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笼柜及其移动叠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5275发布日期:2018-12-08 08:1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停车笼柜及其移动叠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停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停车笼柜及其移动叠放系统。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是很好的交通工具,它具有节能、环保、健身、便宜、使用方便等等优点。然而,这些都是用车端的优点;在停车端,在城市街道上,它面对至少4个难题:一是停车位难找。二是停车不规范,造成浪费空间,破坏景观;如果是收费的车位,除了骑车者要花钱停车外,管理费用是一个额外的费用。三是面对窃车的损失。四是单车面对损坏、破坏的困扰。到了共享单车出现,停车端的这四个难题突然放大了(但也有不同,例如对于窃车和损坏、破坏问题,其被害人转到运营商身上)。可以夸张地预测,它们不解决,可能影响到共享单车事业的成败(各地已经出现了共享单车坟场)。

共享单车另外有一个特殊的行业问题,目前受到用户的普遍诟病,那就是押金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停车笼柜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其提供了安保功能和存车的有关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以及可实现自动化的停车笼柜及其移动叠放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停车笼柜,包括笼柜本体、智能车锁和中央控制器,所述笼柜本体的底部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排车轮导轨,所述车轮导轨上设置有前轮定位凹槽和后轮定位凹槽,所述车轮导轨上设置有导轨传感器,所述车轮导轨上设置有若干根竖杆,所述竖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车轮导轨的外壁上,所述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笼柜本体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智能车锁设置在所述车轮导轨或所述竖杆上,所述智能车锁和所述导轨传感器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联接。

优选的,所述前轮定位凹槽和/或所述后轮定位凹槽所处的所述车轮导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夹紧固定装置,所述夹紧固定装置为弹性夹子,所述弹性夹子的材质为橡胶片或弹簧片。

优选的,所述智能车锁为环型智能车锁,当所述环型智能车锁设置在所述车轮导轨上时,所述环型智能车锁设置在所述前轮定位凹槽和/或所述后轮定位凹槽外侧的所述车轮导轨的外壁上,所述环型智能车锁与一弹性关锁机构相连接,所述弹性关锁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弹性压力片、横杆、推杆和顶杆,所述弹性压力片与所述车轮导轨相连接,所述弹性压力片与所述车轮导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横杆的两侧,所述推杆的中部与所述车轮导轨的两侧边相铰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智能车锁的锁舌相连接;

当所述环型智能车锁设置在所述竖杆上时,所述环型智能车锁与一机械关锁机构连接,所述机械关锁机构包括踏板、滑轮和钢丝绳,所述踏板与所述车轮导轨相铰接,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车轮导轨的外壁上,所述钢丝绳绕在所述滑轮上,所述踏板通过所述钢丝绳与所述环型智能车锁的锁舌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车锁为管型智能车锁,所述管型智能车锁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转动装置、传动装置、转动套和伸缩锁杆,所述转动套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伸缩锁杆上设置有一段外螺纹,所述转动套与所述伸缩锁杆螺纹耦合连接,所述转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转动套相连接,所述转动套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竖杆或所述车轮导轨上,所述伸缩锁杆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凹槽,所述伸缩锁杆通过所述外壳的前端开口向外伸缩滑动,为阻止所述伸缩锁杆的旋转,在所述外壳前端开口上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轴向凹槽耦合相接触,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联接;优选的,所述管型智能车锁还包括锁套,所述锁套固定设置在位于所述前轮另一侧的所述竖杆上,所述锁套与所述伸缩锁杆配合套接。

优选的,还包括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音响显示系统,所述音响显示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联接,所述音响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屏设备、灯光设备、蜂鸣器和/或扩音器和麦克风,所述显示屏幕、所述灯光设备和所述麦克风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联接,所述麦克风与所述蜂鸣器和/或扩音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理系统还包括安保管理系统,所述安保管理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联接,所述安保管理系统包括摄像头设备和灯光警示设备,所述笼柜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所述摄像头设备,所述灯光警示设备设置于每个所述车轮导轨上,所述导轨传感器检测车轮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传递给所述中央控制器,所述灯光警示设备包括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联接的警示灯和蜂鸣器和/或扩音器,当车轮处于错误位置时,所述警示灯发出警示灯光,同时所述蜂鸣器和/或扩音器发出警示音;当车轮处于正确位置时,所述警示灯发出合格灯光;此时存车者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并输入车轮导轨的编号,完成还车程序,所述警示灯变成并保持车辆存放灯光,所述车辆存放灯光也表示此车可再供下一人使用。

