装于原隐框幕墙的玻璃2外侧,附框结构16进一步通过第一拉结件17连接于原隐框幕墙的框架结构上。

具体地,夹胶玻璃15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或抽真空)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常用的夹胶玻璃的中间膜有:pvb、sgp、eva、pu等。

夹胶玻璃15的结构决定了其具有的优点:夹胶玻璃即使碎裂,碎片也会被粘在薄膜上,破碎的玻璃表面仍保持整洁光滑,这就有效防止了碎片扎伤和穿透坠落事件的发生,确保了人身安全。因此,在原隐框幕墙的玻璃2外侧设置一层夹胶玻璃15,如同在原隐框幕墙的玻璃2外侧设置了一层保护罩,一方面,可避免玻璃2在受时效老化及自爆情况下,引成玻璃雨现象而引发砸伤、砸损事故,另一方面,夹胶玻璃15自身老化、受损后,即便碎裂也不会引发碎片扎伤和穿透坠落事件的发生,尤其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具有相当显著的安全优势。

本实施例中的夹胶玻璃15的选用:针对节能指标要求,玻璃膜系选取离线可钢化low-e膜系,玻璃种类选取钢化夹胶玻璃。夹胶玻璃15可采用结构胶19粘结于附框结构16上,并应确保两者之间粘结牢固,不会轻易脱落,结构胶19可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本实施例中的附框结构16选用铝合金附框。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拉结件17可采用螺栓,其第一端固定连接于附框结构16,其第二端穿过原隐框幕墙的玻璃2的缝隙而固定连接于原隐框幕墙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如原隐框幕墙的立柱8或横梁9。第一拉结件17的第二端也可与原隐框幕墙中的用于连接其副框1和立柱8的第一螺栓5连接固定,可采用焊接或螺母连接的方式来连接固定第一拉结件17和第一螺栓5。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隐框幕墙改造系统的受力结构是利用原全隐框幕墙结构体系为主受力结构体系,通过在原隐框幕墙外加设附框结构和夹胶玻璃,改造成安全可靠的隐框玻璃幕墙结构。充分利用原有受力结构资源,节约改造成本造价,并不对原有建筑正在使用前提下而停产停工进行改造翻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框结构16进一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附框161和第二附框162构成,其中,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为插接式连接、扣接式连接或其他便于拆装的连接方式。第一附框161和第二附框162各自连接于一夹胶玻璃15,且连接于第一附框161上的夹胶玻璃15与连接于第二附框162上的夹胶玻璃15之间形成玻璃拼缝。通过第一附框161和第二附框162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夹胶玻璃15的拆装和更换,当某块或某些夹胶玻璃损坏后,无需正面玻璃幕墙全部更换,只需更换、修补受损的夹胶玻璃即可,节约成本也提高修补效率。进一步的,在拼装完成的相邻夹胶玻璃的玻璃拼缝中可采用耐候密封胶20填充,达到防水防渗漏功能。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附框结构的第一附框161与第二附框162的可拆卸连接为相互扣接,第一附框161的中部通过第一拉结件17连接于原隐框幕墙的框架结构(立柱8或横梁9),第一附框16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横置的u型体,两u型体开口相对,如图4所示,且右侧的u型体的开口略大于其左侧的u型体的开口,第二附框162亦呈一横置的u型体,第二附框162的开口与第一附框161的左侧的u型体的开口相对并相互扣接,并且在两者的扣接处采用第三橡胶条163进行隔离措施,第三橡胶条163可固定在第二附框162上,并随第二附框162扣接于第一附框161上而进入第一附框161内,对第一附框161与第二附框162起到隔离作用,在第一附框161与第二附框162的受力情况下,可达到防噪音目的。第一拉结件17采用螺栓,螺栓穿设于第一附框161的中部,用于将第一附框161连接于原隐框幕墙的框架结构上,其中,第一拉结件17与第一附框161可拆卸连接,可通过在第一附框161的中部开设螺栓孔来安装第一拉结件17。采用结构胶19分别在第一附框161的右侧的u型体的外侧以及第二附框的外侧粘贴一夹胶玻璃15,利用第一附框161与第二附框162的扣接,实现第一附框161上的夹胶玻璃15与第二附框162上的夹胶玻璃15的拼接,两块夹胶玻璃15拼接处形成玻璃拼缝,而后,采用耐候密封胶20填充该玻璃拼缝,完成夹胶玻璃的安装。

