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调节组件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40926发布日期:2018-10-12 22:0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调节组件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交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交通制式,车辆、轨道梁与道岔是其三大关键技术,车辆直接骑跨于细长的轨道梁上走行,轨道梁兼具承重与导向的双重作用,线路主要布置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和既有道路路侧,以高架桥跨形式灵活穿梭于城市之中,跨座式单轨交通因其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以及建设成本低,而得到社会的广泛青睐,必将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轨道梁是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关键,区别于一般轨道交通的钢轨,而是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其线形的调整不能像常规轨道交通的轨道一样,通过调节道砟、轨道配件等措施来实现,只能在轨道梁预制时严格控制其制造工艺,使轨道梁满足线形设计的要求,而预制轨道梁的线形与质量控制重点在于轨道梁模板的线型设计与制造,因此,高精度、可调式、方便施工的模板直接影响到轨道梁预制质量与工作效率,也是整个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现有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模板系统,待模板中预制的轨道梁混凝土初凝后,需要拆除模板系统中的侧模,然后通过移动制梁台车运输底模以及轨道梁到存梁区,在此过程中易对刚预制的轨道梁质量与施工安全造成严重的风险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在模板中预制的轨道梁混凝土初凝后,在拆除模板系统中的侧模后,需要通过移动制梁台车运输底模以及轨道梁到存梁区,在此过程中易对刚预制的轨道梁质量与施工安全造成严重的风险隐患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调节组件及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包括小车本体、横移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小车本体上设有驱动部件,所述小车本体用于设置在两个平行钢轨上,并能够沿所述钢轨运动,所述横移装置滑动连接于所述小车本体,所述伸缩装置一端连接于所述小车本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移装置,所述横移装置用于连接轨道梁模板。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在轨道梁浇筑初凝后,伸缩装置带动横移装置移动能够使得轨道梁模板脱模,小车本体带动横移装置及轨道梁模板移动至下一浇筑位置,初凝的轨道梁能够就地存梁完全养护成型,避免像现有方式一样在初凝后移动,造成轨道梁移动时侧翻、开裂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该纵移小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倒模效率高,节约时间。

优选地,所述小车本体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钢箱,每个所述钢箱底部设置车轮和所述驱动部件,每个所述钢箱上的所述车轮分别设于一个所述钢轨上,两个所述钢箱之间设置两个型钢形成框架结构,相邻的所述钢箱和所述型钢之间设置槽钢,所述伸缩装置一端连接于一个所述钢箱上,所述横移装置滑动设于两个所述型钢上。

优选地,所述横移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主梁,两个所述主梁之间设置连接梁,两个所述主梁的端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小车本体,所述伸缩装置一端连接于一个所述主梁上,一个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钢立柱,两个所述钢立柱之间设置连接杆,每个所述钢立柱上设置至少两个千斤顶,所有所述千斤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轨道梁模板。

优选地,每个所述钢立柱上设有至少一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至少一个滑座,每个所述滑座连接一个所述千斤顶。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每个千斤顶能够在钢立柱上调节位置,便于调节千斤顶对轨道梁模板的加力分布位置,保证轨道梁模板约束变形的精度,满足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需求。

优选地,所有所述滑槽沿对应的所述钢立柱竖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轨道梁模板上设有若干个球铰支座,每个所述千斤顶可拆卸连接于一个对应的所述球铰支座。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两个所述钢立柱的连接处分别设有斜撑杆,每个所述斜撑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梁。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上设有锚固杆,所述锚固杆可拆卸连接于地基。

优选地,所有所述斜撑杆和所有所述锚固杆均为螺旋式伸缩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调节组件,包括位于制梁台座两侧分别设置的若干个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纵移小车,每一侧的所有所述纵移小车上的所述伸缩装置根据轨道梁形状伸缩不同的长度后,每个所述横移装置连接的轨道梁模板依次拼接形成轨道梁浇筑的侧模。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调节组件,能够使得单个轨道梁模板沿钢轨移动设置,多个轨道梁模板拼接形成轨道梁浇筑的侧模,能够依据设计的轨道梁线形自由调整,满足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需求,轨道梁浇筑初凝后,侧模加力机构带动侧模脱模,移动平台带动侧模加力机构及侧模移动至下一浇筑位置,初凝的轨道梁能够就地存梁完全养护成型,避免像现有方式一样在初凝后移动,造成轨道梁移动时侧翻、开裂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调节组件的使用方法,应用如以上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设计的轨道梁线形调整每个小车本体在对应所述钢轨上的位置,并将所有所述小车本体位置固定;

