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干粉砂浆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9290发布日期:2018-06-28 02:2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干粉砂浆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粉砂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干粉砂浆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干粉砂浆是指经干燥筛分处理的骨料(如石英砂)、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和添加剂(如聚合物)等按一定比例进行物理混合而成的一种颗粒状或粉状,以袋装或散装的形式运至工地,加水拌和后即可直接使用的物料。又称作砂浆干粉料、干混料、干拌粉。在建筑和装修工程应用极为广泛。

现有的生产干粉砂浆的搅拌装置普遍存在搅拌效果差的问题;而且在搅拌过程中添加添加剂时,需要人工称重后打开干粉砂浆搅拌装置进行加入,这种添加方式效率低,而且在添加添加剂时,干粉砂浆搅拌装置内的粉尘容易向外甩出扬尘;另外现有的干粉砂浆搅拌装置缺乏取样装置,工人只凭经验判断干粉砂浆是否混合均匀,容易在干粉砂浆还没有混合均匀的时候就放出,或者导致长时间的混合搅拌,浪费能源,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定量添加添加剂,搅拌效果好且带有取样装置的生产干粉砂浆的搅拌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产干粉砂浆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仓,所述搅拌仓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仓内,所述搅拌轴下部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外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固定设置于所述搅拌仓底部,所述套筒底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搅拌轴上部固定设置有两根横杆,所述横杆端部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竖杆,所述横杆中部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底端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搅拌轴上还固定设置有分散板,所述分散板位于螺旋叶片上方、横杆下方。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设有搅拌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仓顶部设置有添加剂进料装置,所述添加剂进料装置包括定量进料装置和添加剂料斗,所述定量进料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进料管和设置在所述进料管开口端的汽缸,所述进料管封闭端上壁设有上进口,所述进料管开口端下壁设有下出口,所述上进口和下出口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完全错开,所述汽缸连接有取料块,所述取料块上设有取料槽,所述取料槽通过汽缸的伸缩分别与上进口和下出口连通,所述上进口与添加剂料斗连通,所述下出口与搅拌仓内部连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搅拌仓底部设置有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仓上的外筒和套设于所述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外筒两端开口,所述外筒的上端开口伸入所述搅拌仓内部;所述内筒上端设有与外筒的上端开口相匹配的封头,下端设有拉杆,所述拉杆末端设有拉环,所述内筒侧壁上部设有取样口,所述内筒侧壁下部设有出样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剂进料装置实现添加剂的定量添加,操作快捷方便,既解决了人工称重添加效率低的问题,又解决了添加过程中容易甩出粉尘的问题;搅拌仓中部的螺旋叶片和套筒将搅拌仓底部沉积的料提升上去,在提升的过程中,对其起到搅拌混合的作用,当被提升的物料到达套筒顶端时,被分散板重新打散刮入到搅拌仓内,更利于搅拌混合,位于套筒外围的横杆、第一竖杆、第二竖杆和连接杆构成搅拌框,对搅拌仓套筒外围的物料进行搅拌,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上的搅拌桨则进一步的提高了搅拌框的搅拌效果;通过搅拌仓底部设置的取样装置,可随时知道搅拌仓内部物料的混合情况,取样方便、快捷,不影响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添加剂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仓;2、电机;3、搅拌轴;4、螺旋叶片;5、套筒;6、通孔;7、横杆;8、第一竖杆;9、第二竖杆;10、连接杆;11、分散板;12、搅拌桨;13、定量进料装置;131、进料管;132、汽缸;133、上进口;134、下出口;135、取料块;136、取料槽;14、添加剂料斗;15、取样装置;151、外筒;152、内筒;153、封头;154、拉杆;155、拉环;156、取样口;157、出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生产干粉砂浆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仓1,所述搅拌仓1顶部设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与搅拌轴3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3位于搅拌仓1内,所述搅拌轴3下部设置有螺旋叶片4,所述螺旋叶片4外部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固定设置于所述搅拌仓1底部,所述套筒5底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6,所述搅拌轴3上部固定设置有两根横杆7,所述横杆7端部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一竖杆8,所述横杆7中部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二竖杆9,所述第一竖杆8和第二竖杆9底端通过连接杆10相连,为了更进一步的增强搅拌效果,在所述第一竖杆8和第二竖杆9上还设有搅拌桨12;所述搅拌轴3上还固定设置有分散板11,所述分散板11位于螺旋叶片4上方、横杆7下方,所述分散板11的底边与套筒5顶部平齐,所述分散板11用于将螺旋叶片4带上来的干粉砂浆重新刮入到搅拌仓1内,在此过程中分散板11能够把干粉砂浆打散,更利于搅拌混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搅拌仓1顶部设置有添加剂进料装置,所述添加剂进料装置包括定量进料装置13和添加剂料斗14,所述定量进料装置13包括一端开口的进料管131和设置在所述进料管131开口端的汽缸132,所述进料管131封闭端上壁设有上进口133,所述进料管131开口端下壁设有下出口134,所述上进口133和下出口134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完全错开,所述汽缸132连接有取料块135,所述取料块135上设有取料槽136,所述取料槽136通过汽缸132的伸缩分别与上进口133和下出口134连通,所述取料槽136不同时连通上进口133和下出口134,所述上进口133与添加剂料斗14连通,所述下出口134与搅拌仓1内部连通。需要添加添加剂的时候,汽缸132推动取料块135使上进口133与取料槽136连通,添加剂料斗14内的添加剂从上进口133落入取料槽136内,取料槽136被添加剂填满后,汽缸132收缩,拉动取料块135使取料槽136与下出口134连通,添加剂从下出口134进入搅拌仓1内部,完成一次定量添加添加剂。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设计取料槽136的大小以控制添加添加剂的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搅拌仓1底部设置有取样装置15,所述取样装置15包括设置在搅拌仓1上的外筒151和套设于所述外筒151内的内筒152,所述外筒151两端开口,所述外筒151的上端开口伸入所述搅拌仓1内部;所述内筒152上端设有与外筒151的上端开口相匹配的封头153,所述内筒152下端设有拉杆154,所述拉杆154末端设有拉环155,所述内筒152侧壁上部设有取样口156,所述内筒152侧壁下部设有出样口157。需要取样时,向上推动拉环155,内筒152向上运动,封头153与外筒151的上端开口分开,取样口156伸入到搅拌仓1内部进行取样,样品顺着内筒152到达出样口157,向下拉动拉环155,内筒152向下运动,封头153堵住外筒151的上端开口,样品从出样口157出来,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操作简单、快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