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生产模具、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180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生产模具、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生产模具,还涉及利用该模具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当代桥梁工程施工中,进行桥面系施工时,越来越多地选择采用预制梁的形式施工,即先将横梁在工地上浇筑预制好,然后在运至施工点进行铺设。

现有技术中,浇筑预制梁时,一般是先根据所需预制梁的尺寸先浇筑一个匹配的砼台座作为支撑基础,然后再在砼台座上铺设钢板,以钢板为底模进行浇筑。这种方式,不同的尺寸型号的预制梁就需要先设置不同的支撑台座。这样就存在会耗费更多时间和耗费更多材料成本的缺陷。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生产模具,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合梁生产模具,包括侧模板、模具基座、模具中间分隔、预制梁端头板、预制梁工字型挡头板,所述模具基座摆放在承载面上,所述侧模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模具基座的两条平行分布且较长的侧边上,所述模具中间分隔平行于侧模板架设在两个侧模板之间形成两个分腔室,所述分腔室内装有预制梁钢筋笼和预应力钢绞线,相邻的预制梁钢筋笼之间通过预制梁工字形挡头板分隔成独立叠合梁浇灌腔室,预应力钢绞线的两端插入预制梁端头板上的定位孔中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膜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模具基座,所述模具基座在所述转轴的两侧设有多个限定侧膜旋转角度的定位卡销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制梁端头板包括预制梁端封头板、端头固定端基座和端头固定端工字钢支撑,所述预制梁端封头板沿端头固定端基座顶部向外延伸而出,端头固定端工字钢支撑固定在固定端基座的两侧,所述预制梁端封头板与端头固定端工字钢支撑配合形成一个限制侧模板运动的侧模板卡槽,相邻的所述预制梁端封头板之间形成一个限制模具中间分隔运动的模具中间分隔卡槽。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预制梁端封头板上设有多个与预应力钢绞线相适配的定位孔,当预应力钢绞线插入定位孔后、所述预制梁端头板向模具内侧偏斜、所述侧模板卡槽卡接侧模板、模具中间分隔卡槽卡接模具中间分隔、定位孔侧壁抵接固定预应力钢绞线。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具基座的底部通有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上设有多个连通叠合梁模具内腔的小孔。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生产设备,包括混凝土浇筑设备和如上所述的叠合梁模具,所述混凝土浇筑设备主要由混凝土输送车、混凝土料斗吊车和吊车行走轨道,所述吊车行走轨道装配在生产车间的屋架间,所述混凝土料斗吊车通过吊车桁架滑动架设在所述吊车行走轨道上,所述混凝土运送车滑动连接工作面上预埋的轨道,所述混凝土运送车上装载混凝土料斗;所述叠合梁模具沿所述混凝土料斗吊车行径方向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料斗吊车正下方;当所述混凝土运送车运行到预设工位时、所述混凝土料斗吊车吊取混凝土料斗后沿吊车行走轨道行进、混凝土料斗中的混凝土倾入其下方的预应力梁模具中。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生产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混凝土在搅拌楼制备好后,通过混凝土输送车运至单层工业厂房内;

s2,吊车吊起混凝土料斗至叠合梁模具上方,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s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构件养护直至达到脱模强度;

s4,然后放张预应力钢筋,构件脱模起吊。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步骤s2之前,所述叠合梁模具需要进行准备工序具体为:

s1.1,通过侧模定位卡销控制侧模板开合至预定角度;

s1.2,叠合梁模具内涂抹脱模剂;

s1.3,将制备好的钢筋笼连同预应力钢绞线装入模具中,每根预应力钢绞线插入一个钢绞线定位孔;

s1.4,将工字型挡头板插入相邻预制梁钢筋笼之间隔开;

s1.5,通过侧模定位卡销控制侧模板关闭至预定角度;

s1.6,预制梁端头板向模具内侧偏斜、侧模板卡槽卡接侧模板、模具中间分隔卡槽卡接模具中间分隔、定位孔侧壁抵接固定预应力钢绞线;

s1.7进行尺寸校验复合,达到要求后对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力施加至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3中的构件养护具体为:

s3.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通蒸汽输送管进行蒸汽养护;

s3.2,待混凝土强度养护到脱模强度之后,停止蒸汽供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s4中具体为:

s4.1,将预应力钢绞线放张之后打开模具侧模;

s4.2,将预应力钢绞线切断后,通过厂房内吊车钩住起吊吊钩,将预制叠合梁从模具内吊出,运送至构件堆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端部板的倾斜实现了与侧模板、模具中间分隔和预应力钢绞线的限位和固定,通过倾斜角度还能够调整端部板与预应力钢绞线的动态阻力调节,侧模板通过自身的定位卡销能够实现预定角度的定位,方便了整个模具的装拆。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生产设备示意图;

图2为叠合梁生产模具示意图;

图3为叠合梁生产模具的端面剖视图;

图4为叠合梁生产模具示意图;

