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可调节的停车装置、停车系统及停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41163发布日期:2018-07-27 21:2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可调节的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停车位日益紧张。车辆停车场所,开始由平面停车位向立体式复合车位演变。立体式复合车位设备已成为解决停车位不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目前立体式复合车位设备大多都是双层无避让形式的,底层车位无载车台,由车辆直接自由进出,上部停车平台为立柱悬臂式结构,然后通过横移、升降机构完成上部停车平台上的车辆的驶入或驶出,市场上该结构方式的设备具有机械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缺点。较常见的还有一种双层避让式复合车位设备,其结构为多个底层平台共用一组导轨,实现车位的左右平移,为了实现车位移动操作,需要始终空出一个底层停车位;上层平台在升降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实现升降运动,当下方停车位使用中,且需要将车辆驶入或驶出上层停车位时,下层多辆车辆要依次沿导轨平移,使待驶出的上层车辆的正下方停车位空出,然后降落上部停车平台;该结构方式的停车设备具有空间利用率低、上下层车位相互影响、操作复杂等缺点。

同时,现有的立体停车设备,停车平台的宽度通常为标准宽度,其除了占据一定的固定空间外,通常需要提供更多的富余空间以便停车平台进行升降、调整方向等操作。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立体停车设备在使用时占用的空间面域往往为载车平台所占面域的多倍,以便于停车平台有空间进行升降旋转操作;由于空间的限制,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或商户使用立体停车设备,降低了立体停车设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间可调节的停车装置、停车系统及停车方法。本发明的停车装置为立体复合车位,上下层停车平台之间的操作互不影响,且所述停车装置的停车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可以调节,可以节省停车平台进行升降、旋转操作时需要的空间,以便停车平台顺利移位至地面目标位置供待停车辆停靠;其具有智能化程度较高、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间可调节的停车装置,包括底座和停车平台;停车平台为可折叠结构,包括底部停车平台,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位于所述底部停车平台上方的至少一层上部停车平台;所述至少一层上部停车平台中的每一层可相对于底座横向移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底座,所述至少一层上部停车平台中的每一层可相对于底座竖向升降以折叠或展开;所述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上设置有平台调整机构,所述平台调整机构用以调整对应的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

进一步,所述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包括对应着车轮设置的多个车轮支撑结构,车轮支撑结构之间至少设置有一处间隔区域,通过所述车轮支撑结构承载车辆;通过所述平台调整机构调整前述间隔区域的宽度以调整对应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

进一步,所述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包括固定段和调节段,所述调节段通过铰轴安装于所述固定段端部;所述平台调整机构包括用以驱动所述调节段翻转的折叠驱动结构,通过所述折叠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调节段立起以减小平台所占面域。优选的,所述折叠驱动结构为连接所述铰轴并驱动所述铰轴旋转的旋转结构;或者,所述折叠驱动结构为连接所述调节段并驱动调节段翻转的翻转结构。

进一步,所述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包括固定段和调节段,所述调节段通过滑道或滑轮安装于所述固定段上;所述平台调整机构包括用以驱动所述调节段横向滑移以相对于固定段伸出或收回的伸缩驱动结构,通过所述伸缩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调节段收回以减小平台所占面域。

优选的,所述调节段横向滑移后位于所述固定段的上面或下面。

进一步,还包括距离探测结构和/或车辆位置探测结构,所述距离探测结构用以探测停车装置所在路面的宽度信息,所述车辆位置探测结构用以探测停靠车辆在对应平台上的停靠位置信息;所述平台调整机构,能够根据前述宽度信息和/或停靠位置信息调整对应的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

优选的,所述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包括固定段和调节段,所述调节段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段上,根据前述宽度信息和/或停靠位置信息调整对应的平台的调节段的翻转角度或伸缩长度来调整平台所占面域。

进一步,所述上部停车平台和/或底层停车平台上安装至少一个转向机构,用于驱动对应平台旋转以调整对应平台的方向。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滑槽,上部停车平台通过位于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横向滑移机构和位于第一滑槽内的竖向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竖向升降机构支撑所述上部停车平台;

