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墙板全自动卧式成形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1222发布日期:2018-08-31 20:2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技术属于建筑材料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温墙板全自动卧式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指标的逐步提高,随之带来的就是建筑结构完工后,均需对建筑保温进行二次保温处理,这就给保温建材带了巨大的市场,目前,市面使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是发泡聚苯乙烯类保温板材,由于发泡聚苯乙烯易燃、需要二次施工、易脱落、使用寿命短等,存在明显缺点;近两年来复合保温墙板也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复合保温墙板具是以水泥作为胶结材料,制成轻质自保温建材,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将水泥的防火、坚固、持久的性能,聚苯颗粒的质轻、保温和隔音性能进行有效的统一结合,形成具有隔热、隔音性能的轻质自保温墙材,该产品的生产方式多采用墙板成形机的立式成形模式,即保温板在生产养护过程中板材处于垂直状态,这种生产方式优点是墙板强度高,但是存在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作业不连续、原材料浪费严重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而且生产产品单一,越来越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鉴于上述原因,先研发出一种保温墙板全自动卧式成形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墙板全自动卧式成形工艺,减免复合墙板立式成形工艺的不利因素,将立式成形工艺转变为卧式成形工艺,根据工艺要求配以相应的辅助设备,从而形成能够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作业连续、产品多样化的卧式成形生产线,这种生产线采用模框卧式注浆,养护成形工艺,整个生产从模具储备、生产注浆、挤压加紧,一直到成形养护工艺过程,所生产保温墙板始终处于卧式水平状态,操作安全,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高,而且生产过程中,由于注浆填充过程可见,原材料浪费较少的多种特点,无疑将是一种优异的生产工艺技术。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墙板全自动卧式成形工艺,工艺流程步骤:提板运输→盖板剥离→成品脱模→模框清理→一次注浆→一次震动抹平→夹心板放置→震动挤压→二次注浆→二次震动抹平→盖板放置→叠板→挤压→养护。

第一步,提板运输:将空模框或装有养护好的成品板的模框卧式水平成摞,由运输工具从养护工序运送到提板机附近,并放入提板机内指定位置,提板机每次提取一块模框提放到运输线上,运输至盖板剥离机;

第二步,盖板剥离:因模框卧式多层叠放,为了防止模框与模框之间串浆,每个模框与模框之间用隔离板或盖板将其隔离,使用盖板剥离机将模框与隔离板或盖板相互剥离,剥离后的装有养护好的成品板的模框进入成品脱模工序,剥离后的空模框直接进入一次注浆工序;

第三步,成品脱模:盖板剥离后的装有养护好的成品板的模框进入成品脱模区,将养护好的成品板从模框中脱出,形成模框和产品分离,产品集中收集打捆包装后由叉车铲出存放至指定位置,空模框进入模框清理工序;

第四步,模框清理:脱模后的空模框需人工将上次生产残留物清理干净,确保本次生产所需模具完整、齐全、正确;

第五步,一次注浆:将清理后的空模框卧式水平放置,配好的浆料从模框上顶面注入空模框的空腔内至设定高度,形成卧式注浆操作;

第六步,一次震动抹平:对模框内的浆料进行震动刮平;

第七步,夹心板放置:将保温材料板放置在一次震动抹平后的模框正中位置;

第八步,震动挤压:将保温材料板底部挤压至浆料的指定深度,在挤压过程中加震动使浆料扩散均匀;

第九步,二次注浆:在震动挤压后的保温材料板上铺设一层面料,使面料充满模框,与一次注浆操作相似;

第十步,二次震动抹平:对模框内二次注入的面料进行震动刮平,将面板抹平;

第十一步,盖板放置:在二次震动抹平后的模框上放置隔离板,避免模框之间的穿料;

第十二步,叠板:将放置盖板后的模框通过叠板机一个一个依次分层放入养护架中,形成卧式多层叠放;

第十三步,挤压:利用机械挤压机的高压力,将卧式多层叠放好的模框放置到挤压机下挤压并锁紧,以实现养护和保压作用;

第十四步,养护:将挤压锁紧好的卧式多层叠放的模框及养护架放入养护区,进行卧式养护工序,使保温浆料固化成形,使保温芯形成符合标准强度和保温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条生产线呈串联关系,从拆模、注浆、挤压、养护四个主要部分形成流水线作业,设备为一字形布局,依次排开,每个工序设备具备相应的功能特点,可独立多产品共同生产,与以往立模生产比较有生产效率高,原材料利用率高,浪费少,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可明显降低成本,设备维护方便,便于清扫等诸多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墙板生产工艺技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提板运输→盖板剥离→成品脱模→模框清理→一次注浆→一次震动抹平→夹心板放置→震动挤压→二次注浆→二次震动抹平→盖板放置→叠板→挤压→养护。

实施例2

第一步,提板运输:将空模框或装有养护好的成品板的模框卧式水平成摞,由运输工具从养护工序运送到提板机附近,并放入提板机内指定位置,提板机每次提取一块模框提放到运输线上,运输至盖板剥离机;

第二步,盖板剥离:因模框卧式多层叠放,为了防止模框与模框之间串浆,每个模框与模框之间用隔离板或盖板将其隔离,使用盖板剥离机将模框与隔离板或盖板相互剥离,剥离后的装有养护好的成品板的模框进入成品脱模工序,剥离后的空模框直接进入一次注浆工序;

第三步,成品脱模:盖板剥离后的装有养护好的成品板的模框进入成品脱模区,将养护好的成品板从模框中脱出,形成模框和产品分离,产品集中收集打捆包装后由叉车铲出存放至指定位置,空模框进入模框清理工序;

第四步,模框清理:脱模后的空模框需人工将上次生产残留物清理干净,确保本次生产所需模具完整、齐全、正确;

第五步,一次注浆:将清理后的空模框卧式水平放置,配好的浆料从模框上顶面注入空模框的空腔内至设定高度,形成卧式注浆操作;

第六步,一次震动抹平:对模框内的浆料进行震动刮平;

第七步,夹心板放置:将保温材料板放置在一次震动抹平后的模框正中位置;

第八步,震动挤压:将保温材料板底部挤压至浆料的指定深度,在挤压过程中加震动使浆料扩散均匀;

第九步,二次注浆:在震动挤压后的保温材料板上铺设一层面料,使面料充满模框,与一次注浆操作相似;

第十步,二次震动抹平:对模框内二次注入的面料进行震动刮平,将面板抹平;

第十一步,盖板放置:在二次震动抹平后的模框上放置隔离板,避免模框之间的穿料;

第十二步,叠板:将放置盖板后的模框通过叠板机一个一个依次分层放入养护架中,形成卧式多层叠放;

第十三步,挤压:利用机械挤压机的高压力,将卧式多层叠放好的模框放置到挤压机下挤压并锁紧,以实现养护和保压作用;

第十四步,养护:将挤压锁紧好的卧式多层叠放的模框及养护架放入养护区,进行卧式养护工序,使保温浆料固化成形,使保温芯形成符合标准强度和保温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