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工装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管桩操作平台的抱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空作业时,通过搭建管桩操作平台,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作业环境。目前存在通过抱箍搭建管桩操作平台的方法,该方法因其具有结构轻巧、无需大量支架等优点,一直受到施工方的青睐。然而,目前用于管桩操作平台的抱箍装置存在着安装拆卸操作步骤烦琐,施工效率低的问题,且稳定性低,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抱箍装置安装拆卸操作步骤烦琐,稳定性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管桩操作平台的抱箍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牢固可靠的特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管桩操作平台的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箍、挑梁和管梁,所述抱箍包括中部的贴合段和两端的连接段,所述贴合段形状与管桩的外形相匹配,用于与管桩相贴合,所述挑梁上设有供连接段穿过的孔位,所述抱箍两端的连接段穿过挑梁,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抱箍与挑梁固定后形成用于抱紧管桩的闭环,所述挑梁的一侧或者两侧上设有固定套环,一侧的固定套环至少设有两个,且一侧上的至少一个固定套环上开设有螺栓孔,在螺栓孔上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管梁穿过挑梁一侧上的固定套环,并通过固定螺栓旋紧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挑梁的两侧上均设有固定套环,所述管梁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管梁分别穿过挑梁两侧的固定套环,并通过对应的固定螺栓旋紧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箍呈u形,所述贴合段为弧形,且在贴合段上,与管桩相贴合的一侧为扁平面,两端的连接段为相平行的直条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贴合段上套有防滑套管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端的顶端设有圆形螺牙,所述紧固件包括依次安装的平垫、弹簧垫和螺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垫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挑梁在螺栓孔的位置上固定有螺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挑梁上连接段固定点至挑梁同一侧端部的一段为悬臂段,所述悬臂段的长度不少于40厘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梁被固定套环固定的长度不少于30厘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至少两根管桩和搭设在相邻两管桩之间的平台板,每根管桩上安装有所述抱箍装置,所述平台板的两端分别搭设在相邻两管桩上的抱箍装置的管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安全牢固可靠。通过抱箍与挑梁固定后形成用于抱紧管桩的闭环,可将挑梁上的荷载传递至管桩上,利用管桩来受力,使抱箍与挑梁的传力可靠,不易发生移动;通过至少两个固定套环来固定管梁,并通过固定螺栓将管梁锁紧,可防止管梁在受力的过程中发生滑移和转动。
2、安拆简单快捷。抱箍装置的安装只需要两个步骤:一、抱箍穿过挑梁后通过紧固件固定,二、管梁穿入固定套环定位调平后,拧紧固定螺栓将管梁固定。通过这两个步骤即可实现抱箍装置的快速安装,具有安拆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工程量低的特点。
3、经久耐用,维护方便。抱箍装置的各构件均能够循环使用,破损后替换方便,日常磨损小。
4、经济实用。类比常规满堂落地支架,在安全措施一致前提下,抱箍装置的应用,能减少落地部分的支架工程量,且能节约大量的安拆工作量。
5、应用广泛。通过改变抱箍的贴合段形状,使其与桩/柱的外形相匹配,使其不仅可用于管桩,亦可用于现浇圆柱、广柱、方桩和钢桩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管桩与挑梁固定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抱箍示意图;