所述竖向升降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与两升降杆相连的动力传输机构、与动力传输机构相连的电机;成对设置的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在升降杆的中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横向滑移机构上,所述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的另一端安装在对应的上部停车平台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动力传输机构控制两个升降杆端部的相对位移,从而控制所述上部停车平台上升或下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停车系统,所述停车系统由前述的停车装置排列组成;所述停车系统包括至少一排停车装置,每排的多个停车装置的对角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者每排的多个停车装置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间可调节的停车装置的停车方法,所述停车装置包括上部停车平台和底层停车平台,所述上部停车平台和/或底层停车平台上安装有转向机构用于调整对应平台的方向,以及安装有平台调整机构用以调整对应的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

控制所述转向机构调整对应平台的方向的步骤如下:平台调整机构调整对应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使得调整后的平台尺寸适合进行平台旋转;控制所述转向机构驱动前述平台旋转以调整该平台的方向。

进一步,采集停车装置所在路面的宽度信息和/或采集停靠车辆在对应平台上的停靠位置信息;所述平台调整机构根据前述宽度信息和/或停靠位置信息调整对应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使得调整后的平台尺寸适合进行旋转。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具有多层停车平台,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横向滑移机构和竖向升降机构,使上部停车平台可相对于底座在横向、竖向上运动;所述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上设置有平台调整机构,所述平台调整机构用以调整对应的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可以节省停车平台进行升降、旋转操作时需要的空间,以便停车平台顺利移位至地面目标位置供待停车辆停靠;(2)底座上还可设置有控制底部停车平台横向滑进或滑出的横向滑移机构,使底部停车平台不受底座的限制,并且可控制底部停车平台的横移距离和/或角度,停车平台上下层之间互不影响,便于车辆进、出停车平台;(3)通过在停车平台设置转向机构调整停车平台角度,使车辆能更便捷地驶入、驶出停车位,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2a、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转式平台的操作示意图。

图3中3a、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伸缩式平台的操作示意图。

图4中4a、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车轮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隔区域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竖向升降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竖向升降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立体式复合车位的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停车装置中的多级横向滑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停车装置中的竖向升降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停车装置中的竖向升降机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至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构调整停车平台方向的操作示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停车装置100;底座110;底部停车平台120;上部停车平台130,平台支架130a,滑孔131、131a、131b,转向机构132(铰轴133,第一车轮支撑结构135,第二车轮支撑结构136;

电路控制装置140;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150a,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滑孔151、151a、151b,滚轮152a、152b,动力传输机构153,电机154;竖向升降机构160,升降杆161、161a、161b,滚轮162a、162b、162c、162d,动力传输机构163,电机164;调节段170;探测结构180;

车辆200,车轮2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空间可调节的停车装置、停车系统及停车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述的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停车平台可以有多个停车位。因结构类似,工作原理相同,以每层停车平台具有一个停车位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安装”应做广义的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可理解为“设置”。本发明所述的“滑槽”应做广义的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可理解为“滑道”。本发明所述的“电机”应做广义的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可理解为“电气驱动设备”。另外,本发明中的“横向”是指水平或接近水平的方向,本发明中所称“竖向”指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停车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停车装置100,包括底座110、停车平台。停车平台为可折叠结构,包括底部停车平台120,以及安装于底座110上的、位于所述底部停车平台120上方的上部停车平台130;所述上部停车平台130可相对于底座110横向移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底座110,所述上部停车平台130可相对于底座110竖向升降以折叠或展开。所述底座110与上部停车平台130通过升降机构160连接,所述升降机构160包括升降杆161(包括升降杆161a、161b)。所述底座110上安装有电路控制单元140、探测结构180。

在所述停车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停车平台为折叠状态,从下至上所述底座110、底部停车平台120和上部停车平台130叠合在一起,便于保存、转移和运输。以典型的工作步骤为例,利用停车装置100的停车方法如下:

第一阶段:在停车区域安装停车装置100,停车装置100的入口平行或垂直于道路。初始状态下,停车平台为折叠状态,从下至上所述底座110、底部停车平台120和上部停车平台130叠合在一起。

