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8537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化硅罐制备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罐机。



背景技术:

隧道窑碳化硅灌装海绵铁工艺是煤基法生产海绵铁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国内现有的海绵铁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隧道窑碳化硅灌装海绵铁工艺中,需要用碳化硅罐,在以往制做碳化硅罐都是靠人工手工用皮带转盘制作(类似原始制陶瓷碗工艺),人工制作出的碳化硅罐,碳化硅罐内部组织不紧实,使用3-5次就容易破碎,罐破损后基本无再回收利用的可能,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不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且人工制作碳化硅罐制作慢,生产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碳化硅罐的消耗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罐机,以解决现有的人工制备的碳化硅罐存在内部组织不紧实、容易破碎以及制罐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制罐机,该制罐机制出的碳化硅罐内部组织紧实,可多次循环使用,制罐时间短,材料浪费少。

一种制罐机,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的顶部液压缸、顶部压头、底部液压缸、下推模、内模和外模,所述顶部液压缸位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顶部压头位于所述顶部液压缸的底部,且所述顶部压头由所述顶部液压缸驱动上下位移,所述底部液压缸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所述下推模由所述底部液压缸驱动上下位移,所述内模和所述外模位于所述顶部压头和所述下推模之间,所述外模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内模位于所述外模的内部,且在所述内模和外模之间形成产品腔体,所述产品腔体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顶部压头在其位移行程中可插入封闭或露出所述上开口,所述下推模的顶部部分插入封闭所述下开口,且所述下推模在其位移行程中可沿所述产品腔体上下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液压缸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底部液压缸分别位于所述外模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推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由2个所述底部液压缸驱动。

本制罐机通过内模和外模形成产品腔体,用于填充碳化硅以形成碳化硅罐,进行制罐工艺时,先通过顶部液压杆将顶部压头升至顶部,再通过底部液压缸将把下推模降到最低,填装一点量稀湿的碳化硅混合材料在外膜和内模之间的产品腔体中,填满空隙后由顶部压头压下挤压产品腔体的顶部,再由下推模挤压实产品腔体的底部,当挤压到一定的压力后,顶部液压缸和底部液压缸停止工作,保持一定的压力5-6分钟。需保持时间到后,顶部压头抬起,由下推模慢慢升起,使碳化硅罐与外膜和内模脱模,当下推模升到顶部时,碳化硅罐就完全与模具脱离。该制罐机制得的碳化硅罐结构紧实,使用次数较高,且大大减少了制备碳化硅所用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制罐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罐机,该制罐机制出的碳化硅罐内部组织紧实,可多次循环使用,制罐时间短,材料浪费少。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罐机,包括支撑架9以及设置于支撑架9上的顶部液压缸1、顶部压头2、底部液压缸5、下推模6、内模4和外模3,所述顶部液压缸1位于所述支撑架9的顶部,所述顶部压头2位于所述顶部液压缸1的底部,且所述顶部压头2由所述顶部液压缸1驱动上下位移,所述底部液压缸5位于所述支撑架9的底部,所述下推模6由所述底部液压缸5驱动上下位移,所述内模4和所述外模3位于所述顶部压头2和所述下推模6之间,所述外模3为内部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内模4位于所述外模3的内部,且在所述内模4和外模3之间形成产品腔体8,所述产品腔体8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顶部压头2在其位移行程中可插入封闭或露出所述上开口,所述下推模6的顶部部分插入封闭所述下开口,且所述下推模6在其位移行程中可沿所述产品腔体8上下位移。

所述底部液压缸5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底部液压缸5分别位于所述外模3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推模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两端分别由2个所述底部液压缸5驱动。

本制罐机通过内模和外模形成产品腔体,用于填充碳化硅以形成碳化硅罐,进行制罐工艺时,先通过顶部液压杆将顶部压头升至顶部,再通过底部液压缸将把下推模降到最低,填装一点量稀湿的碳化硅混合材料在外膜和内模之间的产品腔体中,填满空隙后由顶部压头压下挤压产品腔体的顶部,再由下推模挤压实产品腔体的底部,当挤压到一定的压力后,顶部液压缸和底部液压缸停止工作,保持一定的压力5-6分钟。需保持时间到后,顶部压头抬起,由下推模慢慢升起,使碳化硅罐与外膜和内模脱模,当下推模升到顶部时,碳化硅罐就完全与模具脱离。该制罐机制得的碳化硅罐结构紧实,使用次数较高,且大大减少了制备碳化硅所用时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