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混装土捣固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时配套振捣作业的弹性支座。
背景技术:
混凝土浇筑构件时,须通过振动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排除其中气泡,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内部空隙、表面麻面等缺陷,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传统的振捣方法为振捣棒和附着式振捣器,后者即利用一台具有偏心块的振动电机,固定在模具上,该振捣器产生的振动通过模具间接传递给浇注在模板内的混凝土,从而实现振捣效果,但此类技术方案振动和噪声都较大,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技术人员研发出一种振捣台,典型的如专利号为201520957386.5的实用新型专利所记载的小型预制块振捣台,包括振捣平台,所述振捣平台下部四角具有支撑立柱,振捣平台中心具有激振器,振捣平台由振捣支架通过弹簧支撑。工作时,模具置放在振捣平台的台面上,激振器产生的振动通过振捣平台及模具传给混凝土预制品,这类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工作台和振捣电机由多台模具共用,可以组成流水线高效作业。但是实践中发现,一方面,由于振捣平台的尺寸较大,其平面度不容易保证,而且反复使用后也容易发生变形,与模具装配时二者配合表面难以真正实现紧密贴合,许多部位始终存在较大间隙,因此振捣能量有较大的传递损失;另一方面,由于振捣平台与模具之间贴合不紧密,振捣过程中振捣平台自身会发生结构弹性振动,与模具还发生局部高频撞击,发出刺耳的噪声,现场噪声强度实测值普遍超过110db(a),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会严重损伤作业工人听力,还容易导致模具、工作台或激振器发生损坏,而且由于能量通过撞击损耗,振捣的效率也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以一台激振工作台为多台模具轮流高效振捣作业的同时,还大幅降低振捣作业噪声,保护作业工人听力,并且还能保护模具、工作台和激振器的低噪声激振平台。
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激振器,还包括联接台座和弹性元件,所述激振器紧密固定在联接台座上,弹性元件位于联接台座下方并弹性支承着联接台座,弹性元件设置在激振器周围。
为了避免联接台座在激振器工作时发生共振,优选的,所述联接台座的一阶结构模态频率大于激振器最大工作激振频率的1.15倍。此外,所述弹性元件与其工作时支承的重物质量所构成的振动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小于激振器最小工作激振频率的二分之一。
本发明中所述弹性元件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其包括螺旋钢弹簧、碟簧、橡胶弹簧或弹性聚氨酯弹簧等。为了方便与模具进行固定连接,可以在联接台座上设置紧密连接结构,所述紧密连接结构包括电磁吸附装置、螺栓法兰、连接孔或连接卡扣等。此外,为了便于与模具进行快速装配,还可以在联接台座上固定设置快速定位结构,所述快速定位结构包括联接台座上固定设置的导向板、定位销或联接台座上一体化设置的凸凹结构等具体形式。另外,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中还可以包括间隙补偿垫,间隙补偿垫设置在联接台座上表面,可以有效填充模具与联接台座之间的配合间隙。所述间隙补偿垫可以采用薄弹性材料垫,例如薄弹性胶橡垫、薄弹性聚氨酯垫等;也可以采用如专利号200810238390.0的发明专利所记录的防滑垫板,其具有的粘弹性特质也可以实现填充间隙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还可以在联接台座上设置阻尼结构,或者在联接台座上设置吸隔声结构,以实现进一步降低工作噪声强度。
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中还可以包括支脚或底座,相应的弹性元件置于支脚或底座上,通过支脚或底座一方面可以方便调整高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稳定性。
应用时,根据待加工的混凝土构件的重量及模具尺寸选择适当数量的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利用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支撑着模具,向模具中浇注混凝土时,启动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中的激振器进行捣固,可以实现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排除混凝土中气泡,使其密实结合,从而消除混凝土的内部空隙、蜂窝麻面等缺陷,达到提高混凝土预制件的强度及质量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中,可以采用的弹性元件的种类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采用螺旋钢弹簧、橡胶弹簧、聚氨酯弹簧、橡胶金属复合弹簧等等,经过优化设计后,使弹性元件与其工作时支承的重物质量所构成的振动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小于激振器最小工作激振频率的二分之一,就可以有效减少振捣作业过程中振动能量向地面传递。