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2614发布日期:2018-07-10 21:0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属于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预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是其施工浇筑至关重要的性能,为严格控制预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混凝土厂站质检员需在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和施工泵送之前,攀爬搅拌车尾以观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如果观测判断预拌混凝土塌落扩展度过小,质检人员还需手提桶装外加剂进行混凝土调控。

现有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一般通过伸缩缸来进行升降的调控,需要安装油泵或气泵,检修麻烦,工作噪声大,且消耗电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一般通过伸缩缸来进行升降的调控,需要安装油泵或气泵,检修麻烦,工作噪声大,且消耗电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其结构包括机架、升降装置、铰接座、动力箱、移动轮、传动箱、定量出料器、第一料箱、第二料箱、输送架、输送带、支架,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机架上焊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动力箱的两侧铰接在一起,所述动力箱连接在输送架的首端,所述输送架内设有与之相配合的输送带,所述动力箱通过传动箱与定量出料器传动连接,所述定量出料器通过支架连接在输送架上方,所述定量出料器顶部分别与第一料箱、第二料箱连通,所述输送架与升降装置顶部相接触,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升降装置由外壳、制动装置、旋转装置、顶升装置、传动装置、踩踏装置、复位机构、拉动装置、联动装置组成,所述外壳顶部开有空槽,所述顶升装置位于空槽处,所述顶升装置通过侧面的传动装置与旋转装置相连接,所述旋转装置与制动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与联动装置拉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通过拉动装置与踩踏装置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设在下方的复位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踩踏装置由第一导向轮、固定板、踏板、加固杆、滑套、第一弹簧、拉绳、滑杆、第二导向轮组成,所述滑杆垂直放置外壳内部一侧,所述滑杆顶部与固定板垂直连接,所述固定板连接在外壳内侧,所述滑杆上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套,所述滑套顶部侧面与踏板垂直连接,所述踏板通过加固杆与滑套底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滑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滑套底部相接触,所述滑套顶部与拉绳一端相连接,所述拉绳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与拉动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动装置由框架、第二弹簧、弹力块、升降杆、球体、第一销轴、杠杆、第三导向轮、牵绳、弧形杆、第四导向轮、弧形滑槽、铰链、伸缩杆组成,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底部,所述框架内部设有垂直放置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顶部与弹力块相连接,所述弹力块设在框架内部并连接在升降杆底部,所述升降杆顶部贯穿框架与球体固定连接,所述球体与杠杆的一端相接触,所述杠杆中间套设在第一销轴上,所述杠杆另一端与牵绳首端相连接,所述绕过牵绳尾端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与弧形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弧形杆的顶部设在弧形滑槽内部,所述弧形杆顶部通过铰链与伸缩杆的顶部铰接在一起,所述伸缩杆底部连接在联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装置由支座、转盘、固定轴、拉杆、连杆、固定套板、导杆、第三弹簧、移动套板组成,所述支座顶部通过固定轴与转盘活动连接,所述转盘与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杆与固定套板、移动套板铰链连接,所述固定套板与移动套板相互平行且两者通过第三弹簧弹力连接,所述导杆设有相互平行的2根并垂直放置,所述导杆底部与固定套板垂直连接,所述移动套板设在固定套板上方并与导杆间隙配合,所述伸缩杆连接在转盘外圈。