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立体自行车库的储车库。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库多为地上车棚,地上车棚占用面积大、车停放数量较少,车辆停放非常凌乱。为了在有限的占用面积内提高自行车库的停放量,立体式自行车库应运而生,立体式自行车库通常包括设置在地下的储车库、设置在地上的进出仓,储车库的中间位置设有可旋转的升降平台,停车时,将自行车置于进出仓内,机械手抓住车轮把自行车移动到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下降,机械手水平推出,将自行车储放到储车库内。然而现有的储车库都是直接在地下通过水泥浇筑制成,制造周期长,建造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立体自行车库的储车库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建造方便、稳定性好的立体自行车库用储车支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立体自行车库的储车库,包括底座、与底座平行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中心设有升降平台出入通道,所述底座与顶板之间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支撑柱,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设有若干横梁,所述的横梁与支撑柱之间螺栓连接,相邻两根横梁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与横梁之间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内侧设有储车支架。建造储车库时,在地面下挖一个圆柱腔,然后安装底座和支撑柱,支撑柱之间安装横梁,横梁之间再安装隔板,最后再支撑柱的顶部安装顶板;整个储车库结构简单、建造非常方便、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储车支架包括导轨、设在导致下侧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外端与导轨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内端与导轨的内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通过螺栓与支撑柱连接;所述导轨的下侧设有油缸,油缸内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油缸的轴端设有压块,所述压块的顶面为弧面,所述压块的顶面伸入导轨内,所述导轨的内端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U形夹持座,所述的U形夹持座通过弹性拉杆与支撑板连接;所述U形夹持座的两侧均设有夹持缸,所述夹持缸的轴端设有夹持块,两个夹持缸均与油缸通过油管连通。机械手将自行车推入导轨,自行车沿着导轨移动,自行车的后轮与压块接触时将压块下压,压块将油缸内的油液推入夹持缸内,夹持缸轴端的夹持块同时向内移动夹持车轮,从而实现自行车的定位;需要取出自行车时,机械手抓取自行车前轮并拉动自动车,弹性拉杆被拉长,自行车轮与压块分离,夹持块与车轮分离,自行车在机械手的作用下顺利沿着导轨移动到升降平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块的外侧面为斜面,两块夹持块的内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外端之间的距离。夹持块夹持车轮时,斜面能防止自行车与夹持块脱离,夹持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U形夹持座内相向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夹持块导槽,所述夹持块的外侧面上设有橡胶块。夹持块导槽始终保持对夹持块限位,防止车轮拉出时,加持缸的轴端受到径向的拉力作用,提高夹持缸的使用寿命;橡胶块与车轮接触,增大摩擦力,同时能防止夹持块刮伤车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拉杆包括滑杆和滑套,所述滑套的内端通过法兰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外端设有直线轴承,滑杆的一端穿过直线轴承与U形夹持座固定连接,滑杆的另一端设有滑块,所述的滑杆上位于直线轴承与滑块之间的部位套设有压簧。机械手取车时,机械手的拉力使得滑杆与滑套之间发生位移,被夹持块夹持的车轮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车轮与压块分离,压块复位,夹持缸内的油液进入油缸内,夹持块与车轮分离。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建造方便、稳定性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支撑柱与横梁、隔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自行车与储车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储车之间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U形夹持座与支撑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底座1、顶板2、升降平台出入通道3、支撑柱4、横梁5、隔板6、储车支架7、导轨8、支撑梁9、连接件10、油缸11、复位弹簧12、压块13、支撑板14、U形夹持座15、弹性拉杆16、夹持缸17、夹持块18、夹持块导槽19、油管20、橡胶块21、滑杆160、滑套161、直线轴承162、滑块163、压簧1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基于立体自行车库的储车库,包括底座1、与底座平行的顶板2,顶板的中心设有升降平台出入通道3,底座与顶板之间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支撑柱4,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设有若干横梁5,横梁与支撑柱之间螺栓连接,相邻两根横梁之间设有隔板6,隔板与横梁之间螺栓连接,支撑柱的内侧设有储车支架7。
如图4和图5所示,储车支架7包括导轨8、设在导致下侧的支撑梁9,导轨的横截面呈倒梯形结构,支撑梁的外端与导轨的外端固定连接,支撑梁的内端与导轨的内端之间通过连接件10连接,连接件通过螺栓与支撑柱连接;导轨的下侧设有油缸11,油缸内设有复位弹簧12,油缸的轴端设有压块13,压块的顶面为弧面,压块的顶面伸入导轨内,导轨的内端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上设有U形夹持座15,U形夹持座通过弹性拉杆16与支撑板连接;
如图6所示,U形夹持座的两侧均设有夹持缸17,夹持缸的轴端设有夹持块18,U形夹持座内相向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夹持块导槽19,夹持块置于夹持块导槽内,两个夹持缸17均与油缸通过油管20连通;夹持块的外侧面为斜面,两块夹持块的内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外端之间的距离,夹持块的外侧面上设有橡胶块21;
弹性拉杆16包括滑杆160和滑套161,滑套的内端通过法兰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述滑套的外端设有直线轴承162,滑杆的一端穿过直线轴承与U形夹持座固定连接,滑杆的另一端设有滑块163,滑杆上位于直线轴承与滑块之间的部位套设有压簧164。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机械手将自行车从外部抓入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从升降平台出入通道3处下降到与储车支架对应处,机械手将自行车推入导轨,自行车沿着导轨移动,自行车的后轮与压块接触时将压块下压,压块将油缸内的油液推入夹持缸内,夹持缸轴端的夹持块同时向内移动夹持车轮,从而实现自行车的定位;需要取出自行车时,机械手抓取自行车前轮并拉动自动车,弹性拉杆受到机械手的拉力作用下向左伸长,此时自行车的车轮与压块分离,压块复位,夹持缸内的油液进入油缸内,夹持块同时向外移动与车轮分离,自行车顺利沿着导轨移动到升降平台上,弹性拉杆带动U形夹持座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