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轻钢集成房屋的装配式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341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轻钢集成房屋的装配式墙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轻钢集成房屋的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钢结构房屋是第三代建筑,他主要采用H型钢及薄壁冷弯C、Z型钢等组合作为建筑骨架,具有总量轻、跨度大、用料少、造价低、节省基础、施工周期短、安全可靠、造型美观等优点,在房屋建筑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现有技术的冷成型钢组合墙体施工时,一般都先搭设骨架,然后在轻钢骨架一侧安装墙面板材,待一侧墙板安装完毕后,在组合墙体空腔内填充保温隔音材料,然后安装另一侧的墙板,才能完成墙体施工,由此可见,墙体施工需经过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须依次在现场完成,施工复杂,周期长,费用高且易产生噪音对环境影响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轻钢集成房屋的装配式墙体,以实现墙体的工厂化预制生产,现场快速组装,且组装后的墙体结构稳定,整体性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轻钢集成房屋的装配式墙体,包括多个预制的墙体单元以及槽口相对的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所述下安装槽固定在基础上,每个墙体单元的上下两端相应的安装在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的槽口内;每个所述墙体单元包括横竖交叉设置的龙骨、安装于龙骨两侧的墙面板材以及填充在两墙面板材之间的填充体;在每个墙体单元的内部设置有沿平行于墙面方向水平贯通的预留孔道,多个墙体单元组装在一起后通过穿插在预留孔道内的钢绞线拉紧,钢绞线的两端分别锚固在左右两端的墙体单元上。

该装配式墙体由多个墙体单元组成,每个墙体单元可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有利于实现墙体施工的标准化,提高了施工的速度,降低了成本;并且,下安装槽可以对墙体单元的安装进行定位,安装方便且可提高安装的精准度,同时,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将多个墙体单元连接在一起,提高了组装墙体的整体性,使墙体更稳固;此外,组装后的多个墙体通过钢绞线拉紧,使墙体单元之间结合更紧密,进一步提高了组装墙体的整体性。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墙体单元的连接侧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竖向凸体和凹槽。将一个墙体单元的凸体插入另一墙体单元的凹槽,以实现墙体单元的拼接,使相邻墙体单元结合得更紧密,提高了组装墙体的整体性。

进一步地,所述凸体为凸出墙体单元且开口向内的冷弯薄壁C型钢结构,凹槽为嵌入墙体单元且开口向外的冷弯薄壁U型钢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凸体和凹槽直接连在墙体单元的龙骨上,相邻墙体单元的龙骨直接结合,组装牢固,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均为冷弯薄壁U型钢,墙体单元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的翼缘上。将墙体单元上下端固定在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上,结构稳定,提升房屋的抗拔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墙面板材为水泥纤维板或PVC挂板。采用水泥纤维板或 PVC挂板,成本低,易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体由发泡混凝土、陶粒混凝土、珍珠岩混凝土、聚苯颗粒混凝土、陶瓷混凝土或粉煤灰混凝土浇筑而成。填充体易于成型,施工快速,且具有防火、隔音、隔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墙体的工厂化预制生产,现场快速组装,且组装后的墙体结构稳定,整体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竖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横向剖视图。

附图中,1表示墙体单元;11表示龙骨;12表示墙面板材;13表示填充体;2表示上安装槽;3表示下安装槽;4表示预留孔道;5表示凸体;6表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轻钢集成房屋的装配式墙体,如图1 至图4所示,由多个墙体单元1组成,每个墙体单元1可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有利于实现墙体施工的标准化,提高了施工的速度,降低了成本。

参照图2和图4,每个墙体单元1包括横竖交叉设置的轻钢龙骨11、安装于龙骨11两侧的墙面板材12以及填充在两墙面板材12之间的填充体13,本实施例中,墙面板材12为成本低、易生产的水泥纤维板或PVC挂板,填充体 13发泡混凝土、陶粒混凝土、珍珠岩混凝土、聚苯颗粒混凝土、陶瓷混凝土或粉煤灰混凝土浇筑而成,易于成型,施工快速,采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墙体具有防火、隔音、隔热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墙体单元1的上下端设置有槽口相对的上安装槽2和下安装槽3,本实施例的上安装槽2和下安装槽3均为冷弯薄壁U型钢,每个墙体单元1的上下两端相应的安装在上安装槽2和下安装槽3的槽口内,并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安装槽2和下安装槽3的翼缘上,上安装槽2和下安装槽3 可以对墙体单元1的安装进行定位,安装方便且可提高安装的精准度,同时,上安装槽2和下安装槽3将多个墙体单元1连接在一起,提高了组装墙体的整体性,使墙体更稳固,同时还可提高房屋的抗拔能力。

此外,在每个墙体单元1的内部设置有沿平行于墙面方向水平贯通的预留孔道4,当墙体单元1安装到位后,将钢绞线穿过预留孔道4,然后将钢绞线一端锚固在一端的墙体单元1上,张拉钢绞线的另一端,使钢绞线产生一个预应力,同时将钢绞线的另一端锚固在另一端的墙体单元1上,这样,可使墙体单元1之间结合更紧密,进一步提高了组装墙体的整体性。

如图3和图4所示,相邻的两个墙体单元1的连接侧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竖向凸体5和凹槽6,凸体5为凸出墙体单元1且开口向内的冷弯薄壁C型钢结构,凹槽6为嵌入墙体单元1且开口向外的冷弯薄壁U型钢结构,需指出的是,图3所示的为中部的墙体单元1,其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其它墙体单元1,而端部的墙体单元1未与其它墙体单元1连接的一端就不用设置凸体5或凹槽6 了,组装时,将一个墙体单元1的凸体5插入另一墙体单元1的凹槽6,相邻墙体单元1的龙骨11直接结合,使得相邻墙体单元1结合得更紧密,组装牢固,提高了组装墙体的整体性。

本实施例的墙体组装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下安装槽3固定在基础上,将墙体单元1按顺序逐个安装在下安装槽3中并组装在一起;

第二步:将钢绞线穿过预留孔道4,钢绞线的一端锚固在一端的墙体单元 1上,张拉钢绞线的另一端,使钢绞线产生一个预应力,并将钢绞线的另一端锚固在另一端的墙体单元1上;

第三步:将上安装槽2安装在墙体的上端,并通过自攻螺钉将墙体的上下端固定在上安装槽2和下安装槽3的翼缘上。

通过上诉三个步骤即可完成墙体的组装,操作简单,组装速度快,且组装的墙体结构稳定,整体性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