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9294发布日期:2018-06-28 02:2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调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配制传统方法是由施工者在实行混凝土原材料搅拌前多采用人工测试测试取样,然后确定砂石含水率最后确定施工中原材料的配合比,这种混凝土配制工艺,作业速度较慢,并且不能代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砂石含水率随环境的变化,故人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但这些改进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申请号:201720277802.6],该实用新型包括输送装置、砂料仓、石料仓、水箱、减水剂储料罐、粉煤灰储料罐、砂石含水率检测装置、系统控制单元、系统工控机、主机A、监控装置、主机B、自动计量斗和强制式搅拌机,输送装置分别与砂料仓、石料仓、减水剂储料罐和粉煤灰储料罐的进料口连接,自动计量斗连接在砂料仓、石料仓、水箱、减水剂储料罐和粉煤灰储料罐的出料口处,自动计量斗的数据端口与控制单元连接,自动计量斗的下部安装有强制式搅拌机,自动计量斗与砂料仓、石料仓、水箱、减水剂储料罐和粉煤灰储料罐之间安装有监控装置,砂料仓和石料仓的下部安装有砂石含水率检测装置,砂石含水率检测装置与系统控制单元连接,系统控制单元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到系统工控机上,系统工控机的输出端连接在主机A上。

该实用新型相对原有的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最终产品组成偏差较小的优点,但其还存在初次配制精度不够导致再次调整的压力较大以及调整的次数较多,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包括用于输入原料的进料机构、用于控制进料机构的控制机构、用于实时收集信息并反馈给控制机构的检测机构和用于混合均匀的搅拌机构,所述进料机构的出料端连通有搅拌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进料机构和搅拌机构之间的流量阀和流量累积指示阀,所述流量累积指示阀用以控制流量阀的开闭。

在上述的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流量阀与搅拌机构之间的精细阀门。

在上述的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原料含水率的砂石检测机构和用于检测混合后组分的产品检测机构。

在上述的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相互独立的进水管、外加剂输送管、石料输送管、砂料输送管、水泥输送管和粉煤灰输送管,所述进水管、外加剂输送管、石料输送管、砂料输送管、水泥输送管和粉煤灰输送管的出料端均与搅拌机构连通。

在上述的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中,还包括出料端与搅拌机构连通的初步混合釜,进水管和外加剂输送管与初步混合釜的顶端连通。

在上述的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支架和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壳体与支架转动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壳体的外侧,位于壳体内部的搅拌机构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

在上述的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主臂,若干支臂一端与主臂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搅拌棒。

在上述的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中,所述搅拌棒与支臂转动连接,搅拌片固定连接在搅拌棒表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流量阀和流量累积指示阀可精确控制各原料组分的加入量,配制误差较小,降低了为纠正误差而进行调整的压力和所需调整的次数。

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料机构1、控制机构2、检测机构3、搅拌机构4、流量阀5、流量累积指示阀6、精细阀门7、砂石检测机构8、产品检测机构9、进水管10、外加剂输送管11、石料输送管12、砂料输送管13、水泥输送管14、粉煤灰输送管15、初步混合釜16、支架41、壳体42、驱动电机43、搅拌机构44、主臂441、支臂442、搅拌棒443、搅拌片4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输入原料的进料机构1、用于控制进料机构1的控制机构2、用于实时收集信息并反馈给控制机构2的检测机构3和用于混合均匀的搅拌机构4,所述进料机构1的出料端连通有搅拌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进料机构1和搅拌机构4之间的流量阀5和流量累积指示阀6,所述流量累积指示阀6用以控制流量阀5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检测机构3可通过检测获取原料的实时数据,再将该数据传输至控制机构2中进行处理,根据所需配制的目标产品的组成及检测机构3的检测结果,控制机构2控制进料机构1输送原料至搅拌机构4中,混合均匀后,检测机构3再检测搅拌机构4中混合后产品的组成,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控制机构2中,控制机构2可根据混合后产品组成的实时数据控制进料机构1进料,从而达到进行调整组成的目的,进料机构1和搅拌机构4之间的流量阀5和流量累积指示阀6,这样可通过设定流量累积指示阀6控制流量阀5的开闭,从而精确控制各原料组分的加入量,配制误差较小,降低了为纠正误差而进行调整的压力和所需调整的次数。