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由齿条绳、第五导向轮、支板、齿条、限位板、齿轮组成,所述齿条绳一端与移动套板相连接,所述齿条绳另一端绕过第五导向轮与齿条相连接,所述齿条设在支板上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支板上垂直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齿条上方设有与之相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装置由拉环、绳索、移动架、架板、第四弹簧、棘轮、座板、棘爪座、棘爪组成,所述拉环设在外壳外部,所述拉环系有绳索的一端,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移动架相连接,所述移动架贯穿与之相配合的架板,所述架板的首尾段与座板固定连接,所述座板与架板之间设有套设在移动架上的第四弹簧,所述座板上固定设有棘爪座,所述棘爪座安装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棘轮相配合,所述棘轮与齿轮为同心圆且两者同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由主动收卷轮、收卷绳、从动收卷轮、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主动皮带轮、传动皮带、从动皮带轮组成,所述主动收卷轮与齿轮为同心圆且两者同轴连接,所述主动收卷轮通过收卷绳与从动收卷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收卷轮与主动锥齿轮为同心圆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垂直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皮带轮为同心圆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由复位收卷轮、复位拉绳、第六导向轮、条形架、第五弹簧组成,所述复位收卷轮与从动收卷轮为同心圆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条形架连接在支板下方,所述条形架内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一端嵌入条形架的左端,所述第五弹簧的另一端与复位拉绳首端相连接,所述复位拉绳尾端绕过第六导向轮缠绕在复位收卷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装置由螺母、第一活动杆、丝杠、第二活动杆、导轨组成,所述导轨内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一端穿出导轨与从动皮带轮相连接,所述丝杠上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与第一活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杆的右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左端铰接在导轨的左端上,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的铰接处与输送架相接触。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将不同的物料分别倒入第一料箱、第二料箱,通过踩踏升降装置使输送架的尾端进行高度调节,根据需要,通过定量出料器将物料落在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将物料输送到搅拌桶中,升降装置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踩踏踏板使拉绳将杠杆的一端下拉,通过第一弹簧能够使踏板自动进行复位,杠杆下拉端与球体接触,通过第二弹簧能够在拉力消失时将杠杆进行复位,杠杆的一端下拉时,另一端上升,拉动牵绳使弧形杆在弧形滑槽内移动,通过伸缩杆带动转盘进行旋转,使拉杆拉动2根连杆,因为固定套板固定,便会使移动套板在导杆上垂直向下运动,拉动齿条绳使齿条带动齿轮旋转,通过棘轮与棘爪的配合能够防止齿轮回转,主动收卷轮与齿轮进行同步旋转,通过收卷绳使从动收卷轮进行旋转,通过锥齿轮副将动力传递给丝杠,丝杠旋转使螺母在导轨上移动,使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的底部逐渐靠近,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的铰接处上升将输送架进行顶升,从动收卷轮与复位收卷轮进行同步旋转,通过第五弹簧能够在棘爪离开棘轮时将传动装置、旋转装置进行复位,通过向外拉拉环能够使棘爪离开棘轮。

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通过进行踩踏能够对输送架尾端的高度进行调节,无需油泵或气泵,减少设备的重量,更加便于移动,且无噪声,更加环保,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的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升降装置-2、铰接座-3、动力箱-4、移动轮-5、传动箱-6、定量出料器-7、第一料箱-8、第二料箱-9、输送架-10、输送带-11、支架-12、外壳-20、制动装置-21、旋转装置-22、顶升装置-23、传动装置-24、踩踏装置-25、复位机构-26、拉动装置-27、联动装置-28、第一导向轮-250、固定板-251、踏板-252、加固杆-253、滑套-254、第一弹簧-255、拉绳-256、滑杆-257、第二导向轮-258、框架-270、第二弹簧-271、弹力块-272、升降杆-273、球体-274、第一销轴-275、