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电梯井口作业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422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防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结构电梯井口作业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电梯井道的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井道顶部有电梯机房。

长期以来,建筑结构电梯井内作业平台采用钢管每层搭设,搭设耗费人力物力,不方便施工且搭设操作平台需耗费大量钢管,在楼层高度较大时搭设钢管架不稳定,甚至有的作业平台未能及时搭设水平硬防护,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和稳定性很高,同时防护紧密,提升方便的结构电梯井口作业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电梯井口作业防护装置,安装在电梯井道之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可以提升的立体框架结构,框架由多个横杆和竖杆组成,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斜杆加强支撑;所述的框架内设置有两层脚手架,在两层脚手架之间设置有一个加固装置;所述的加固装置包括有一对顶托,水平横向插接在框架中一对横杆的两端,顶托的头部为一个矩形卡槽,在电梯井内壁上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固定块,顶托从左右两个方向与固定块紧固;所述的框架底部的斜杆的末端还连接有一个卡位横杆,卡位横杆安装在电梯井之外,并水平卡紧电梯井的入口,防止框架底部发生晃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框架顶部设置有提升杆,提升杆为水平结构,并连接外部提升机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框架与电梯井的内壁保持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大于300mm。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原理主要是设计一个可以提升的作业框架,在框架中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紧固装置,并设计两层脚手架,可以同步施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强度和稳定性很高,同时防护紧密,提升方便,加快了电梯井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中:1框架 2脚手架 3顶托 4固定块 5斜杆 6卡位横杆 7提升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清楚地被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结构电梯井口作业防护装置,安装在电梯井道之内,包括有一个可以提升的立体式框架1,框架1由多个横杆和竖杆组成,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斜杆5加强支撑;所述的框架1内设置有两层脚手架2,在两层脚手架2间设置有一个加固装置;所述的加固装置包括有一对顶托3,顶托3水平横向插接在框架1中一对横杆的两端,顶托3的头部为一个矩形卡槽,在电梯井内壁上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固定块4,顶托3从左右两个方向与固定块4紧固;所述的框架1底部的斜杆5的末端还连接有一个卡位横杆6,卡位横杆6安装在电梯井之外,并水平卡紧电梯井的入口,防止框架1底部发生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框架1顶部设置有提升杆7,提升杆7为水平结构,并连接外部提升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框架1与电梯井的内壁保持有间隙,间隙的宽度大于300mm。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