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双层钢筋的定位拉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278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板双层钢筋的定位拉撑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楼板双层钢筋的定位拉撑杆。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领域内的楼板双层钢筋的定位和支撑,主要是通过设置垫块来控制楼板下层钢筋的位置,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通过在双层钢筋中间设置马镫来控制上层钢筋的位置和两层钢筋的间距。而此方法,在实际施工中存在容易出现垫块跑位或损伤,从而使底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得不到有效控制;同时,在双层钢筋中设置的马镫,由于是通过绑扎的方式与上下层钢筋进行连接,很容易出现滑移和偏位,使得双层钢筋实际间距容易出现1到2倍钢筋直接的偏差间距,也会经常出现上下层钢筋离散或者扎堆的趋向,从而造成不必要质量问题或返工。因此,想要解决处理以上问题,使得楼板双层钢筋的保护层、钢筋间距等得以优化控制,则应当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体系和构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板双层钢筋的定位拉撑杆,其能有效解决楼板双层钢筋保护层、钢筋间距及钢筋定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板双层钢筋的定位拉撑杆,包括主杆、设在主杆顶部的上定位件和设在主杆底部的下定位件,所述主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可拆装的保护套,所述上定位件的下端与主杆固定连接,上定位件的上端与主杆分离以形成定位上层钢筋中内侧钢筋的上卡槽,上定位件的上端向一侧弯卷形成定位上层钢筋中外侧钢筋的上拉钩,所述下定位件的上端与主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件的下端与主杆分离以形成定位下层钢筋中内侧钢筋的下卡槽,所述下定位件的下端向一侧弯卷形成定位下层钢筋中外侧钢筋的下拉钩。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均位于主杆的同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定位件的中部具有上弯折,上定位件于上弯折以下的部分与主杆固定连接,上定位件于上弯折以上的部分与主杆间形成上卡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卡槽的槽宽为上层钢筋中内侧钢筋直径的1.5-2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定位件的中部具有下弯折,下定位件于下弯折以上的部分与主杆固定连接,下定位件于下弯折以下的部分与主杆间形成下卡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卡槽的槽宽为下层钢筋中内侧钢筋直径的1.5-2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拉钩可从上方拉住上层钢筋中的外侧钢筋。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拉钩的直径为上层钢筋中外侧钢筋直径的1.2-1.5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拉钩可从下方拉住下层钢筋中的外侧钢筋。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拉钩的直径为下层钢筋中外侧钢筋直径的1.2-1.5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保护套,避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有钢筋端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造成楼板锈蚀,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保护套可根据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制成不同规格,形成可调控措施。

2、通过设置上卡槽和下卡槽,支撑楼板上层钢筋,同时保证楼板上下层钢筋的有效间距,避免在实际施工及作业过程中,上层钢筋下沉或者下层钢筋上浮。

3、通过设置上拉钩和下拉钩,分别拉接楼板上下层钢筋的外侧钢筋,在支撑槽共同作用下,保证楼板双层钢筋能形成有效的拉结、锁扣体系,从而保证钢筋不离散、不扎堆,保护层可控、钢筋间距可控、楼板厚度可控。进而形成一种支撑和楼板上下层钢筋共同约束、共同受力的结构体系,能够有效的优化楼板钢筋的结构受力体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板双层钢筋的定位拉撑杆,包括主杆1、设在主杆1顶部的上定位件2和设在主杆1底部的下定位件3,所述上定位件2和下定位件3均位于主杆1的同侧。所述上定位件2的下端与主杆1固定连接,上定位件2的上端与主杆1分离以形成定位上层钢筋中内侧钢筋4的上卡槽21,所述上定位件2的上端向一侧弯卷形成定位上层钢筋中外侧钢筋5的上拉钩22,所述下定位件3的上端与主杆1固定连接,下定位件3的下端与主杆1分离以形成定位下层钢筋中内侧钢筋6的下卡槽31,所述下定位件3的下端向一侧弯卷形成定位下层钢筋中外侧钢筋7的下拉钩32。在楼板双层钢筋安装时,通过上卡槽21顶住楼板上层钢筋的内侧钢筋4,并让上拉钩22勾住楼板上层钢筋的外侧钢筋5;同时通过下卡槽31顶住楼板下层钢筋的内侧钢筋6,并让下拉钩32勾住楼板下层钢筋的外侧钢筋7;从而使楼板上下层钢筋和拉撑杆有效形成三维定向,实现钢筋保护层、上下层钢筋间距、楼板钢筋混凝土厚度的集成控制。

同时,所述主杆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可拆装的保护套8,其作用是避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有钢筋端头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从而造成楼板锈蚀,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保护套可根据保护层厚度的不同,制成不同规格,形成可调控措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定位件2的中部具有上弯折,上定位件2于上弯折以下的部分与主杆1固定连接,上定位件2于上弯折以上的部分与主杆间形成上卡槽21。所述上卡槽21的槽宽为上层钢筋中内侧钢筋4直径的1.5-2倍。所述下定位件3的中部具有下弯折,下定位件3于下弯折以上的部分与主杆1固定连接,下定位件3于下弯折以下的部分与主杆1间形成下卡槽31。所述下卡槽31的槽宽为下层钢筋中内侧钢筋6直径的1.5-2倍。其作用是支撑楼板上层钢筋,同时保证楼板上下层钢筋的有效间距,避免在实际施工及作业过程中,上层钢筋下沉或者下层钢筋上浮。

所述上拉钩22可从上方拉住上层钢筋中的外侧钢筋5。所述上拉钩22的直径为上层钢筋中外侧钢筋5直径的1.2-1.5倍。所述下拉钩32可从下方拉住下层钢筋中的外侧钢筋7。所述下拉钩32的直径为下层钢筋中外侧钢筋7直径的1.2-1.5倍。其作用是分别拉接楼板上下层钢筋的外侧钢筋,在上卡槽、下卡槽的共同作用下,保证楼板双层钢筋能形成有效的拉结、锁扣体系,从而保证钢筋不离散、不扎堆,保护层可控、钢筋间距可控、楼板厚度可控。进而形成一种支撑和楼板上下层钢筋共同约束、共同受力的结构体系,能够有效的优化楼板钢筋的结构受力体系。

参见图2,在楼板双层钢筋施工过程中,先完成下层钢筋的绑扎,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在对应位置放置主杆1,并使主杆1下端的下卡槽31顶住下层内侧钢筋,下拉钩32勾住下层钢筋外侧钢筋,下端保护套8顶住楼板模板。然后对拉撑杆稍加调整固定后进行上层钢筋的安装和绑扎,安装时,将上层钢筋的内侧钢筋放入对应的上卡槽21中,并使上拉钩22勾住上层钢筋的外侧钢筋。从而形使楼板上下层钢筋和拉撑杆有效形成三维定向,实现钢筋保护层、上下层钢筋间距、楼板钢筋混凝土厚度的集成控制。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