第二阶段:第一待停车辆200可直接进入上部停车平台130停车。

第三阶段:第二待停车辆200需停车时,通过竖向升降机构160升起上部停车平台130,第二待停车辆200驶入底部停车平台120停车。

第四阶段;第一待停车辆200需离开时,控制上部停车平台130横向移出以远离所述底座,再控制竖向升降机构160将上部停车平台130降落至路面,第一待停车辆200离开上部停车平台130;控制竖向升降机构160将上部停车平台130竖向升起至预定高度,再控制上部停车平台130横向移入以靠近所述底座,回归原位。

第五阶段:第三待停车辆200需停车时,控制上部停车平台130横向移出以远离所述底座。上部停车平台调整横移距离后,再控制竖向升降机构160将上部停车平台130降落至路面,第三待停车辆200驶入上部停车平台130停车。

第六阶段:第二待停车辆200需离开时,驶出底部停车平台120。

第七阶段:第四待停车辆200需停车时,第四待停车辆200驶入底部停车平台120停车;或者,根据用户的要求,控制底部停车平台120横向移出以远离所述底座,第四待停车辆200直接前行驶入底部停车平台,可避免倒车入库的麻烦。

在后车辆的停车、驶离方法以此类推。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停车平台120,可以为底座110划分出的支撑面区域,即直接以支撑面作为载车台。或者,所述底部停车平台120为安装于底座110上的台板结构,此时,优选的,所述底部停车平台120可相对于底座110横向滑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底座110。

所述底部停车平台120和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可以设置有平台调整机构,所述平台调整机构用以调整对应的底部停车平台120和/或上部停车平台130所占面域的大小。图1中,所述上部停车平台130上设置有平台调整机构。所述的面域,是指平台的边界形成的二维闭合区域,其为具有边界的平面区域,面域内部可以包括间隔区、孔等非连续部分。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比如圆形“○”所占面域为圆形的面积,环形“◎”所占面域为外圆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停车平台130包括固定段和调节段170,所述调节段170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段上,可以通过调整上部停车平台130的调节段170的翻转角度或伸缩长度来调整平台所占面域。

具体的,参见图2所示,所述调节段170可以通过铰轴133安装于所述固定段的一侧端部或两侧端部。所述平台调整机构可以包括用以驱动所述调节段170翻转的折叠驱动结构,通过所述折叠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调节段170立起以减小上部停车平台130所占面域,从而便于上部停车平台130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升降、旋转等操作。

优选的,所述折叠驱动结构为连接所述铰轴并驱动所述铰轴133旋转的旋转结构。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所述旋转结构可以为动力输出端与铰轴133连接的电机(电动马达)或齿轮,调节段170与铰轴133固定连接,通过电机(电动马达)或齿轮驱动铰轴133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段170翻转以立起或平放。

或者,所述折叠驱动结构为连接所述调节段并驱动调节段翻转的翻转结构。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所述翻转结构可以为动力输出端与调节段170的平板连接的电机或液压伸缩杆,调节段170活动安装在铰轴133上,通过电机或液压伸缩杆驱动170绕所述铰轴133旋转以实现调节段170立起或平放。

所述调节段170平放时上部停车平台130所占面域增大(边界形成的平面区域面积增大),参见图2a所示;所述调节段170立起时上部停车平台130所占面域减小(边界形成的平面区域面积减小),参见图2b所示。

当然,根据需要,所述调节段170还可以采用多级折叠方式,以进一步减小平台所占面域,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3所示,为调节段170的另一实施方式。

所述调节段170通过滑道或滑轮安装于所述固定段的一侧或两侧上。所述平台调整机构包括用以驱动所述调节段170横向滑移以相对于固定段伸出或收回的伸缩驱动结构,通过所述伸缩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调节段收回以减小平台所占面域。

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所述伸缩驱动结构可以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和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段上,所述伸缩油缸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调节段170上,通过液压控制系统调整伸缩油缸的伸缩长度来调整调节段170伸出的长度。优选的,所述调节段170横向滑移后位于所述固定段的上面或下面。