进一步地,在附框结构16与原隐框幕墙的玻璃2之间可采用第一橡胶条18进行隔离措施,可有效防止改造系统与原隐框幕墙的玻璃2之间的硬性接触,保护玻璃2,也可防止附框结构16在受力情况下出现噪音。其中,附框结构16的面向原隐框幕墙的玻璃2的一侧上设有嵌槽181,嵌槽181的形状呈榫槽状,第一橡胶条18的第一侧形成有一凸榫,该凸榫嵌设于榫槽状的嵌槽181中,通过凸榫与嵌槽的配合,将第一橡胶条18安装于附框结构16上,第一橡胶条18的第二侧贴合于原隐框幕墙的玻璃2表面。嵌槽181设置在附框结构16的第一附框161,且每个第一附框161上设有两个嵌槽181,两个嵌槽181分别设置在第一附框161的两个u型体上,且两个嵌槽181相对于第一附框161的中部相对称地设置,两个嵌槽181中均设有第一橡胶条18。

再结合图5~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夹胶玻璃的拼装结构,图中所示为单一板块的夹胶玻璃,该夹胶玻璃15呈矩形,具有相邻的两条第一侧边和相邻的两条第二侧边,其中一组相邻侧边上分别设置有附框结构的第一附框161,在另一组相邻侧边上则分别设置有附框结构的第二附框162,并且,使得第一附框161和第二附框162的设置两两相对,以确保其第一附框161(或者第二附框162)可与其他板块的夹胶玻璃的第二附框162(或者第一附框162)装配,以实现不同板块的夹胶玻璃之间的拼装。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隐框幕墙改造系统还包括压板21,该压板21覆盖于夹胶玻璃15的玻璃拼缝的外侧,压板21通过第二拉结件22连接于附框结构16上,第二拉结件2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压板21,第二拉结件22的第二端穿过夹胶玻璃15的玻璃拼缝并固定连接于附框结构16的第一附框161上,也可将第二拉结件2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附框结构16的第一拉结件17上,可采用焊接或螺母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二拉结件22和第一拉结件17。进一步地,在压板21的外侧设有装饰盖板23,该装饰盖板23遮盖于第二拉结件22的第一端的端部,起到美观效果,在压板21与夹胶玻璃15之间采用第二橡胶条隔离,达到防噪音目的。

通过设置压板21将全隐框玻璃幕墙改造成半隐框玻璃幕墙,虽然在外观上增加了框、架,但是,可大大提升隐框玻璃幕墙的安全性,有效杜绝安全隐患,在改造中,可将全隐框玻璃幕墙改造成竖隐横明半隐框玻璃幕墙、竖明横隐半隐框玻璃幕墙两种模式之一的半隐框玻璃幕墙。下面结合全隐框玻璃幕墙及这两种模式的半隐框玻璃幕墙,结合附图3~10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竖隐横明式

如图3所示,竖隐构造改造是在原隐框玻璃2外侧加装安全low-e钢化夹胶玻璃15,通过玻璃左附框(第一附框)与另外板块的右附框(第二附框)进行插接式连接,左、右附框之间形成关联缝隙,两块夹胶玻璃15之间的缝隙采用耐候密封胶20填充,达到防水防渗漏功能。玻璃左附框(第一附框)与原隐框玻璃2表面采用第一橡胶条18隔离,有效防止改造系统与原玻璃2硬性接触。铝合金左、右附框扣接处采用第三橡胶条163进行隔离措施,达到防噪音目的,带有附框的夹胶玻璃板块通过第一拉结件17(如螺栓)与原隐框幕墙的立柱8进行机制固定连接,形成外力能有效传递到主框架立柱上。