此外,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有益技术效果还包括:(一)由于联接台座的尺寸较小,只需投入较小的材料成本就可以实现较高强度,当联接台座的一阶结构模态频率大于激振器最大工作激振频率的1.15倍时,就能够有效避免联接台座在激振器工作时发生模态共振,防止向模具传递振动的过程中联接台座与模具之间产生高频碰撞,既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厂房利用率,又可以避免激振器发生损坏,经济性和环保性都有显著提高;(二)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利用联接台座替代了振捣平台,利用支脚或底座替代了振捣支架,有利于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大大方便了搬运和存储;(三)由于联接台座的尺寸小,强度高,不易发生变形,其顶面加工量小并且平面度更容易保证,相应的,由于其仅与模具的局部进行配合,只需要将模具的相应配合表面加工平整,就可以实现联接台座与模具的紧密贴合,加工制造成本低,且由于二者配合间隙小,振捣过程中振捣能量的传递损失也大大减小,振捣效率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振捣效率高;其具有工作噪声小、健康环保,各部件不易损坏,经济性和环保性俱佳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振捣生产,并可以应用到铸造件的振捣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应用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所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应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0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1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2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包括三个弹性元件1、联接台座2和激振器3,所述激振器3紧密固定在联接台座2的下表面中部,弹性元件1位于联接台座2下方并弹性支承着联接台座2,弹性元件1设置在激振器3周围。其中,弹性元件1具体为螺旋钢弹簧。
应用时,根据待加工的混凝土构件的重量及模具尺寸选择适当数量的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例如图3和图4所示,利用六个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支撑着模具4,所述低噪声激振支座摆放在平整硬实的基础面5上,向模具4中浇注混凝土时,启动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中的振激振器3进行振捣,可以实现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排除混凝土中气泡,使其密实结合,从而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缺陷,达到提高混凝土预制件的强度及质量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中,可以采用的弹性元件的种类多种多样,除了图1中所示的螺旋钢弹簧外,还可以采用橡胶弹簧、聚氨酯弹簧、橡胶金属复合弹簧等其他形式的弹簧;此外,弹性元件的具体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除本例中提到的设置3个外,也可以是2个、4个、5个甚至更多个;另外,弹性元件经过优化设计后,使弹性元件与其工作时支承的重物质量所构成的振动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小于激振器最小工作激振频率的二分之一,就可以有效减少振捣作业过程中振动能量向地面传递,都可以实现很好的技术效果,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中。此外,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有益技术效果还包括:(一)由于联接台座2的尺寸较小,只需投入较小的材料成本就可以实现较高强度,当联接台座的一阶结构模态频率大于激振器最大工作激振频率的1.15倍时,就能够有效避免在激振器3工作时联接台座2发生模态共振,防止向模具4传递振动的过程中联接台座2与模具4之间发生高频碰撞,既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厂房利用率,还可以避免联接台座3发生损坏,实践中,本发明样件试生产现场噪声强度实测值低于80db(a),经济性和环保性都有显著提高;(二)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利用联接台座2替代了振捣平台,取消了振捣支架,有利于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大大方便了搬运和存储;(三)由于联接台座2的尺寸小,强度高,不易发生变形,其顶面加工量小并且平面度更容易保证,相应的,由于其仅与模具4的局部进行配合,只需要将模具的相应配合表面加工平整,就可以实现联接台座与模具的紧密贴合,加工制造成本低,且由于二者配合间隙小,振捣过程中振捣能量的传递损失也大大减小,振捣效率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振捣效率高;其具有工作噪声小、健康环保,各部件不易损坏,经济性和环保性俱佳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预制件的振捣生产,并可以应用到铸造件的振捣生产。