所述调节段170相对固定段伸出时上部停车平台130所占面域增大(边界形成的平面区域面积增大),参见图3a所示;所述调节段170相对固定段收回时上部停车平台130所占面域减小(边界形成的平面区域面积减小),参见图3b所示。

当然,根据需要,所述调节段170还可以采用多级伸缩式,以进一步减小平台所占面域,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停车平台和/或底层停车平台上还可以安装至少一个转向机构,用于驱动对应平台旋转以调整对应平台的方向。利用上述停车装置进行停车时,控制所述转向机构调整对应平台的方向的步骤如下:

平台调整机构调整对应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使得调整后的平台尺寸适合进行平台旋转;

控制所述转向机构驱动前述平台旋转以调整该平台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停车装置上还设置有探测结构180,所述探测结构180为距离探测结构和/或车辆位置探测结构。

所述距离探测结构用以探测停车装置所在路面的宽度信息。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所述距离探测结构可以采用距离传感器、雷达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车辆位置探测结构用以探测停靠车辆在对应平台上的停靠位置信息。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所述车辆位置探测结构可以是设置在停车平台上的位置传感器、红外线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可以获取停靠车辆200在停车平台上停靠的具体位置,优选的,通过获取停靠车辆200的车轮210在停车平台上的位置作为该车辆200在该停车平台上的停靠位置信息。

所述平台调整机构,能够根据前述宽度信息和/或停靠位置信息调整对应的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使得调整后的平台尺寸适合进行升降、旋转等操作。

具体的,采集停车装置100所在路面的宽度信息和/或采集停靠车辆在对应平台上的停靠位置信息;然后,所述平台调整机构根据前述宽度信息和/或停靠位置信息调整对应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使得调整后的平台尺寸适合进行旋转。

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停车平台120和/或上部停车平台130包括对应着车轮210设置的多个车轮支撑结构,车轮支撑结构之间至少设置有一处间隔区域,通过所述车轮支撑结构承载车辆。通过所述平台调整机构调整前述间隔区域的宽度以调整对应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

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比如所述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对应着车轮210位置处设置有2个车轮支撑结构:第一车轮支撑结构135和第二车轮支撑结构136,两个车轮支撑结构之间至少设置有一处间隔区域,间隔区域的宽度为h。

车辆200在平台上停靠时,通过所述车轮支撑结构承载车辆。根据需要,所述车轮支撑结构与底座之间也可设置多处间隔区域。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所述车轮支撑结构,可以为固定安装于停车平台上的板构件,所述板构件的设置方向,可以根据车辆200的前轮、后轮布置前轮支撑结构和后轮支撑结构(第一车轮支撑结构135和第二车轮支撑结构136),前轮支撑结构和后轮支撑结构通过纵向支架连接,参见图4a所示;也可以根据车轮的左轮、右轮布置左轮支撑结构和右轮支撑结构(第一车轮支撑结构135和第二车轮支撑结构136),左轮支撑结构和右轮支撑结构通过横向支架连接,参见图4b所示。

第一车轮支撑结构135和第二车轮支撑结构136之间的距离h可进行调整,从而可以调整上部停车平台130所占面域的大小。具体的,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比如所述第一车轮支撑结构135和第二车轮支撑结构136活动安装在所述纵向支架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车轮支撑结构135和第二车轮支撑结构136在纵向支架上相互靠近或远离来调整二者之间的距离h。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车轮支撑结构之间的间隔区域的存在,底部停车平台和/或该平台上的车辆200可能被其上方的车辆200弄脏,在上部停车平台的所述车轮支撑结构的间隔区域上可以设置防污结构。所述防污结构,可以为柔性防污布,其安装与所述间隔区域上,避免该停车平台上的污物落至其他停车平台上,所述防污结构不作为承载车辆重量的结构。