优选的,所述笼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笼柜本体的四周设置有保护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所述停车笼柜的移动叠放系统,包括笼柜叠放移动控制装置和伸缩搁放装置,所述笼柜叠放移动控制装置包括叠放框架、外圈滑轮、内圈滑轮、外圈移动机构、内圈移动机构和智能挂钩,所述叠放框架为左右或前后拼接的两列,每列所述叠放框架包括四根竖向支架和与叠放层数相应的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竖向支架相连接,构成多个长方形多层立柱框架,所述长方形多层立柱框架的内部为所述停车笼柜的搁放空间,两列所述叠放框架的外侧四根所述竖向支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外圈滑轮,两列所述叠放框架的内侧四根所述竖向支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内圈滑轮,所述外圈滑轮和所述内圈滑轮均位于所述长方形多层立柱框架的内部,每列所述叠放框架内部的前后侧或左右侧均设置有同向转动的所述外圈移动机构和所述内圈移动机构,所述外圈移动机构和所述内圈移动机构均包括转动电机、钢索和若干吊环,所述外圈移动机构的所述钢索环绕在所述外滑轮上,所述内圈移动机构的所述钢索环绕在所述内滑轮上,所述笼柜本体在除宽度边缘外的其它边缘上均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吊环相对应的所述智能挂钩,所述笼柜本体的顶面长度边缘上每排所述智能挂钩至少为3个,所述笼柜本体的前后面和底面的边缘上每排所述智能挂钩至少为1个,所述伸缩搁放装置成对设置在所述笼柜本体的底面或所述横梁上。

优选的,所述伸缩存放装置包括相连接的伸缩驱动机构和伸缩部。

优选的,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为液压气缸或凸轮机构,所述伸缩部为伸缩杆。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停车笼柜中可选择地采用在车轮导轨上或在设定位置的竖杆上,设置类似于当前的共享单车所装置的环型智能车锁的方式,或者采用在竖杆上装置一种管型智能车锁的方式,使得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单车上的智能车锁,移到笼柜中来,既节省了单车的结构和成本,又增强了其智能程度,包括停放时的精确定位,从而可实现存放管理,免除了押金的须要。

2、本发明的停车笼柜中导轨传感器的作用是提醒存车者单车是否放置妥当,如果放置不妥当,则警示灯发出例如红光的警示信号,并且扩音器或蜂鸣器发出警示音;如果放置妥当,则警示灯变为例如蓝光。此时存车者可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完成还车程序,警示灯则变成并保持例如绿光,从而绿光也表示此车可再供下一人使用。

3、本发明的停车笼柜中采用设置摄像头,且摄像头与中央控制器电联接的方式,其具备如下功能:一、辅助导轨的运作--如果导轨传感器发现停车不规范而没更正好时,可通过中央控制器向笼柜运营商的控制中心发出信号,则监控人员可用摄像头查看原因。二、可根据需要对存车情况拍照记录。三、监控人员可以随时调看某个笼柜内及周围的实况。

4、本发明的停车笼柜中采用设置音响显示系统的方式,使得监控人员然后可经由音响显示系统向存车者发出更正指示。

5、本发明的移动叠放系统中采用设置外圈移动机构、内圈移动机构以及在笼柜本体除了横向边缘以外的其它边缘上设置有智能挂钩的方式,使得放置在移动叠放系统中的多个停车笼柜,在外圈移动机构、内圈移动机构的配合下与相应的智能挂钩(笼柜本体侧面、前面、后面的长度边缘上的挂钩)挂接,完成停车笼柜的竖向移动工作,当停车笼柜移动至最上层或底层时,在外圈移动机构的单独作用下与相应的智能挂钩(在笼柜本体顶面和底面的长度边缘上)挂接,完成停车笼柜的横向移动工作,进而实现了停车笼柜在移动叠放系统中的循环移动。