b、将轨道梁模板与对应的横移装置连接,调节每个横移装置,将对应的所述轨道梁模板约束形成所需的形状,使得所有所述轨道梁模板形成浇筑轨道梁的侧模;

c、调节每个伸缩装置,驱动对应的横移装置到适配的位置,使得浇筑轨道梁的侧模与制梁台座上的底模合模,设置端模,完成浇筑模具的设置。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调节组件的使用方法,能够使得单个轨道梁模板沿钢轨移动设置,多个轨道梁模板拼接形成轨道梁浇筑的侧模,能够依据设计的轨道梁线形自由调整,满足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需求,轨道梁浇筑初凝后,侧模加力机构带动侧模脱模,移动平台带动侧模加力机构及侧模移动至下一浇筑位置,初凝的轨道梁能够就地存梁完全养护成型,避免像现有方式一样在初凝后移动,造成轨道梁移动时侧翻、开裂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

优选地,调节每个横移装置将对应的所述轨道梁模板约束成型后,轨道梁单侧的所述钢轨上的所有所述横移装置按照由左到右或者由右到左的顺序依次被对应的所述伸缩装置推动,每相邻两个所述轨道梁模板推动到位后,在这相邻两个所述轨道梁模板之间设置止水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运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在轨道梁浇筑初凝后,伸缩装置带动横移装置移动能够使得轨道梁模板脱模,小车本体带动横移装置及轨道梁模板移动至下一浇筑位置,初凝的轨道梁能够就地存梁完全养护成型,避免像现有方式一样在初凝后移动,造成轨道梁移动时侧翻、开裂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该纵移小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倒模效率高,节约时间;

2、运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每个所述钢立柱上设有至少一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至少一个滑座,每个所述滑座连接一个所述千斤顶,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每个千斤顶能够在钢立柱上调节位置,便于调节千斤顶对轨道梁模板的加力分布位置,保证轨道梁模板约束变形的精度,满足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需求;

3、运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调节组件,能够使得单个轨道梁模板沿钢轨移动设置,多个轨道梁模板拼接形成轨道梁浇筑的侧模,能够依据设计的轨道梁线形自由调整,满足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需求,轨道梁浇筑初凝后,侧模加力机构带动侧模脱模,移动平台带动侧模加力机构及侧模移动至下一浇筑位置,初凝的轨道梁能够就地存梁完全养护成型,避免像现有方式一样在初凝后移动,造成轨道梁移动时侧翻、开裂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

4、运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调节组件的使用方法,能够使得单个轨道梁模板沿钢轨移动设置,多个轨道梁模板拼接形成轨道梁浇筑的侧模,能够依据设计的轨道梁线形自由调整,满足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需求,轨道梁浇筑初凝后,侧模加力机构带动侧模脱模,移动平台带动侧模加力机构及侧模移动至下一浇筑位置,初凝的轨道梁能够就地存梁完全养护成型,避免像现有方式一样在初凝后移动,造成轨道梁移动时侧翻、开裂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纵移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调节组件制作直线型轨道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调节组件制作曲线型轨道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小车本体,11-钢箱,12-驱动部件,13-型钢,14-槽钢,2-横移装置,21-主梁,22-连接梁,23-钢立柱,24-连接杆,25-千斤顶,26-滑槽,27-滑座,28-斜撑杆,29-锚固杆,3-伸缩装置,4-钢轨,5-轨道梁模板,51-球铰支座,6-制梁台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包括小车本体1、横移装置2和伸缩装置3。