当上部停车平台为2层时,包括下层上部停车平台和上层上部停车平台,上、下层上部停车平台均可相对于底座横向移动和竖向升降,上、下层上部停车平台的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升降机构互相独立,比如可以在底座上设置多组第一滑槽以容纳不同层上部停车平台的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升降机构,一组滑槽对应一层上部停车平台。上、下层上部停车平台的横向移动方向可相同或相反。所述第一滑槽在底座上对称设置,优选为2个。当然,上部停车平台可根据需要设置为3层以上的结构,横向伸缩、竖向升降的工作原理类同。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停车装置100还包括电路控制装置140,以及设置于上部停车平台130与底座110之间的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其中,底座110,设置于支撑面上,该支撑面可为地面、楼层底板或其它柱、板结构,用于支撑停车装置100;底部停车平台120安装于底座110上。

底座110上对称设置有2个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槽中均设置一个横向滑移机构和一个竖向升降机构,上部停车平台130通过位于第一滑槽内的第一横向滑移机构和位于第一滑槽内的竖向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110上,竖向升降机构支撑所述上部停车平台。该所述的滑槽,按照符合本发明需求的广义理解是滑道,作为举例而非限定,既可以是凹型结构,也可以平面结构,或者是凸型结构等,只要能够协助实现滑动和/或滚动功能即可。

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安装于底座110上的第一滑槽内,竖向升降机构160安装在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上。所述电路控制装置140,与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和竖向升降机构160电连接,用以控制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的横向位移,以及控制竖向升降机构160的竖向位移。

优选的,为了保证支撑用的竖向升降机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竖向升降机构160可包括两个中部相互铰接的升降杆161a、161b,以及通过一动力传输机构163与升降杆161的一端相连的电机164;电机164通过动力传输机构163控制两个升降杆161a、161b端部的相对位移,从而控制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升或下降。

其中,电路控制装置140可以包括一控制面板和导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横向移出和移入开关、竖向升降机构160竖向上升和下降开关等。当然,在设置有其他横向滑移机构和车辆转向机构时,也包括其他横向滑移机构的移出和移入开关,以及车辆转向机构的转向开关。各开关通过导线与相应的电源、电机等机构相连接。电路控制装置140还可包括远程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来自用户的非接触式操作,比如红外信号、远程网络控制信号等,提高用户体验。其中,本发明中的电机,泛指电气驱动设备,包括电机驱动设备、液压驱动设备,或者其它类型的驱动设备,只要能够满足本发明中的驱动功能即可。

图5和图6为竖向升降机构160的两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5所示,竖向升降机构160包括两个中部相互铰接的升降杆161a、161b。其中升降杆161a的下端铰接于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上,升降杆161a的上端设置有滚轮162a,滚轮162a位于滑孔131中,该滑孔131设置于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其中升降杆161b的上端铰接于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升降杆161b的下端设置有滚轮162b,滚轮162b位于滑孔151中,该滑孔151设置于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上。

所述升降杆161a的上端通过动力传输机构163连接一电机164。其中,通过动力传输机构163与电机164的连接方式可选为连杆式或齿轮啮合式。竖向升降机构160的工作方式为:电机164带动动力传输机构163,牵引滚轮162a在滑孔131中滑动;当滚轮162a滑动使得161a、161b的上端相互靠近,则竖向升降机构160带动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升;反之,则竖向升降机构160带动上部停车平台130下降。

参见图6所示,竖向升降机构160与图5中的工作原理相同,结构类似,不同之处为:竖向升降机构160包括四个滚轮162a、162b、162c、162d,设置于上部停车平台130上的滑孔131a、131b或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上的滑孔151a、151b中,电机164通过动力传输机构163分别与滚轮162a、162c相连。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在电机转速相同的情形下,上部停车平台130的上升和下降的速度较图5中所示快一倍。

需要说明的是,图5、图6中电机164均设置于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当然电机164亦可以设置于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上,原理相同。

参见图7所示,为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连接有底座110及竖向升降机构16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中竖向升降机构160与图5中所示一致。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底部设置有滚轮152a、152b,其中滚轮152a可沿底座110上的滑孔横向移动,滚轮152b设置于支撑面上。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通过动力传输机构153与一电机154连接。其工作原理为:电机154通过动力传输机构153,牵引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横向移动,从而带动上部停车平台130的横向移动。