6、本发明的移动叠放系统中采用在叠放框架的横梁上设置伸缩搁放装置的方式,当停车笼柜移动到位而停止时,在智能挂钩打开而与钢索的吊环脱离前,伸缩搁放装置弹出,从而使得停车笼柜可通过伸缩搁放装置而搁置在移动叠放系统的横梁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停车笼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停车笼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停车笼柜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停车笼柜中车轮导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移动叠放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左列或右列叠放框架中放置停车笼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左列或右列叠放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8为图4中外圈移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外圈移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4中内圈移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内圈移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4中智能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弹性关锁机构、智能车锁、车轮导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管型智能车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环型智能车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笼柜本体;2车轮导轨;3前轮定位凹槽;4后轮定位凹槽;5智能车锁;6导轨传感器;7夹紧固定装置;8竖杆;9警示灯;10蜂鸣器和/或扩音器;11红灯;12蓝灯;13绿灯;14摄像头;15外圈滑轮;16内圈滑轮;17智能挂钩;18竖向支架;19横梁;20外圈移动机构;21内圈移动机构;22钢索;23外圈钢索上吊环;24伸缩搁放装置;25内圈钢索上吊环;26弹性压力片;27横杆;28推杆;29顶杆;30锁舌;31踏板;32滑轮;33钢丝绳;34转动装置;35转动套;36伸缩锁杆;37传动装置;38导向凸起;39轴向凹槽;4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以及可实现自动化的停车笼柜及其移动叠放系统。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和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停车笼柜,包括笼柜本体1、智能车锁5和中央控制器(图中未显示),笼柜本体1的底部平行间隔设置有若干排车轮导轨2,车轮导轨2上设置有前轮定位凹槽3和后轮定位凹槽4,车轮导轨2上设置有导轨传感器6,车轮导轨2上设置有若干根竖杆8,竖杆8的一端设置在车轮导轨2的外壁上,竖杆8的另一端与笼柜本体1的顶部相连接,智能车锁5设置在车轮导轨2或竖杆8上,智能车锁5和导轨传感器6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联接。其中,竖杆8的具体位置,可按设计的要求优化设置,一般是前轮靠轴心的前侧,并且竖杆8的数量可以按设计要求酌情变化。竖杆8的另一作用是增加笼柜内侧的安全性。

为本发明的目的,电联接指以有线方式或通过移动网络、wifi、蓝牙、nfc等无线方式进行的控制信号或数字信息的联接或传输。

其中,停车笼柜的基本结构一般是一个l长度乘w宽度乘h高度的长方体框架,见图1。称其为笼柜,因为它兼具笼的透空性和柜的置于地面、由前端开口放入物品的两个元素,但不具备笼子一般有的圆形的元素(不过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是圆形或不完全圆形如半圆形的笼子,甚至弯曲形;但这都是很稀有的情况,譬如为景观、艺术的目的)和柜子一般具有的封闭性元素。笼柜的一般形状是长方体。单车放在这个笼柜里是沿着其长度方向排放的。因此,w一般相当于单车的车身长度l,h相当于其高度h,而l则与单车的宽度w乘以排放的单车数量n有关。笼柜的长方体有6个面。为本发明的目的,以下称单车放入和取出的面为前面,其左右两面分别称左面、右面(统称侧面),前面的对面称后面,下面称底面,上面称顶面。

事实上,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而言,w的数值可以保守地估计为175厘米,因为绝大多数共享单车的l值都在170厘米左右。同样,h值也可保守地估计为105厘米,因为绝大多数共享单车的h值都在100厘米左右。只有l值是可变的,也就是说,可优化的—l值要随场地的大小、环境的限制、成本的考虑、以及后面提出的组合设计而优化。按目前绝大多数共享单车的w值都在60厘米左右(即把手和踏板31的平均宽度),所以理论l值=60乘n厘米。但是实际排放时,把手和踏板31都可与左右邻车错开。另外,更好的做法是,把手和踏板31可以设计为可折叠的。所有这些都是实际设计的考虑因素。