杠杆-276、第三导向轮-277、牵绳-278、弧形杆-279、第四导向轮-2710、弧形滑槽-2711、铰链-2712、伸缩杆-2713、支座-280、转盘-281、固定轴-282、拉杆-283、连杆-284、固定套板-285、导杆-286、第三弹簧-287、移动套板-288、齿条绳-220、第五导向轮-221、支板-222、齿条-223、限位板-224、齿轮-225、拉环-210、绳索-211、移动架-212、架板-213、第四弹簧-214、棘轮-215、座板-216、棘爪座-217、棘爪-218、主动收卷轮-240、收卷绳-241、从动收卷轮-242、主动锥齿轮-243、从动锥齿轮-244、主动皮带轮-245、传动皮带-246、从动皮带轮-247、复位收卷轮-260、复位拉绳-261、第六导向轮-262、条形架-263、第五弹簧-264、螺母-230、第一活动杆-231、丝杠-232、第二活动杆-233、导轨-2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机架1、升降装置2、铰接座3、动力箱4、移动轮5、传动箱6、定量出料器7、第一料箱8、第二料箱9、输送架10、输送带11、支架12,所述机架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移动轮5,所述机架1上焊接有铰接座3,所述铰接座3与动力箱4的两侧铰接在一起,所述动力箱4连接在输送架10的首端,所述输送架10内设有与之相配合的输送带11,所述动力箱4通过传动箱6与定量出料器7传动连接,所述定量出料器7通过支架12连接在输送架10上方,所述定量出料器7顶部分别与第一料箱8、第二料箱9连通,所述输送架10与升降装置2顶部相接触,所述升降装置2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升降装置2由外壳20、制动装置21、旋转装置22、顶升装置23、传动装置24、踩踏装置25、复位机构26、拉动装置27、联动装置28组成,所述外壳20顶部开有空槽,所述顶升装置23位于空槽处,所述顶升装置23通过侧面的传动装置24与旋转装置22相连接,所述旋转装置22与制动装置21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22与联动装置28拉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28通过拉动装置27与踩踏装置25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24与设在下方的复位机构26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踩踏装置25由第一导向轮250、固定板251、踏板252、加固杆253、滑套254、第一弹簧255、拉绳256、滑杆257、第二导向轮258组成,所述滑杆257垂直放置外壳20内部一侧,所述滑杆257顶部与固定板251垂直连接,所述固定板251连接在外壳20内侧,所述滑杆257上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滑套254,所述滑套254顶部侧面与踏板252垂直连接,所述踏板252通过加固杆253与滑套254底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滑杆257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55,所述第一弹簧255的顶部与滑套254底部相接触,所述滑套254顶部与拉绳256一端相连接,所述拉绳256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导向轮250、第二导向轮258与拉动装置27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动装置27由框架270、第二弹簧271、弹力块272、升降杆273、球体274、第一销轴275、杠杆276、第三导向轮277、牵绳278、弧形杆279、第四导向轮2710、弧形滑槽2711、铰链2712、伸缩杆2713组成,所述框架270固定连接在外壳20内底部,所述框架270内部设有垂直放置的第二弹簧271,所述第二弹簧271顶部与弹力块272相连接,所述弹力块272设在框架270内部并连接在升降杆273底部,所述升降杆273顶部贯穿框架270与球体274固定连接,所述球体274与杠杆276的一端相接触,所述杠杆276中间套设在第一销轴275上,所述杠杆276另一端与牵绳278首端相连接,所述绕过牵绳278尾端第三导向轮277、第四导向轮2710与弧形杆279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弧形杆279的顶部设在弧形滑槽2711内部,所述弧形杆279顶部通过铰链2712与伸缩杆2713的顶部铰接在一起,所述伸缩杆2713底部连接在联动装置28。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装置28由支座280、转盘281、固定轴282、拉杆283、连杆284、固定套板285、导杆286、第三弹簧287、移动套板288组成,所述支座280顶部通过固定轴282与转盘281活动连接,所述转盘281与连杆284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连杆28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连杆284与固定套板285、移动套板288铰链连接,所述固定套板285与移动套板288相互平行且两者通过第三弹簧287弹力连接,所述导杆286设有相互平行的2根并垂直放置,所述导杆286底部与固定套板285垂直连接,所述移动套板288设在固定套板285上方并与导杆286间隙配合,所述伸缩杆2713连接在转盘281外圈。