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防震型防火保温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570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强度防震型防火保温装饰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建筑装饰行业中,防火保温装饰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防火保温装饰板质地很轻,安装铺设比较方便,但是整体的强度和防撞效果较差,安装过程中会经常性的出现损坏现象,安装铺设繁琐的同时也增加了整体的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防震型防火保温装饰板,结构简单,采用多点式接触的保温层结构,在保证整体强度的同时提高其防撞效果,节约安装铺设成本,提高其安装铺设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防震型防火保温装饰板,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装饰层、上隔热层、保温层组件、下隔热层、基板和密封套;所述的上隔热层和下隔热层沿长度方向均呈峰状结构,所述的上隔热层和下隔热层分别固定设置在保温层组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所述的下隔热层下端固定在基板上,所述的上隔热层上端固定设置装饰层,所述的密封套包围设置在装饰层和基板之间;所述的保温层组件包括上板、固定块、连接块、圆形长条和下板,所述的上板和下板平行设置,所述的上板下端面和下板上端面均设置若干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之间固定设置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之间设置圆形长条,所述的圆形长条固定设置上板和下板之间。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板、固定块、连接块和下板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提高整体保温层组件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板两侧均设置固定耳,所述的固定耳通过地脚螺栓连接在墙体上;这样可以方便整个防火保温装饰板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密封套为软性的硅胶套;这样可以对其隔热层和保温层组件进行保护,提高其整体防撞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防震型防火保温装饰板的结构简单,采用多点式接触的保温层结构,在保证整体强度的同时提高其防撞效果,节约安装铺设成本,提高其安装铺设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1、装饰层,2、上隔热层,3、保温层组件,3-1、上板,3-2、固定块,3-3、连接块,3-4、圆形长条,3-5、下板,4、下隔热层,5、基板,6、密封套,7、固定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面”、“下端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高强度防震型防火保温装饰板,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装饰层1、上隔热层2、保温层组件3、下隔热层4、基板5和密封套6;上隔热层2和下隔热层4沿长度方向均呈峰状结构,上隔热层2和下隔热层4分别固定设置在保温层组件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下隔热层4下端固定在基板5上,上隔热层2上端固定设置装饰层1,密封套6包围设置在装饰层1和基板5之间;保温层组件3包括上板3-1、固定块3-2、连接块3-3、圆形长条3-4和下板3-5,上板3-1和下板3-5平行设置,上板3-1下端面和下板3-5上端面均设置若干固定块3-2,固定块3-2之间固定设置连接块3-3,连接块3-3之间设置圆形长条3-4,圆形长条3-4固定设置上板3-1和下板3-5之间。

其中,上板3-1、固定块3-2、连接块3-3和下板3-5为一体结构。基板5两侧均设置固定耳7,固定耳7通过地脚螺栓连接在墙体上。密封套6为软性的硅胶套。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