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进出垂直循环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5328发布日期:2018-12-08 08:1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双向进出垂直循环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向进出垂直循环车库。



背景技术:

立体停车库是一种缓解城市停车和城市用地矛盾有效方法,能给车辆出行带来具多方便。但是能否更加节约车库用地和更为方便快捷进行存车、取车是衡量立体停车库性能标尺。现有的停车库都采用单向进出的,因为背侧往往设置有牵引装置,而在出车时由于汽车的车头是反向的,因此需要再进行一次掉头,导致车主不便,同时可能导致需要绕路离开停车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进出垂直循环车库,它避免了需要同一端进出的问题,方便了车主的进车出车方便,车主可以不必绕路掉头的完成出车作业,具有使用方便、提高进出车便捷性、降低车主的停车难度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进出垂直循环车库,包括框架,在框架上悬挂有若干个载车吊篮,载车吊篮前后两端敞开并分别设有两个吊臂,载车吊篮上架设有一块用于支撑车体的车载板,车载板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处分别设有用于嵌入车轮的停车定位凹槽,吊臂上端设有导轮架,导轮架上设置有导轮并通过导轮在导轮槽内上下移动。

所述导轮槽包括有上导轮槽、下导轮槽及衔接上导轮槽与下导轮槽的过渡导轮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避免了需要同一端进出的问题,方便了车主的进车出车方便,车主可以不必绕路掉头的完成出车作业,具有使用方便、提高进出车便捷性、降低车主的停车难度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载车吊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导轮槽;2-过渡导轮槽;3-下导轮槽;4-车载板;5-停车定位凹槽;6-导轮架;7-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双向进出垂直循环车库,包括框架,在框架上悬挂有若干个载车吊篮,载车吊篮前后两端敞开并分别设有两个吊臂,载车吊篮上架设有一块用于支撑车体的车载板4,车载板4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处分别设有用于嵌入车轮的停车定位凹槽5,吊臂上端设有导轮架6,导轮架6上设置有导轮7并通过导轮7在导轮7槽内上下移动。

所述导轮7槽包括有上导轮槽1、下导轮槽3及衔接上导轮槽1与下导轮槽3的过渡导轮槽2。

本发明避免了需要同一端进出的问题,方便了车主的进车出车方便,车主可以不必绕路掉头的完成出车作业,具有使用方便、提高进出车便捷性、降低车主的停车难度等特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进出垂直循环车库,包括框架,在框架上悬挂有若干个载车吊篮,载车吊篮前后两端敞开并分别设有两个吊臂,载车吊篮上架设有一块用于支撑车体的车载板,车载板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处分别设有用于嵌入车轮的停车定位凹槽,吊臂上端设有导轮架,导轮架上设置有导轮并通过导轮在导轮槽内上下移动。避免了需要同一端进出的问题,方便了车主的进车出车方便,车主可以不必绕路掉头的完成出车作业,具有使用方便、提高进出车便捷性、降低车主的停车难度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许卫军;朱培华;付茂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卫军
技术研发日:2018.07.13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