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22由齿条绳220、第五导向轮221、支板222、齿条223、限位板224、齿轮225组成,所述齿条绳220一端与移动套板288相连接,所述齿条绳220另一端绕过第五导向轮221与齿条223相连接,所述齿条223设在支板222上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支板222上垂直连接有限位板224,所述齿条223上方设有与之相啮合的齿轮225。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装置21由拉环210、绳索211、移动架212、架板213、第四弹簧214、棘轮215、座板216、棘爪座217、棘爪218组成,所述拉环210设在外壳20外部,所述拉环210系有绳索211的一端,所述绳索211的另一端与移动架212相连接,所述移动架212贯穿与之相配合的架板213,所述架板213的首尾段与座板216固定连接,所述座板216与架板213之间设有套设在移动架212上的第四弹簧214,所述座板216上固定设有棘爪座217,所述棘爪座217安装有棘爪218,所述棘爪218与棘轮215相配合,所述棘轮215与齿轮225为同心圆且两者同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24由主动收卷轮240、收卷绳241、从动收卷轮242、主动锥齿轮243、从动锥齿轮244、主动皮带轮245、传动皮带246、从动皮带轮247组成,所述主动收卷轮240与齿轮225为同心圆且两者同轴连接,所述主动收卷轮240通过收卷绳241与从动收卷轮242传动连接,所述从动收卷轮242与主动锥齿轮243为同心圆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243与从动锥齿轮244垂直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244与主动皮带轮245为同心圆并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245通过传动皮带246与从动皮带轮247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26由复位收卷轮260、复位拉绳261、第六导向轮262、条形架263、第五弹簧264组成,所述复位收卷轮260与从动收卷轮242为同心圆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条形架263连接在支板222下方,所述条形架263内设有第五弹簧264,所述第五弹簧264的一端嵌入条形架263的左端,所述第五弹簧264的另一端与复位拉绳261首端相连接,所述复位拉绳261尾端绕过第六导向轮262缠绕在复位收卷轮260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装置23由螺母230、第一活动杆231、丝杠232、第二活动杆233、导轨234组成,所述导轨234内部安装有丝杠232,所述丝杠232一端穿出导轨234与从动皮带轮247相连接,所述丝杠232上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母230,所述螺母230与第一活动杆23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231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杆233的右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233的左端铰接在导轨234的左端上,所述第一活动杆231与第二活动杆233的铰接处与输送架10相接触。

工作原理:将不同的物料分别倒入第一料箱8、第二料箱9,通过踩踏升降装置2使输送架10的尾端进行高度调节,根据需要,通过定量出料器7将物料落在输送带11上,通过输送带11将物料输送到搅拌桶中,升降装置2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踩踏踏板252使拉绳256将杠杆276的一端下拉,通过第一弹簧255能够使踏板252自动进行复位,杠杆276下拉端与球体274接触,通过第二弹簧271能够在拉力消失时将杠杆276进行复位,杠杆276的一端下拉时,另一端上升,拉动牵绳278使弧形杆279在弧形滑槽2711内移动,通过伸缩杆2713带动转盘281进行旋转,使拉杆283拉动2根连杆284,因为固定套板285固定,便会使移动套板288在导杆286上垂直向下运动,拉动齿条绳220使齿条223带动齿轮225旋转,通过棘轮215与棘爪218的配合能够防止齿轮225回转,主动收卷轮240与齿轮225进行同步旋转,通过收卷绳241使从动收卷轮242进行旋转,通过锥齿轮副将动力传递给丝杠232,丝杠232旋转使螺母230在导轨234上移动,使第一活动杆231、第二活动杆233的底部逐渐靠近,第一活动杆231、第二活动杆233的铰接处上升将输送架10进行顶升,从动收卷轮242与复位收卷轮260进行同步旋转,通过第五弹簧264能够在棘爪218离开棘轮215时将传动装置24、旋转装置22进行复位,通过向外拉拉环210能够使棘爪218离开棘轮215。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可移动式混凝土观测调控装置一般通过伸缩缸来进行升降的调控,需要安装油泵或气泵,检修麻烦,工作噪声大,且消耗电量,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进行踩踏能够对输送架尾端的高度进行调节,无需油泵或气泵,减少设备的重量,更加便于移动,且无噪声,更加环保,检修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