实施例二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设置四个弹性元件1,其中弹性元件与其工作时支承的重物质量所构成的振动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等于激振器3最小工作激振频率的二分之一;此外,所述联接台座2上固定设置有快速定位结构,所述快速定位结构具体为联接台座2上固定设置的导向板6,联接台座的一阶结构模态频率等于激振器3最大工作激振频率的1.15倍。
应用时,如图7所示,利用四个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支撑着模具4,所述低噪声激振支座中的导向板6对应模具4的四个角处。与实施例一相比,本例所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设置了四个弹簧1,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的稳定性更容易保障;此外,由于增设了导向板6,与模具4进行配合时,摆放过程中模具4无需准确定位,其与导向板6接触后会在导向板6的坡口引导下,滑落至联接台座2上,摆放操作更加简单快捷,同时,导向板6还可以对模具4起到一定的水平向限位的作用。
另外,要指出的是,基于实施例一和本例所述的技术原理,本发明中弹性元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五个、六个甚至更多;此外,优选的,弹性元件1与其工作时支承的重物质量所构成的振动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小于激振器3最小工作激振频率的二分之一,例如,弹性元件与其工作时支承的重物质量所构成的振动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具体可以设定为激振器3最小工作激振频率的五分之二、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更小等;另外,优选的,联接台座的一阶结构模态频率大于激振器3最大工作激振频率的1.15倍,例如,联接台座的一阶结构模态频率具体可以设定为激振器最大工作激振频率的1.16倍、1.3倍、2倍甚至更大,依据本发明提到的优化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选择,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联接台座2上固定设置快速定位结构,所述快速定位结构具体为一个定位销7;此外,低噪声激振支座中还包括支脚8,所述支脚8与弹性元件1一一对应设置,弹性元件1置于支脚8上。
与实施例二相比,本例所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联接台座2上设置定位销7,对应的在模具上设置定位孔,也可以很好地实现应用时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与模具之间的快速装配,当然,快速定位结构也可以是联接台座上一体化设置的凸凹结构,只需要在模具上对应设置凹凸结构与快速定位结构配合即可,同时还可以起到水平向限位的作用,但是要指出的是,本例所述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不仅可以放置在模具的四个角部,也可以很方便地摆放在模具下方的其他位置,只要在模具上对应快速定位结构设置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即可,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例所述技术方案中增设了支脚,其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支脚方便地调整整个系统的高度,例如图9所示,当弹性元件的高度不足时,可以利用不同高度的支脚8来调整高度,以使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满足使用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摆放在基础面上时,与弹性元件相比支脚8与基础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因此有利于提高稳定性,同时对基础面的平整度等要求也更低,适应性更好。另外,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利用联接台座替代了振捣平台,利用支脚替代了振捣支架,有利于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大大方便了搬运和存储。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快速定位结构的具体结构可以多种多样,除已经提到的定位销外,还可以是定位柱、定位孔、定位槽等联接台座上一体化设置的凸凹结构,只需要在模具上设置相应的凹凸结构与之配合即可,都可以实现很好的技术效果,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四
如图10所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还包括底座9,所有弹性元件1置于底座9上;此外,还包括间隙补偿垫10,间隙补偿垫10设置在联接台座2的上表面,所述间隙补偿垫具体为一个薄橡胶垫。
