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塑料防渗漏水建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351发布日期:2018-09-05 01:2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阻燃塑料防渗漏水建筑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阻燃塑料防渗漏水建筑板在铺设进行使用的时候,建筑板体的防水性能和通风性能低,并且建筑本体的阻燃强度也较低,从而降低了建筑板体的阻燃性易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建筑板体的坚固性低,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塑料防渗漏水建筑板,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塑料防渗漏水建筑板,包括建筑板体,所述建筑板体左右侧面分别设有透气层,所述建筑板体上下侧面分别设有防水层,所述透气层和所述防水层之间通过工业胶水进行粘合连接,所述防水层内部设有第一阻燃层,所述第一阻燃层内侧面设有第二阻燃层,所述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阻燃层之间设有透气管,所述透气管分别与所述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阻燃层通过工业胶水进行粘合连接,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内侧面设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呈等距离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加固块之间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两侧面和所述加固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阻燃层和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固块的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透气管的个数设置为三个且等距离的分布在所述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阻燃层之间,所述透气管呈轴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水层、所述第一阻燃层和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厚度均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设的防水层和透气层结合透气管的使用能够使建筑板体实现防水和通风的功能,并且增设的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能够增强阻燃强度,提高了建筑板体的阻燃性,同时在第二阻燃层的内侧设有加固块结合支撑条和减震弹簧的使用提高了建筑板体的坚固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燃塑料防渗漏水建筑板的分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阻燃塑料防渗漏水建筑板的加固块内部结构图;

图中:建筑板体1、透气层2、防水层3、第一阻燃层4、第二阻燃层5、透气管6、加固块7、支撑条8、支撑板9、减震弹簧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阻燃塑料防渗漏水建筑板,包括建筑板体1,所述建筑板体1左右侧面分别设有透气层2,所述建筑板体1上下侧面分别设有防水层3,所述透气层2和所述防水层3之间通过工业胶水进行粘合连接,所述防水层3内部设有第一阻燃层4,所述第一阻燃层4内侧面设有第二阻燃层5,所述防水层3和所述第二阻燃层5之间设有透气管6,所述透气管6分别与所述防水层3和所述第二阻燃层5通过工业胶水进行粘合连接,所述第二阻燃层5的内侧面设有加固块7,所述加固块7呈等距离分布。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加固块7之间设有支撑条8,所述支撑条8的两侧面和所述加固块7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8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阻燃层4和所述第二阻燃层5的内部。所述加固块7的内部设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之间设有减震弹簧10,所述减震弹簧10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9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透气管6的个数设置为三个且等距离的分布在所述防水层3和所述第二阻燃层5之间,所述透气管6呈轴对称分布。所述防水层3、所述第一阻燃层4和所述第二阻燃层5的厚度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通过在建筑板体1左右侧面分别设有透气层2,在建筑板体1上下侧面分别设有防水层3,在防水层3内部设有第一阻燃层4,在第一阻燃层4内侧面设有第二阻燃层5,在防水层3和所述第二阻燃层5之间设有透气管6,在使用的时候,防水层3和透气层2结合透气管的使用能够使建筑板体1实现防水和通风,并且增设的第一阻燃层4和第二阻燃层5能够增强阻燃强度,同时在第二阻燃层5的内侧设有加固块7结合支撑条8和减震弹簧10的使用提高了建筑板体1的坚固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