如图10所示,横明构造改造是在原隐框玻璃2外侧加装安全low-e钢化夹胶玻璃15,通过玻璃上附框(第一附框)与另外板块的下附框(第二附框)进行插接式连接,上、下附框之间选用硬质橡胶条隔离,能防止玻璃在地震作用下的板块跳动,上、下附框之间形成关联缝隙,两块夹胶玻璃15之间的缝隙采用耐候密封胶填充,达到防水防渗漏功能。玻璃附框与原隐框玻璃表面采用第一橡胶条18隔离,有效防止改造系统与原玻璃2硬性接触。铝合金上、下附框扣接处采用第三橡胶163条进行隔离措施,达到防噪音目的,带有附框的玻璃板块通过第一拉结件17与原隐框幕墙的横梁9进行机械固定连接,夹胶玻璃15外侧采用压板21通过第二拉结件22(可选用螺栓)与夹胶玻璃上附框进行机械连接固定,能防止玻璃因结构胶19失效而对安全造成隐患,压板21外侧选用铝合金装饰盖板23遮盖第二拉结件22的端部,形成装饰明框。整体构造是让外力能有效传递到主框架横梁上。

实施例2:竖明横隐式

如图8所示,竖明构造改造是在原隐框玻璃2外侧加装安全low-e钢化夹胶玻璃15,通过玻璃左附框(第一附框)与另外板块的右附框(第二附框)进行插接式连接,附框之间形成关联缝隙,两块夹胶玻璃15之间的缝隙采用耐候密封胶填充,达到防水防渗漏功能。玻璃附框与原隐框玻璃2表面采用第一橡胶条18隔离,有效防止改造系统与原玻璃2硬性接触。铝合金左、右附框扣接处采用第三橡胶条163进行隔离措施,达到防噪音目的,带有附框的玻璃板块通过第一拉结件18与原隐框幕墙的立柱8进行机制固定连接,夹胶玻璃15外侧采用压板21通过第二拉结件22与玻璃上附框进行机械连接固定,能防止夹胶玻璃因结构胶19失效而对安全造成隐患,压板21外侧选用铝合金装饰盖板23遮盖第二拉结件22的端部,形成装饰明框。整体构造是让外力能有效传递到主框架立柱上。

如图9所示,横隐构造改造是在原隐框玻璃2外侧加装安全low-e钢化夹胶玻璃15,通过玻璃上附框(第一附框)与另外板块的下附框(第二附框)进行插接式连接,上、下附框之间选用硬质橡胶块隔离,能防止玻璃在地震作用下的板块跳动,附框之间形成关联缝隙,两块夹胶玻璃15之间的缝隙采用耐候密封胶填充,达到防水防渗漏功能。玻璃附框与原隐框玻璃2表面采用第一橡胶条18隔离,有效防止改造系统与原玻璃2硬性接触。铝合金上、下附框扣接处采用第三橡胶条163进行隔离措施,达到防噪音目的,带有附框的玻璃板块通过第一拉结件与原隐框幕墙的横梁9进行机制固定连接。整体构造是让外力能有效传递到主框架横梁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隐框幕墙改造系统针对节能指标要求,玻璃膜系选取离线可钢化low-e膜系,玻璃种类选取钢化夹胶玻璃。充分利用原有受力结构资源,节约改造成本造价,并不对原有建筑正在使用前提下而停产停工进行改造翻新。本发明改造系统的受力结构是利用原隐框幕墙结构体系为主受力结构体系,通过在原隐框幕墙外加附框结构,改造成安全可靠的隐框玻璃幕墙。在改造过程中,为有效杜绝安全隐患,可通过设置压板,将全隐框玻璃改造成竖隐横明半隐框玻璃幕墙、竖明横隐半隐框玻璃幕墙二种模式之一的半隐框玻璃幕墙。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