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9714发布日期:2018-09-14 22:3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

现有的进料装置主要是进料斗,通过先在进料斗中添加物料,再将进料斗中的物料倒进搅拌筒中进行搅拌,完成加料过程。

但是现有的进料装置有一个不足,就是在料斗进料斗中的物料进入搅拌筒时,进料斗中的物料一般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借由进料斗抬起时产生的斜度滑进搅拌筒,由于进料斗的物料出口与搅拌筒口之间的角度是不断的变化的,而且在进行加料之前一般要使搅拌筒进行空转检查搅拌叶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使得在进行加料时搅拌筒一般是在转动的状态,导致物料在刚要进入搅拌筒时有一小部分从进料斗的物料出口脱出,出现漏料的情况,造成了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它通过设置了一种新型的进料装置,使得在进行加料时出现的漏料更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支架、设置在进料支架上的进料口、设置在进料口下侧的输送机以及设置在输送机的另一端上的导料支架,所述输送机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进料支架和导料支架上,所述导料支架上设置有与输送机布置角度交叉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一端斜插入搅拌筒的筒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搅拌机进行加料之前,首先先将输送机、进料口和导料板布置好,使得导料板斜插入搅拌筒的筒口;接下来先将搅拌机打开,使得搅拌机空转检查搅拌叶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再将输送机打开;最后再将混凝土物料倒入进料口,物料经由进料口流到输送机上,经由输送机将物料运输至设置导料板的一端,输送机转向,使得输送机上的物料倒在导料板上,再经由导料板流入搅拌筒内,进行物料的搅拌。通过设置一种新型的进料装置,在加料过程中,物料进入搅拌筒的角度为固定的,防止了由于角度不断变化导致漏料的情况,从而减小了物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板的两端设置有垂直导料板板面的防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料板的两端设置有防护板,使得物料在经由导料板进入搅拌筒时不会从导料板的两端漏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还包括放置板,所述进料支架、导料支架和输送机均为布置在放置板上,所述放置板的下侧设置有车轮,所述放置板上还设置有搅拌机挂接的挂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和搅拌机通过挂环挂接在一起,使得在进行搅拌机运输时也可以一起将进料装置一起运走,方便运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机和所述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为分开运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二者分开运输,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导料板不会因为颠簸的原因导致磕碰变形,防止变形带来的加料过程中物料在变形处出现堆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整体呈方形斗型,包括大方型筒、固定连接在大方型筒上的棱台型筒以及固定连接在棱台型筒上的小方型筒,所述棱台型筒的大端与大方型筒固定连接,棱台型筒的小端与小方型筒固定连接,所述大方型筒作为物料的进口,所述小方型筒作为物料的出口,所述大方型筒的四个板中的一个板设置为高度低于其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向进料口中加入物料时,有时物料会在进料口之前就从进料口处漏出,为了防止物料从进料口处漏出,将大方型筒的四个板中的一个的高度降低,在进行加料时,工作人员朝向大方型筒的低板,使得在将物料倒入进料口时,高板可以对漏出的物料进行阻挡,减小物料从进料口处漏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小方型筒的开口大小设置为小于两块刮板之间的距离大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口中的物料进入输送机时,能更为方便的使物料进入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的下侧放置有漏料桶,所述漏料桶放置在放置板上对应进料口的位置开设的方形口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又因为物料从进料口倒入输送机上时,有一小部分的物料会因为输送机的转动而未堆放在输送机上,也会造成物料的浪费。所以在进料口的下侧不干扰进料支架的位置放置有用于盛装漏料的漏料桶,使得产生的漏料进入漏料桶中收集起来,进一步减小物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支架和导料支架之间安装有将输送机整体套设在一起的方筒型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靠近进料支架的一端的下侧开设有与进料口对应的接料口,所述漏料桶放置在接料口下侧的方形口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输送机的震动导致输送机上的物料在运输工程中也有一小部分掉出,造成物料的浪费,所以在进料支架和导料支架之间安装有防护壳,在使用时,输送机上出现的漏料经由防护壳的斜度滑到接料口,并流入在接料口下侧的漏料桶,更进一步的防止物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壳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护壳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的,使得输送机的漏料在下滑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壳设置为两个截面呈C型的半筒型,二者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抵触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护壳设置为便于打开的,在对输送机进行检修时,打开防护壳,对内部的输送机进行检修,也可以在搅拌机不工作时检查防护壳中是否有未排出的漏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一种新型的进料装置,在加料过程中,物料进入搅拌筒的角度为固定的,防止了由于角度不断变化导致漏料的情况,从而减小了物料的浪费;

2、通过在进料口的下侧放置有用于盛装漏料的漏料桶,使得加料时产生的漏料进入漏料桶中收集起来,进一步减小物料的浪费;

3、通过在进料支架和导料支架之间安装有防护壳,输送机上出现的漏料经由防护壳的斜度滑到接料口,并流入在接料口下侧的漏料桶,更进一步的防止物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的断裂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进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的断裂示意图。