与实施例三相比,本例中设置的底座9也可以起到与支脚相似的作用,例如,摆放在基础面上时,底座9可以增大与基础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对基础面的平整度等要求也更低,适应性更好;此外与传统技术相比,利用底座替代了振捣支架,有利于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大大方便了搬运和存储;另外,本例所述技术方案中,在联接台座2表面增设了间隙补偿垫10,可以有效填充模具与联接台座之间的配合间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间隙补偿垫可以采用薄弹性材料垫,例如薄弹性胶橡垫、薄弹性聚氨酯垫等;也可以采用如专利号200810238390.0的发明专利所记录的防滑垫板,其具有的粘弹性特质也可以实现填充间隙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另外,基于实施例三和本例的技术原理,本发明中底座的具体结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例如,也利用箱式或框架式结构的底座来实现调节整体高度,或者如图11所示,采用带有支脚的底座9,以便于进行高度调节。这些技术方案也都在本发明要求的范围之内,不再一一附图给予说明。
实施例五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与图9所示技术方案的区别在于,弹性元件1具体为四个橡胶弹簧;此外,联接台座2上设置紧密连接结构,所述紧密连接结构具体为电磁吸附装置11;另外,联接台座2上还设置吸隔声结构,所述吸隔声结构具体为发泡材料制成的吸隔声板12。
应用时,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例所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增设了电磁吸附装置11,与模具进行装配时,可以利用电磁吸附装置11将模具与联接台座2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当激振器3工作时,模具与联接台座在电磁吸附装置11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紧密贴合状态,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振捣能量的传递损失,提高振捣效率;另外,本例中由于在联接台座2上增设了吸隔声结构,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振捣作业过程中联接台座的向外辐射噪声。
当然,基于本例所述的技术原理,所述紧密连接结构除了采用电磁吸附装置外,还可以是螺栓法兰、连接孔或连接卡扣等其他连接结构,在与模具装配时再直接利用紧密连接结构或利用紧密连接结构与紧固件配合将模具与联接台座紧密固连在一起,例如,利用紧固件与连接孔配合将模具与联接台座固连在一起,或者利用连接卡扣将模具与联接台座固连在一起等等,只要能将模具与联接台座有效固连成一体,都可以实现相似的技术效果,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本例的技术原理,联接台座上设置的吸隔声结构的材料、结构形式和设置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除已提到的发泡材料制成的吸隔声板外,也可以采用聚酯纤维材料或木材等其他材料制成的吸隔声板,或者是利用吸声涂料等吸声材料在联接台座表面通过喷刷、涂敷等方式设置的吸隔声涂层,也能实现很好的降噪效果;另外基于本例的技术原理,还可以在联接台座上设置阻尼结构,例如在联接台座表面刷涂可固化的双组分粘弹性聚氨酯阻尼材料或者粘贴迷宫式约束阻尼降噪板,其也可以实现降低振捣作业过程中联接台座向外辐射噪声强度的技术效果,在此仅以文字给予说明,不再另外附图举例,也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充分利用联接台座外形尺寸小,提高强度的材料成本投入低的优势,只需经过优化设计,就可以有效避免激振器工作过程中,联接台座发生非预期共振的问题,有利于降低噪声水平,防止激振器意外损坏,避免弹性元件或联接台座发生疲劳损伤,提高产品使用寿命。例如,使弹性元件与其工作时支承的重物质量所构成的振动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小于激振器最小工作激振频率的二分之一,就可以有效减少振捣作业过程中振动能量向地面传递;提高联接台座强度,使联接台座的一阶结构模态频率大于激振器最大激振频率的1.15倍时,就能够有效避免联接台座在激振器工作时发生模态共振,在向模具传递振动的过程中不会与模具之间产生高频碰撞,既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又可以避免振捣电机发生损坏,经济性和环保性都有显著提高,因此,优选的,本发明所有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对联接台座及弹性元件都采用优化设计。此外,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低噪声激振支座利用联接台座替代了振捣平台,利用支脚或底座替代了振捣支架,有利于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同时大大方便了搬运和存储。另外,由于联接台座的尺寸小,强度高,不易发生变形,其顶面的加工量小且平面度更容易保证,相应的,由于其仅与模具的局部进行配合,只需要将模具的相应配合表面加工平整,就可以实现联接台座与模具的紧密贴合,加工制造成本低,配合间隙小,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振捣能量的传递损失,提高振捣效率。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为更好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许多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也可以交叉使用,基于本发明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重新进行组合或利用同类技术对其中某些元件进行简单替换,只要基于本发明的技术原理,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