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立体自行车库用入库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库多为地上车棚,地上车棚占用面积大、车停放数量较少,车辆停放非常凌乱。为了在有限的占用面积内提高自行车库的停放量,立体式自行车库应运而生,立体式自行车库通常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车库本体、设置在地上的入库仓,车库本体通常为圆柱状,其内壁上设置很多自行车储放支架,车库本体的中间位置设有可旋转的升降平台,停车时,将自行车置于入库仓内,机械手抓住车轮把自行车移动到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下降,机械手水平推出,使得自行车移动到自行车储放支架上。然而现在立体自行车库的入库仓内只有一个自行车通道,只能容纳一辆自行车出入库,当多个人需要同时存车或者取车时,等待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通道入库仓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多通道立体自行车库用入库仓结构,该种入库仓能同时存入或者取出多辆自行车,能有效减少自行车入库、出库的等待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通道立体自行车库用入库仓结构,包括入库仓本体,所述的入库仓本体呈圆柱状结构,入库仓本体的中心设有圆柱腔,所述圆柱腔的底部设有升降平台,所述入库仓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入库通道,所述的升降平台上设有与入库通道一一对应的机械手,所述入库通道的内端与圆柱腔连通,所述入库仓的外端设有双移门,所述入库仓的底部设有自行车导轨,所述双移门的门缝处设有车轮限位缺口,所述入库仓本体的顶部设有顶盖。当多辆自行车需要同时入库时,只需要将自行车的前轮伸入对应的入库通道的双移门的车轮限位缺口内,此时升降平台上的机械手就会自动抓取自行车前轮,然后平移门自动移开,机械手就把所有的自动车同时移动到升降平台上,然后通过升降平台将自行车输送到地下的车库本体内进行储放,同理,多辆自行车可以 同时通过入库通道出库,从而减少存车、取车的等待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入库仓本体由角钢搭建而成,所述的圆柱腔内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顶盖的外表面为球面。角钢搭建成本低,搭建、拆卸都非常方便,顶盖的外表面呈球面,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同时顶盖表面不易积水、积雪、不易残留垃圾。
作为优选,所述自行车导轨的横截面呈V字形,所述的自行车导轨包括水平段、倾斜段,水平段的外端位于车轮限位缺口的正下方,倾斜段的外端向下倾斜。机械手抓取前轮后,机械手拉动自行车时,自行车前轮无法移动,自行车后轮在自行车导轨上滚动,而自行车前轮与倾斜段分离,从而避免前轮与自行车导轨发生滑动摩擦而导致容易损坏,对自行车前轮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车轮限位缺口内设有两块挡板,所述挡板的外边缘与双移门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两块挡板的内边缘与双移门的门缝对齐,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对中扭簧。前轮伸入车轮限位缺口内时,挡板自动翻转打开,平时,挡板在对中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将车轮限位缺口封闭,挡板能防止外界各种垃圾、杂物通过车轮限位缺口内进入车库本体内。
作为优选,两块挡板的内边缘处设有密封条。密封条起到密封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自行车导轨的外端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有压块,所述压块的两个侧面均为斜面,所述通孔的下端设有避让盒,所述的避让盒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滑孔,所述的滑孔内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与压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侧套设有压簧,所述避让盒的底部设有接近传感器。当自行车前轮卡入车轮限位缺口内时,压块受到前轮的压力作用而向下移动,滑杆与接近传感器接近产生信号,从而为机械手提供信号,使得与该入库通道对应的机械手抓取自行车前轮;在平时,压块受到压簧的作用而对自行车导轨的外端封闭,从而防止杂物、污水等进入自行车导轨,对自行车导轨起到保护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多辆自行车可以同时入库、出库,极大的缩短了等待时间,存车、取车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入库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双移门上挡板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双移门上挡板关闭状态的截面图。
图5为机械手抓取自行车前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入库仓本体1、圆柱腔2、升降平台3、入库通道4、顶盖5、加强筋6、双移门7、自行车导轨8、水平段80、倾斜段81、车轮限位缺口9、挡板10、转轴11、对中扭簧12、密封条13、压块14、避让盒15、滑杆16、压簧17、接近传感器18、机械手19、隔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多通道立体自行车库用入库仓结构,包括入库仓本体1,入库仓本体呈圆柱状结构,入库仓本体由角钢搭建而成,入库仓本体的顶部设有顶盖5,顶盖的外表面为球面;入库仓本体的中心设有圆柱腔2,圆柱腔内设有若干加强筋6;圆柱腔的底部设有升降平台3,入库仓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入库通道4,升降平台上设有与入库通道一一对应的机械手,入库通道4的内端与圆柱腔连通;
如图3和图4所示,入库仓的外端设有双移门7,入库仓的底部设有自行车导轨8,所述双移门的门缝处设有车轮限位缺口9;车轮限位缺口内设有两块挡板10,挡板的外边缘与双移门之间通过转轴11连接,两块挡板的内边缘与双移门的门缝对齐,转轴上设有对中扭簧12,两块挡板的内边缘处设有密封条13。
如图3和图5所示,自行车导轨8的横截面呈V字形,自行车导轨包括水平段80、倾斜段81,水平段的外端位于车轮限位缺口的正下方,倾斜段的外端向下倾斜;
如图6所示,自行车导轨8的外端底部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压块14,压块的两个侧面均为斜面,所述通孔的下端设有避让盒15,避让盒内设有隔板20,隔板上设有滑孔,滑孔内设有滑杆16,滑杆的上端与压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滑杆的外侧套设有压簧17,避让盒的底部设有接近传感器18。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自行车需要入库时(即入库),将自行车的前轮伸入车轮限位缺口内,前轮自动将车轮限位缺口内的挡板顶开,同时前轮压在压块上,压块受压后下降缩入避让盒内,滑杆的下端与接近传感器接触,接近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机械手19,机械手动作,抓取自行车的前轮,此时与该自行车对应的双移门打开,机械手将自行车抓取后拉到升降平台上,如果多辆自行车同时入库,则多个机械手同时将对应的自行车转移到升降平台上,然后升降平台下降,将自行车转移到地下的车库本体内进行储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