图4为管桩操作平台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抱箍、11-贴合段、12-扁平面、13-防滑套管条、14-连接段、15-圆形螺牙、2-挑梁、21-紧固件、22-固定套环、23-螺母、24-固定螺栓、3-管梁、4-管桩、5-平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抱箍装置,用于安装在管桩4上以搭建操作平台,包括抱箍1、挑梁2和两根管梁3。
下面对各构件进行详细说明。
抱箍1为贴合管桩4外形截面的抱紧箍具,可根据管桩4外形设置成相匹配的形状。本实施例中,抱箍1呈u形,由整条圆钢加工而成,包括贴合段11和两端的连接段14。贴合段11形状与管桩4的外形相匹配,用于与管桩4相贴合,呈弧形,为了增大贴合段11与管桩4的贴合面积,将贴合段11与管桩4相贴合的一侧设置成扁平面12,此外,在贴合段11上套有防滑套管条13,防滑套管条13采为带空孔状耐磨型高弹性橡胶制成,厚度为3毫米,通过防滑套管条13来增大抱箍1与管桩4外壁的摩擦力,通过扁平面12和防滑套管条13结合,提高抱箍1与管桩4贴合的牢固性。两端的连接段14为相平行的直条形,连接端的顶端设置为圆形螺牙15。
挑梁2采用8#槽钢加工而成,呈长条状,其面积较大的一面用于与管桩4紧贴。挑梁2上设有供两连接段14穿过的孔位,孔位采用长圆孔,抱箍1两端的连接段14穿过挑梁2,并通过紧固件21固定,紧固件21包括依次安装的两个平垫、一个弹簧垫和一个与圆形螺牙15相匹配的螺母,当连接段14穿过挑梁2后,将平垫和弹簧垫依次套入连接段14,并旋入螺母固定,抱箍1与挑梁2固定后形成用于抱紧管桩4的闭环。自连接段14固定点至挑梁2同一侧端部的一段为悬臂段,悬臂段的长度不少于40厘米。
挑梁2两侧的上翼分别焊接有固定套环22,固定套环22采用普通钢管或扁铁弯成环状加工而成,固定套环22的内孔直径大于管梁3直径5毫米。每一侧的固定套环2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每一侧上的固定套环22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固定套环22焊接在挑梁2的端部,另一固定套环22焊接到距离端部固定套环22至少30厘米的位置,从而使管梁3被固定套环22固定的长度不少于30厘米,以保证管梁3的牢固性。每一侧端部的固定套环22的顶部开设有螺栓孔,在螺栓孔的位置上焊接有螺母23,并通过螺母23在螺栓孔上穿设固定螺栓24。当然,也可以省去螺母23,将螺纹设置在螺栓孔内壁上。此外,为了提高固定强度,可在多个固定套环22上开设螺栓孔并设置相应的固定螺栓24,用于锁紧管梁。
管梁3采用长条型钢管梁,两根管梁3分别穿过挑梁2两侧的固定套环22,穿入长度不小于30厘米,然后通过旋紧固定螺栓24将其固定在挑梁2上。管梁3与固定套环22之间的间隙仅5毫米,固定螺栓24只需要很小的行程即可锁死和释放管梁3。
作业时,将抱箍1贴合在管桩4外表面,并使抱箍1穿过挑梁2,使抱箍1和挑梁2之间形成抱紧管桩4的闭环,然后通过拧紧螺母将两者固定,然后将两根管梁3分别穿过挑梁2两侧的固定套环22,并通过拧紧固定螺栓24将管梁3固定,即可完成抱箍装置的安装。本发明所述的抱箍装置,在安装的过程均采用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具有安装和拆卸简单快捷的特点,此外,抱箍1与挑梁2固定后形成的闭环受力可靠,贴合段11具有扁平面12的设置,增大接触面积,套入防滑套管条13后,更增大了抱箍1与管桩4之间的摩擦力,具有牢固可靠的特点。
如图4所示,在搭建管桩操作平台时,在多根管桩4上分别安装该抱箍装置,然后在相邻的两管桩4之间各搭设一组平台板5,每组平台板5的数量为两块,以管桩4为分隔并排搭设在两管桩4之间,平台板5的搭设以相邻两管桩4上的抱箍装置的管梁3为承力点,将平台板5的两端搭设在管梁3上,即可完成管桩4操作平台的搭建。换言之,通过该抱箍装置,只需要将平台板5搭设在抱箍装置上即可完成管桩操作平台的搭建,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特点。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管梁3的数量为一根,且仅在挑梁2的左侧焊接固定套环22,管梁3穿过挑梁2左侧固定套环22并固定,搭建管桩操作平台时相邻两管桩4之间仅能搭设一块平台板5。除此之外,其他内容均与实施例一的内容相同。
本发明已经成功用于广东徐闻县鲤鱼潭光伏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发明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毋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