混凝土施工配比实时调整系统包括进料机构1、控制机构2和检测机构3,进料机构1的出料端连通有搅拌机构4,进料机构1和搅拌机构4之间设置有流量阀5和流量累积指示阀6,使用时,检测机构3可通过检测获取原料的实时数据,再将该数据传输至控制机构2中进行处理,根据所需配制的目标产品的组成及检测机构3的检测结果,控制机构2控制进料机构1输送原料至搅拌机构4中,混合均匀后,检测机构3再检测搅拌机构4中混合后产品的组成,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控制机构2中,控制机构2可根据混合后产品组成的实时数据控制进料机构1进料,从而达到进行调整组成的目的,进料机构1和搅拌机构4之间的流量阀5和流量累积指示阀6,这样可通过设定流量累积指示阀6控制流量阀5的开闭,从而精确控制各原料组分的加入量,配制误差较小,降低了为纠正误差而进行调整的压力和所需调整的次数。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流量阀5与搅拌机构4之间的精细阀门7,这样能利用精细阀门7进一步提高配制精度。

如图1所示,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用于检测原料含水率的砂石检测机构8和用于检测混合后组分的产品检测机构9,砂石检测机构8可用于实时检测砂料原料和石料原料中的水含量,并将检测结果传送给控制机构2,产品检测机构9可用于实时检测混合完成后产品的组成成分,并将检测结果传送给控制机构2。

如图1所示,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相互独立的进水管10、外加剂输送管11、石料输送管12、砂料输送管13、水泥输送管14和粉煤灰输送管15,所述进水管10、外加剂输送管11、石料输送管12、砂料输送管13、水泥输送管14和粉煤灰输送管15的出料端均与搅拌机构4连通,还包括出料端与搅拌机构4连通的初步混合釜16,进水管10和外加剂输送管11与初步混合釜16的顶端连通。

检测机构2可根据计算结果分别控制进水管10、外加剂输送管11、石料输送管12、砂料输送管13、水泥输送管14和粉煤灰输送管15向搅拌机构4中输入混凝土原料,其中进水管10和外加剂输送管11中的水和外加剂在进入搅拌机构4中之前,先在初步混合釜16中混合均匀,以防止出现水和外加剂这两种液态原料直接加入至搅拌机构4中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支架41和壳体42,所述壳体42为中空结构,且壳体42与支架41转动连接,驱动电机43设置在壳体42的外侧,位于壳体42内部的搅拌机构44与驱动电机43驱动连接,所述搅拌机构44包括与驱动电机43驱动连接的主臂441,若干支臂442一端与主臂44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搅拌棒443。

混合机4包括支架41和壳体42,进料机构1的出料端与壳体42内部连通,壳体42与支架41转动连接,通过转动壳体42可方便地将混合完成后的产品卸出壳体42外,壳体42内部设有用于将输送入搅拌机构4中的物料进行混合的搅拌机构44,搅拌机构44包括与驱动电机43驱动连接的主臂441,若干支臂442一端与主臂441固定连接,支臂442远离主臂441一端连接有搅拌棒443,搅拌时,启动驱动电机43以带动主臂441和支臂442旋转,此时搅拌棒443可在支臂442的带动下对混合腔室4中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优选地,所述搅拌棒443与支臂442转动连接,搅拌片444固定连接在搅拌棒443表面,这样搅拌棒443在被支臂442带动转动的同时,还可发生自转动,从而带动搅拌片444转动,可进一步提高给各组分原料的混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砂石检测机构8可通过检测获取原料的实时数据,再将该数据传输至控制机构2中进行处理,根据所需配制的目标产品的组成及砂石检测机构8的检测结果,控制机构2控制进水管10、外加剂输送管11、石料输送管12、砂料输送管13、水泥输送管14和粉煤灰输送管15输送原料至搅拌机构4中,此时启动驱动电机43,搅拌棒443和搅拌片444在驱动电机43的带动下对各组分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产品检测机构9再检测搅拌机构4中混合后产品的组成,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控制机构2中,控制机构2可根据混合后产品组成的实时数据控制进水管10、外加剂输送管11、石料输送管12、砂料输送管13、水泥输送管14和粉煤灰输送管15进行补充进料,从而达到进行调整组成的目的,进料机构1和搅拌机构4之间的流量阀5和流量累积指示阀6,这样可通过设定流量累积指示阀6控制流量阀5的开闭,从而精确控制各原料组分的加入量,配制误差较小,降低了为纠正误差而进行调整的压力和所需调整的次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进料机构1、控制机构2、检测机构3、搅拌机构4、流量阀5、流量累积指示阀6、精细阀门7、砂石检测机构8、产品检测机构9、进水管10、外加剂输送管11、石料输送管12、砂料输送管13、水泥输送管14、粉煤灰输送管15、初步混合釜16、支架41、壳体42、驱动电机43、搅拌机构44、主臂441、支臂442、搅拌棒443、搅拌片44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