其中,底部停车平台120和上部停车平台130的端部在与支撑面的连接处,可以设置为弧面结构或斜面结构,以方便车辆200平稳驶入、驶出停车位。

实施例二

参见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程式停车装置100,该停车装置100中的上部停车平台130可相对底座进行多级横向移动,以此增加上部停车平台的横向位移。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底座110和上部停车平台130之间,设置有多级横向滑移机构和竖向升降机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级横向滑移机构的每级横向滑移机构依次串联,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上的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

参见图8所示,多级横向滑移机构包括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150a和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其中,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150a设置于底座110上,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设置于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150a上;所述竖向升降机构160设置于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上。所述电路控制装置140,与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150a、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和竖向升降机构电连接,用以控制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150a和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的横向位移,以及控制竖向升降机构的竖向位移。

其中多级横向滑移机构横向移出时的工作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横向移出,之后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横向移出;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同时横向移出;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横向移出,而后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横向移出。其中多级横向滑移机构横向移入时与之相反。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多级横向滑移机构150,延长了上部停车平台130的横向位移,使上部停车平台130从底部停车平台120的正上方完全移出,在降落于支撑面上时,与底部停车平台120不存在重叠区域,从而降低了上部停车平台130与下部停车平台120之间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所述电路控制装置140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多级横向移动中任意一级的横移距离,来调节停车平台的横移距离。

调节停车平台的横移距离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之一:a.在一级横向滑移机构完全横向移出后横移距离不够的情况下,继续根据待停车辆位置继续控制后一级横向滑移机构完全或部分横向移出。b.在一级横向滑移机构完全横向移出后匹配待停车辆位置的情况下,停止控制后一级横向滑移机构横向移出。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如图8中所示,竖向升降机构160包括两个中部相互铰接的升降杆161a、161b,所述多级横向滑移机构可以包括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150a和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150a设置于底座110上,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设置于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150a上;所述竖向升降机构160设置于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

图9和图10为竖向升降机构160的两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9所示,竖向升降机构160包括两个中部相互铰接的升降杆161a、161b。其中升降杆161a的下端铰接于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上,升降杆161a的上端设置有滚轮162a,滚轮162a位于滑孔131中,该滑孔131设置于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其中升降杆161b的上端铰接于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升降杆161b的下端设置有滚轮162b,滚轮162b位于滑孔151中,该滑孔151设置于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

所述升降杆161a的上端通过动力传输机构163连接一电机164。其中,通过动力传输机构163与电机164的连接方式可选为连杆式或齿轮啮合式。竖向升降机构160的工作方式为:电机164带动动力传输机构163,牵引滚轮162a在滑孔131中滑动;当滚轮162a滑动使得161a、161b的上端相互靠近,则竖向升降机构160带动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升;反之,则竖向升降机构160带动上部停车平台130下降。

参见图10所示,竖向升降机构160与图9中的工作原理相同,结构类似,不同之处为:竖向升降机构160包括四个滚轮162a、162b、162c、162d,设置于上部停车平台130上的滑孔131a、131b或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上的滑孔151a、151b中,电机164通过动力传输机构163分别与滚轮162a、162c相连。该结构的优点在于,在电机转速相同的情形下,上部停车平台130的上升和下降的速度较图9中所示快一倍。

需要说明的是,图9、图10中电机164均设置于上部停车平台130上,当然电机164亦可以设置于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上,原理相同,不做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中,升降杆161端部均是通过滑轮与滑槽的配套结构连接,当然,亦可通过在上部停车平台上设置滑杆、在滑杆外设置滑套,使升降杆161的端部铰接在滑套上,亦可以很好实现升降杆161与上部停车平台130或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的连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所述第一级横向滑移机构150a和第二级横向滑移机构150b均通过动力传输机构连接有电机,从而实现其横向移动。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底部停车平台120和上部停车平台130的端部在与支撑面的连接处,设置为弧面结构或斜面结构,以方便车辆200平稳驶入、驶出停车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10设置有第二滑槽,底部停车平台120通过位于第二滑槽内的底部横向滑移机构安装在底座上,通过底部横向滑移机构控制该底部停车平台相对于底座横向移动。通过设置底部横向滑移机构,使底部停车平台120可以横向移出,车辆可以直接开上底部停车平台120,无需通过侧方停车的方式停入,简化了停车的难度,优化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式复合车位的停车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类似,区别之处在于:上部停车平台130通包含一个转向机构132。所述转向机构132用于调整对应的上部停车平台130的角度,以便待停车辆进入。所述转向机构132还能够调整停车平台上停靠车辆的车身方向。当车辆200驶入上部停车平台130时,可通过车辆转向机构132调整车辆200的方向。

