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胶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68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铸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损胶套。



背景技术:

在模具塞棒在生产过程中,外部胶套底部因与底座之间频繁操作、摩擦、受压等因素容易出现变形、磨损等问题,从而容易引起后期生产出来的塞棒出现质量问题,导致需要返工或者直接丢弃成品,造成成本浪费,效率低下。

现行主要的办法是在生产了一定量的塞棒后主动更换胶套,但由于每个工人更换的时机不同,容易出现好的胶套被更换,或者已经出现磨损的没有被更换的问题,并且更换的时候需要将胶套拆卸安装,浪费人力物力,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损胶套,该胶套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胶环,当胶套内部与底座频繁摩擦而出现磨损时,只需更换胶环,节约了成本,并且提高了更换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损胶套,应用于塞棒模具中,所述塞棒模具包括底座,所述胶套套于所述底座外缘,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芯块的底盘,在所述底盘外缘与胶套之间垫有一圈胶环。

进一步的,所述胶环套于所述底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胶套底部呈向外凸的阶梯状,所述阶梯状内部设置有卡位槽,所述胶环粘贴于所述卡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胶环向下伸入所述胶套与所述底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胶环高度为所述胶套高度的比在1:35-1:2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胶套,在胶套的内部设置有一层胶环,使胶套内部不与底盘直接接触,从而使得当出现磨损时,只需更换胶环,节约了成本,并且提高了更换效率。

通过胶环的设置,可以起到阻塞作用,增强胶套与底座之间的密闭性,使浇注液不会流入到胶套与底座中去,从而导致压制品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胶套;2、胶环;3、压制品;4、底座;5、芯块;6、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耐磨损胶套1,应用于塞棒模具中,所述塞棒模具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芯块5的底盘6,在所述底盘6外缘与胶套1之间垫有一圈胶环2。

在本实施例中,胶套1套于所述底盘6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套1底部呈向外凸的阶梯状,所述阶梯状内部设置有卡位槽,所述胶环2设置于所述卡位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环2粘贴于所述卡位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环2向下伸入所述胶套1与所述底座4之间,从而防止底座4与胶套1之间的摩擦,并且可以起到很好的密闭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环2高度与所述胶套1高度的比在1:35-1:20之间。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