厂房屋架1,厂房内吊车桁架2,吊车上吊钩3,混凝土料斗4,混凝土输送车5,混凝土输送车轨道6,成品混凝土7,预制预应力叠合梁生产线轨道8,吊车轨道9,吊车钢梁牛腿10,

模具基座11,预制梁端头板12,模具中间分隔13,预制梁工字型挡头板14,侧模板15,预制梁起吊吊钩16,预制梁钢筋笼17,预应力钢绞线18;

预制梁端封头板12.1,端头固定端基座12.2,端头固定端工字钢支撑12.3,钢绞线定位孔12.4;

蒸汽管道11.1;

侧模定位卡销孔1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生产设备,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包括混凝土浇筑设备和叠合梁模具,混凝土浇筑设备主要由混凝土输送车5、吊车上吊钩3和吊车行走轨道9,吊车行走轨道9装配在厂房屋架1间,吊车上吊钩3通过吊车桁架2滑动架设在吊车行走轨道9上,混凝土运送车5滑动连接工作面上预埋的混凝土输送车轨道6,混凝土运送车5上装载混凝土料斗4;叠合梁模具沿预制预应力叠合梁生产线轨道8行径方向设置在吊车上吊钩3正下方;混凝土在搅拌楼制备好后,通过混凝土输送车运至单层工业厂房内,当混凝土运送车5运行到预设工位时、吊车上吊钩3吊取混凝土料斗4后沿吊车轨道9行进、混凝土料斗4中的混凝土倾入其下方的预应力梁模具中。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构件养护直至达到脱模强度。然后放张预应力钢筋,构件脱模起吊。

叠合梁生产模具,包括侧模板15、模具基座11、模具中间分隔13、预制梁端头板12、预制梁工字型挡头板14,模具基座11摆放在承载面上,侧模板15转动连接在模具基座11的两条平行分布且较长的侧边上,模具中间分隔13平行于侧模板15架设在两个侧模板15之间形成两个分腔室,分腔室内装有预制梁钢筋笼17和预应力钢绞线18,相邻的预制梁钢筋笼17之间通过预制梁工字形挡头板14分隔成独立叠合梁浇灌腔室,预应力钢绞线18的两端插入预制梁端头板上的定位孔12.4中固定。

侧模板15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模具基座11,模具基座11在转轴的两侧设有多个限定侧膜旋转角度的定位卡销孔15.1。

预制梁端头板12包括预制梁端封头板12.1、端头固定端基座12.2和端头固定端工字钢支撑12.3,预制梁端封头板12.1沿端头固定端基座12.2顶部向外延伸而出,端头固定端工字钢支撑12.3固定在固定端基座12.2的两侧,预制梁端封头板12.1与端头固定端工字钢支撑12.3配合形成一个限制侧模板15运动的侧模板卡槽,相邻的预制梁端封头板12.1之间形成一个限制模具中间分隔13运动的模具中间分隔卡槽。

预制梁端封头板12.1上设有多个与预应力钢绞线18相适配的定位孔12.4,当预应力钢绞线18插入定位孔12.4后、预制梁端头板12向模具内侧偏斜、侧模板卡槽卡接侧模板15、模具中间分隔卡槽卡接模具中间分隔13、定位孔12.4侧壁抵接固定预应力钢绞线18。

模具基座11的底部通有蒸汽管道11.1,蒸汽管道11.1上设有多个连通叠合梁模具内腔的小孔。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生产制作方法: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生产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混凝土在搅拌楼制备好后,通过混凝土输送车运至单层工业厂房内。在进行步骤s2之前,叠合梁模具需要进行准备工序具体为:

s1.1,通过侧模定位卡销控制侧模板开合至预定角度;

s1.2,叠合梁模具内涂抹脱模剂;

s1.3,将制备好的钢筋笼连同预应力钢绞线装入模具中,每根预应力钢绞线插入一个钢绞线定位孔;

s1.4,将工字型挡头板插入相邻预制梁钢筋笼之间隔开;

s1.5,通过侧模定位卡销控制侧模板关闭至预定角度;

s1.6,预制梁端头板向模具内侧偏斜、侧模板卡槽卡接侧模板、模具中间分隔卡槽卡接模具中间分隔、定位孔侧壁抵接固定预应力钢绞线;

s1.7进行尺寸校验复合,达到要求后对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力施加至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s2,吊车吊起混凝土料斗至叠合梁模具上方,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s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构件养护直至达到脱模强度。

步骤s3中的构件养护具体为:

s3.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通蒸汽输送管进行蒸汽养护;

s3.2,待混凝土强度养护到脱模强度之后,停止蒸汽供应。

s4,然后放张预应力钢筋,构件脱模起吊。

步骤s4中具体为:

s4.1,将预应力钢绞线放张之后打开模具侧模;

s4.2,将预应力钢绞线切断后,通过厂房内吊车钩住起吊吊钩,将预制叠合梁从模具内吊出,运送至构件堆场。至此,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产全过程结束。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