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停电时的取车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01788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停电时的取车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停电时的取车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是一种使用大功率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载车吊架上的汽车在竖直循环轨道上坐上、下运动的立体停车设备。通过电机驱动简单方便,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停电后,电机锁死,使得传动机构不能工作,无法取车。现有一般采用备用电源(如发电机)为电机供电,但是采用备用电源成本太高,不适用于一些小型车库的场合,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停电时的取车结构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停电时的取车结构,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用于驱动载车吊架上下循环运动的驱动电机,还包括软轴,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手轮装置,所述软轴一端与手轮装置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轮装置包括手柄、横轴、锥齿轮和竖轴,所述手柄安装于横轴一端,横轴另一端安装于锥齿轮的第一通孔内,所述竖轴底部安装于锥齿轮的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中心线垂直,竖轴顶部与软轴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轴顶部内部设有用于软轴端部插入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凸起,竖轴顶部侧壁上设有连通第一插槽的第一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手轮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顶板和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顶部分别与顶板边缘连接,所述竖轴上端与顶板连接,所述横轴一端与第一侧板连接,第三侧板与机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轮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横轴表面,所述第一盖板安装于横轴端部,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一连接板的边缘均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竖轴表面,所述第二盖板安装于竖轴顶部,所述第二盖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边缘均与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软轴包括轴芯和安装于轴芯两端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手轮装置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与驱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头为柱形结构,第一连接头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的卡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头为柱形结构,第二连接头中心设有用于驱动电机旋转轴插入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凹槽,第二连接头侧壁上设有连通第二插槽的第二定位孔。

一种基于上述的任意一项取车结构的取车方法,手动旋转手轮装置的手柄,驱动软轴旋转,通过软轴带动驱动电机的旋转轴旋转,同时手动释放驱动电机的释放杆,使驱动电机工作带动载车吊架下降到指定位置,取出停放车辆。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停电的特殊情况下,通过人工达到及时取车的目的,成本低廉,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手轮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轮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软轴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剖面图。

图6为图4中b-b剖面图。

图中:1-机架;2-载车吊架;3-驱动电机;3.1-释放杆;4-手轮装置;5-软轴;6-手柄;7-横轴;8-锥齿轮;8.1-第一通孔;8.2-第二通孔;8.3;8.4;9-竖轴;9.1-第一插槽;9.2-限位凸起;9.3-第一定位孔;10-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第一盖板;15-第二盖板;16-顶板;17-第一侧板;18-第二侧板;19-第三侧板;20-第四侧板;21-轴芯;22-第一连接头;22.1-卡槽;23-第二连接头;23.1-第二插槽;23.2-限位凹槽;23.3-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停电时的取车结构包括机架1和安装于机架1上用于驱动载车吊架2上下循环运动的驱动电机3,还包括软轴5,所述机架1底部安装有手轮装置4,手轮装置4安装于机架底部较低位置,便于人员操作,所述软轴5一端与手轮装置4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机3的旋转轴连接。其中,驱动电机采用现有双速电机,具有高速和低速两种选择,启动或停止时采用低速,缓解冲击过大,以免造成冲击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其余运行采用高速,实用性更强。

如图2、图3所示,手轮装置4包括手柄6、横轴7、锥齿轮8和竖轴9,所述手柄6安装于横轴7一端,横轴7另一端安装于锥齿轮8的第一通孔8.1内,所述竖轴9底部安装于锥齿轮8的第二通孔8.2内,所述第一通孔8.1的中心线8.3与第二通孔8.2的中心线8.4垂直,竖轴9顶部与软轴5端部(即第一连接头22)连接。竖轴9顶部内部设有用于软轴5端部插入的第一插槽9.1,所述第一插槽9.1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凸起9.2,竖轴9顶部侧壁上设有连通第一插槽9.1的第一定位孔9.3,。

手轮装置4还包括外壳,外壳包括顶板16和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18、第三侧板19和第四侧板20,第一侧板17、第二侧板18、第三侧板19和第四侧板20顶部分别与顶板16边缘连接,所述竖轴9上端穿过顶板,竖轴9上端边缘与顶板16连接,所述横轴7一端穿过第一侧板17,横轴7一端边缘与第一侧板17连接,第一侧板17与第三侧板19相对布置,第二侧板18与第四侧板20相对布置,第三侧板19与机架1连接。

手轮装置4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第一盖板14和第二盖板15,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均为圆柱筒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10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12安装于横轴7表面,所述第一盖板14安装于横轴7端部,所述第一盖板14和第一连接板10的边缘均与第一侧板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1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轴承13安装于竖轴9表面,所述第二盖板15安装于竖轴9顶部,所述第二盖板15和第二连接板11的边缘均与顶板16固定连接。

如图4-6所示,软轴5包括轴芯21和安装于轴芯21两端的第一连接头22和第二连接头23,所述第一连接头22与手轮装置4输出轴(即竖轴9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23与驱动电机3的旋转轴连接。第一连接头22为柱形结构,第一连接头2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限位的卡槽22.1。安装时,第一连接头22插入竖轴9顶部的第一插槽9.1内部,第一插槽9.1内的限位凸起9.2与卡槽22.1配合,然后通过紧固螺钉拧入第一定位孔9.3内,将第一连接头22与竖轴9顶部固定连接,图中未显示紧固螺钉。第二连接头23为柱形结构,第二连接头23中心设有用于驱动电机旋转轴插入的第二插槽23.1,所述第二插槽23.1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凹槽23.2,第二连接头23侧壁上设有连通插槽的第二定位孔23.3。安装时驱动电机3的旋转轴插入第二插槽23.1内,旋转轴上的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配合,然后通过紧固螺钉拧入第二定位孔23.3内,将第二连接头23与驱动电机旋转轴固定连接,图中未显示紧固螺钉及电机旋转轴部分。

一种基于上述的取车结构的取车方法,操作过程为:手动旋转手轮装置4的手柄6驱动软轴5旋转,通过软轴5带动驱动电机3的旋转轴旋转,同时手动释放驱动电机3的释放杆3.1,使驱动电机3工作带动载车吊架2下降到指定位置,取出停放车辆。

垂直循环立体车库传动系统末端,就是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其传动力矩最小,经计算为100nm左右,因此,本发明在驱动电机旋转轴上安装软轴,在机架上安装手轮,手摇手轮带动电机工作同时操作手动释放杆(取消制动),直至要取的车位回到进出车辆位置为止,本发明的方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停电的特殊情况下,通过人工达到及时取车的目的,成本低廉,通用性强。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