所述小车本体1上设有驱动部件12,所述小车本体1用于设置在两个平行钢轨4上,并能够沿所述钢轨4运动,所述横移装置2滑动连接于所述小车本体1,所述伸缩装置3一端连接于所述小车本体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移装置2,所述横移装置2用于连接轨道梁模板5。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小车本体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钢箱11,每个所述钢箱11底部设置车轮和所述驱动部件12,每个所述钢箱11上的所述车轮分别设于一个所述钢轨4上,两个所述钢箱11之间设置两个h型钢13形成框架结构,相邻的所述钢箱11和所述h型钢13之间设置加劲槽钢14,所述伸缩装置3一端连接于一个所述钢箱11上,所述横移装置2滑动设于两个所述h型钢13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横移装置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主梁21,两个所述主梁21之间设置连接梁22,两个所述主梁21的端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小车本体1,所述伸缩装置3一端连接于一个所述主梁21上,一个所述主梁2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钢立柱23,两个所述钢立柱23之间设置连接杆24,每个所述钢立柱23上设置至少两个千斤顶25,所有所述千斤顶2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轨道梁模板5;每个所述钢立柱23上设有至少一个滑槽26,每个所述滑槽26内滑动连接至少一个滑座27,每个所述滑座27连接一个所述千斤顶25,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每个千斤顶25能够在钢立柱23上调节位置,便于调节千斤顶25对轨道梁模板5的加力分布位置,保证轨道梁模板5约束变形的精度,满足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需求;所有所述滑槽26沿对应的所述钢立柱23竖向设置;所述轨道梁模板5上设有若干个球铰支座51,每个所述千斤顶25可拆卸连接于一个对应的所述球铰支座51。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24与两个所述钢立柱23的连接处分别设有斜撑杆28,每个所述斜撑杆28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梁21,所述连接杆24上设有锚固杆29,所述锚固杆29可拆卸连接于地基,所有所述斜撑杆28和所有所述锚固杆29均为螺旋式伸缩杆。

运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在轨道梁浇筑初凝后,伸缩装置3带动横移装置2移动能够使得轨道梁模板5脱模,小车本体1带动横移装置2及轨道梁模板5移动至下一浇筑位置,初凝的轨道梁能够就地存梁完全养护成型,避免像现有方式一样在初凝后移动,造成轨道梁移动时侧翻、开裂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该纵移小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倒模效率高,节约时间。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调节组件,包括位于制梁台座6两侧分别设置的若干个如实施例1所述的纵移小车,每一侧的所有所述纵移小车上的所述伸缩装置3根据轨道梁形状伸缩不同的长度后,每个所述横移装置2连接的轨道梁模板5依次拼接形成轨道梁浇筑的侧模。

运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调节组件,能够使得单个轨道梁模板5沿钢轨4移动设置,多个轨道梁模板5拼接形成轨道梁浇筑的侧模,能够依据设计的轨道梁线形自由调整,满足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需求,轨道梁浇筑初凝后,侧模加力机构带动侧模脱模,移动平台带动侧模加力机构及侧模移动至下一浇筑位置,初凝的轨道梁能够就地存梁完全养护成型,避免像现有方式一样在初凝后移动,造成轨道梁移动时侧翻、开裂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调节组件的使用方法,应用如实施例2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设计的轨道梁线形调整每个小车本体1在对应所述钢轨4上的位置,并将所有所述小车本体1位置固定;

b、将轨道梁模板5与对应的横移装置2连接,调节每个横移装置2,将对应的所述轨道梁模板5约束形成所需的形状,使得所有所述轨道梁模板5形成浇筑轨道梁的侧模;

c、调节每个伸缩装置3,驱动对应的横移装置2到适配的位置,使得浇筑轨道梁的侧模与制梁台座6上的底模合模,设置端模,完成浇筑模具的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调节每个横移装置2将对应的所述轨道梁模板5约束成型后,轨道梁单侧的所述钢轨4上的所有所述横移装置2按照由左到右或者由右到左的顺序依次被对应的所述伸缩装置3推动,每相邻两个所述轨道梁模板5推动到位后,在这相邻两个所述轨道梁模板5之间设置止水带。

运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调节组件的使用方法,能够使得单个轨道梁模板5沿钢轨4移动设置,多个轨道梁模板5拼接形成轨道梁浇筑的侧模,能够依据设计的轨道梁线形自由调整,满足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需求,轨道梁浇筑初凝后,侧模加力机构带动侧模脱模,移动平台带动侧模加力机构及侧模移动至下一浇筑位置,初凝的轨道梁能够就地存梁完全养护成型,避免像现有方式一样在初凝后移动,造成轨道梁移动时侧翻、开裂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