当然,亦可以在底部停车平台120上设置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调整对应的底部停车平台120的角度,以便待停车辆进入底部停车平台120。通过设置底部横向滑移机构、车辆转向机构132减少了用户倒车入库的操作,优化了用户体验。

所述上部停车平台130上还设置有平台调整机构,所述平台调整机构用以调整对应的上部停车平台130所占面域的大小。具体的,所述上部停车平台130包括固定段和调节段170,所述调节段170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段上,可以通过调整上部停车平台130的调节段170的翻转角度或伸缩长度来调整平台所占面域。

结合图12至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构调整停车平台方向的操作示例图。

参见图12所示,上部停车平台130上的平台调整机构调整上部停车平台130所占面域的大小,使得调整后的平台尺寸适合进行平台旋转。

具体的,所述调节段170可以通过铰轴安装于所述固定段的一侧端部或两侧端部。所述平台调整机构可以包括用以驱动所述调节段170翻转的折叠驱动结构,通过所述折叠驱动结构驱动所述调节段170立起以减小上部停车平台130所占面域,从而便于上部停车平台130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升降、旋转等操作。优选的,所述折叠驱动结构为连接所述铰轴并驱动所述铰轴旋转的旋转结构。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所述旋转结构可以为动力输出端与铰轴连接的电机(电动马达)或齿轮,调节段与铰轴固定连接,通过电机(电动马达)或齿轮驱动铰轴转动从而带动调节段翻转以立起或平放。

参见图13所示,控制所述转向机构132驱动前述上部停车平台130的平台(载车板)旋转以调整该平台的方向,图13中示例了调整90度的操作方式。

参见图14所示,平台调整机构控制立起的调节段170翻转以平放(调节段与固定段重新处于同一平面上),从而便于待停靠车辆200驶入上部停车平台130。

优选的,所述停车装置上还设置有距离探测结构和/或车辆位置探测结构。所述距离探测结构用以探测停车装置所在路面的宽度信息。所述车辆位置探测结构用以探测停靠车辆在对应平台上的停靠位置信息。所述平台调整机构,能够根据前述宽度信息和/或停靠位置信息调整对应的底部停车平台和/或上部停车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使得调整后的平台尺寸适合进行升降、旋转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参照附图中的停车装置100的竖向升降机构被设置于停车装置100的短边位置;上述设置方式作为举例而非限制,实际操作时,该竖向升降机构也可以设置于停车装置100的长边位置。参见图15所示示例,竖向升降结构160设置于停车装置100的长边侧方,相应的,第一横向滑移机构150可以沿着停车装置100的停车平台的长边设置。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停车系统。

所述停车系统由前述的停车装置排列组成;所述停车系统包括至少一排停车装置,每排的多个停车装置的对角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者每排的多个停车装置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该停车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停车装置控制系统,其能够采集停车装置所在路面的宽度信息和/或采集停靠车辆在对应平台上的停靠位置信息,然后控制所述平台调整机构根据前述宽度信息和/或停靠位置信息调整对应平台所占面域的大小,使得调整后的平台尺寸适合进行旋转。

所述停车装置控制系统,可以设置于停车装置附近的控制箱内,也可以远程设置于控制室内。对于远程设置的控制系统,优选的,所述停靠车辆上设置有电子标签结构,所述停车装置控制系统通过定位前述电子标签结构的位置,获取该停靠车辆的位置信息。所述电子标签结构具备无线信号接收和/或发射功能,使得基于无线定位技术能够获取该电子标签的定位坐标。

在上面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并不旨在将其自身限于这些方面。而是,在本公开内容的目标保护范围内,各组件可以以任意数目选择性地且操作性地进行合并。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