图中,1、进料支架;2、进料口;21、大方型筒;22、棱台型筒;23、小方型筒;3、输送机;31、支撑架;32、滚筒;33、皮带;34、刮板;4、导料支架;5、放置板;51、车轮;52、挂环;53、方形口;6、导料板;61、防护板;7、防护壳;71、接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搅拌机进料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进料支架1,设置在进料支架1上的进料口2,进料口2整体呈方形斗型,进料口2的下侧设置有输送机3,输送机3的另一端上连接有导料支架4,其中,输送机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进料支架1和导料支架4上其中,进料支架1、输送机3和导料支架4均为布置在放置板5上。

具体的来说,输送机3为刮板式输送机,包括支撑架31、固定在支撑架31上的滚筒32、包裹在滚筒32上的皮带33以及等间距垂直设置在皮带33上的刮板34。导料支架4上设置有与输送机3的布置角度交叉的导料板6,导料板6的一端插入搅拌筒的筒口,且导料板6的两端设置有垂直导料板6板面的用于防止物料从导料板6的两端漏出的防护板61。

在对搅拌机进行加料之前,首先先将输送机3、进料口2和导料板6布置好,使得导料板6斜插入搅拌筒的筒口;接下来先将搅拌机打开,使得搅拌机空转检查搅拌叶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再将输送机3打开;最后再将混凝土物料倒入进料口,物料经由进料口流到输送机上,经由输送机将物料运输至设置导料板6的一端,输送机3转向,使得输送机3上的物料倒在导料板6上,再经由导料板入搅拌筒内,进行物料的搅拌。通过设置一种新型的进料装置,在加料过程中,物料进入搅拌筒的角度为固定的,相比现有技术,防止了由于角度不断变化导致漏料的情况,从而减小了物料的浪费。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进料装置的运输,在放置板5的下侧设置有车轮51,且放置板5上还设置有与搅拌机挂接的挂环52,使得在进行搅拌机运输时也可以一起将进料装置一起运走,方便运输。也可以将二者分开运输,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导料板6不会因为颠簸的原因导致磕碰变形,防止变形带来的加料过程中物料在变形处出现堆积。

如图3所示,进料口2包括三部分,包括大方型筒21、固定连接在大方型筒21上的棱台型筒22以及固定连接在棱台型筒22上的小方型筒23,棱台型筒22的大端与大方型筒21固定连接,棱台型筒22的小端与小方型筒23固定连接,大方型筒21作为物料的进口,小方型筒23作为物料的出口,为了加料时物料能更多的进入输送机3,将小方型筒23的开口大小设置为小于两块刮板34之间的距离大小。现有技术中,在向进料口2中加入物料时,有时物料会在进料口2之前就从进料口2处漏出,为了防止物料从进料口2处漏出,对现有的进料口2做了一个改进,将大方型筒21的四个板中的一个的高度降低,在进行加料时,工作人员朝向大方型筒21的低板,使得在将物料倒入进料口2时,高板可以对漏出的物料进行阻挡,减小物料从进料口2处漏出。

参照图2,又因为物料从进料口2倒入输送机3上时,有一小部分的物料会因为输送机3的转动而未堆放在输送机3上,也会造成物料的浪费。所以在进料口2的下侧不干扰进料支架1的位置放置有用于盛装漏料的漏料桶,漏料桶为普通的桶,且漏料桶放置在放置板5上对应进料口2的位置开设的方形口53中,使得产生的漏料进入漏料桶中收集起来,进一步减小物料的浪费。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因为输送机3的震动导致输送机3上的物料在运输工程中也有一小部分掉出,造成物料的浪费。

如图4、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的防止物料的浪费,在进料支架1和导料支架4之间安装有将输送机3整体套设在一起的方筒型的防护壳7,防护壳7靠近进料支架1的一端的下侧开设有与进料口2对应的接料口71,在接料口71开口处对应放置有用于盛装漏料的漏料桶。在使用时,输送机3上出现的漏料经由防护壳7的斜度滑到接料口71,并流入在接料口71下侧方形口53中放置的漏料桶。将防护壳7的内表面设置为光滑的,使得物料的下滑更为方便。

为了对输送机3进行检修,将防护壳7设置为可以开闭的,具体的来说,将防护壳7设置为两个截面呈C型的半筒型,二者的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接触,在对输送机3进行检修时,打开防护壳7,对内部的输送机3进行检修,也可以在搅拌机不工作时检查防护壳7中是否有未排出的漏料。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如图2所示,在对搅拌机进行加料之前,首先先将输送机3、进料口2和导料板6布置好,使得导料板6斜插入搅拌筒的筒口;接下来先将搅拌机打开,使得搅拌机空转检查搅拌叶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再将输送机3打开;最后再将混凝土物料倒入进料口,物料经由进料口流到输送机上,经由输送机将物料运输至设置导料板6的一端,输送机3转向,使得输送机3上的物料倒在导料板6上,再经由导料板6流入搅拌筒内,进行物料的搅拌。通过设置一种新型的进料装置,在加料过程中,物料进入搅拌筒的角度为固定的,防止了由于角度不断变化导致漏料的情况,从而减小了物料的浪费。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