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球形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4174阅读:1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球形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半球形帐篷。



背景技术:

户外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卸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

随着目前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人们对户外用品的要求亦愈来愈多,消费者对于帐篷的美观度及空间的要求愈来愈高,目前,一般市面上的双层帐篷,内帐多为纱网材料,外帐为防水面料,通过玻纤杆进行支撑,如果帐篷的面积达到36m2以上,因占地面积较大,纱网太软,扣洞较多,易使整个帐篷发生变形,造成美观度较差、实用性较低、且搭建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外形美观、且实用牢靠的半球形帐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半球形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帐篷布拼接一体成型的半球形外帐和由15根拱形杆交错搭建的半球形内帐,在所述拱形杆上设有若干个杆钩,用以两两相交的拱形杆之间进行固定,在相交的两个所述拱形杆的底端均设有插扣,所述半球形外帐的底端设有与半球形内帐底端相匹配的公扣,在所述外帐的内表面缝制至少20对魔术贴,用以与贴靠的拱形杆进行黏连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拱形杆为铝合金杆,杆粗13mm,杆长为650cm~920c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拱形杆包括5根杆长666cm的铝合金杆、5根杆长854cm铝合金杆和5根杆长917cm的铝合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魔术贴将外帐内帐面与拱形杆粘结,同时,半球形外帐底端的插扣与半球形内帐底端的公扣插接,稳定牢靠,不易变形,且外形美观,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球形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球形帐篷的剖视图。

图中:1-帐篷布、2-半球形外帐、3-拱形杆、4-半球形内帐、5-杆钩、6-插扣、7-公扣、8-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半球形帐篷,包括由帐篷布1拼接一体成型的半球形外帐2和由15根拱形杆3交错搭建的半球形内帐4,在拱形杆3上设有若干个杆钩5,用以两两相交的拱形杆3之间进行固定,在相交的两个拱形杆3的底端均设有插扣6,半球形外帐2的底端设有与半球形内帐4底端相匹配的公扣7,在外帐2的内表面缝制至少20对魔术贴8,用以与贴靠的拱形杆3进行黏连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拱形杆3为铝合金杆,杆粗13mm,杆长为650cm~920cm。

在本实施例中,拱形杆3包括5根杆长666cm的铝合金杆、5根杆长854cm铝合金杆和5根杆长917cm的铝合金杆。

在本实施例中,外帐采用防水PU3000的棉布料,在外帐上开有6个直径74.5cm的大窗和5个直径40.5cm的小窗,通过魔术贴8将外帐2内帐面与拱形杆3粘结,同时,半球形外帐2底端的插扣6与半球形内帐4底端的公扣7插接,稳定牢靠,不易变形,且外形美观,实用性较强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