本发明为了规范单车放入笼柜的秩序,在笼柜本体1的底面为每部单车安置一个凹形的车轮导轨2,如图1和3所示。停放时,单车须顺着车轮导轨2推入笼柜内(这样,车轮导轨2还有一个附带好处,即用车、存车者不需踏入笼柜内)。在车轮导轨2的相当于单车两个轮子的接地点位置,分别设有相当于单车轮子圆弧的前轮定位凹槽3和后轮定位凹槽4。(注:由于单车轮子的直径以及轮胎的圆径各家单车一般差别不大,所以前轮定位凹槽3和后轮定位凹槽4的圆径取各家轮子的较大值就可以了);前轮定位凹槽3和后轮定位凹槽4的作用是规范单车的摆放位置。

在上述前轮定位凹槽3或后轮定位凹槽4(一般应选择笼柜内侧的前轮定位凹槽3,因为笼柜内侧更为安全)的外侧,可装置类似于目前共享单车所装备的环型智能车锁5。为本发明的目的,‘智能’是指能够传输和接收诸如手机信号、wifi信号、近场信号等的无线信号,并根据信号的指令进行操作,也能向指令来源或第三方反馈信号,以达成期望的效果或目的。车轮导轨2提供的好处是:使得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单车上的车锁,移到笼柜中来,节省了单车的结构和成本。用车时,用车者用其手机扫描单车上的二维码后,运营商记录用车者的信息、单车的信息和笼柜的有关信息(这部分信息是单车前次存入笼柜时记录到的)后,即通过笼柜的中央控制器发信号打开智能车锁5。

智能车锁5为环型智能车锁5,当环型智能车锁5设置在车轮导轨2上时,环型智能车锁5设置在前轮定位凹槽3和/或后轮定位凹槽4外侧的车轮导轨2的外壁上,环型智能车锁5与一弹性关锁机构相连接,弹性关锁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弹性压力片26、横杆27、推杆28和顶杆29,弹性压力片26与车轮导轨2相连接,弹性压力片26与车轮导轨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推杆28的一端设置在横杆27的两侧,推杆28的中部与车轮导轨2的两侧边相铰接,推杆28的另一端与智能车锁5的锁舌相连接;其中,单车在放入笼柜时,前轮压到前轮定位凹槽3内设置的弹簧压力片(其没有在附图中显示),从而带动智能车锁5的关锁机械而把锁关闭。完成关锁后,有关信息(仅笼柜和导轨的信息,不包括存车者信息;至于单车的信息,则将于下次用车时扫描其二维码时得到)即被记录在中央控制器内,并传递给运营商。

如图15所示,当环型智能车锁设置在竖杆8上时,环型智能车锁与一机械关锁机构连接,机械关锁机构包括踏板31、滑轮32和钢丝绳33,踏板31与车轮导轨2相铰接,滑轮32设置在车轮导轨2的外壁上,钢丝绳33绕在滑轮32上,踏板31通过钢丝绳33与环型智能车锁的锁舌相连接。其中,机械关锁机构就是从现有车锁锁舌的扳手处,拉一条钢丝绳33,经过车轮导轨2外壁上铰接的滑轮32,然后接上一个踏板31,用脚踏方式拉动钢丝绳33,从而带动锁舌的扳手而关锁。

如图14所示,智能车锁5为管型智能车锁5,管型智能车锁5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40内的转动装置34、传动装置37、转动套35和伸缩锁杆36,转动套35上设置有内螺纹,伸缩锁杆36上设置有一段外螺纹,转动套35与伸缩锁杆36螺纹耦合连接,转动装置34通过传动装置37与转动套35相连接,转动套35可转动设置在外壳40内,外壳40固定设置在竖杆8或车轮导轨2上,伸缩锁杆36的外壁上设置有轴向凹槽39,伸缩锁杆36通过外壳40的前端开口向外伸缩滑动,为阻止伸缩锁杆36的旋转,在外壳40前端开口上设置有导向凸起38,导向凸起38与轴向凹槽39耦合相接触,转动装置34与中央控制器电联接;优选的,管型智能车锁5还包括锁套,锁套固定设置在位于前轮另一侧的竖杆8,锁套与伸缩锁杆36配合套接。其中,如图14所示,管型智能车锁5包括一个伸缩锁杆36,其一端作为锁舌,另一端的表面上刻有外螺纹,在伸缩锁杆36外面套着一个内面刻有可与外螺纹耦合的内螺纹的转动套35,转动套35的另一端连接微型转动装置,例如转动电机34,带动伸缩锁杆36转动时,伸缩锁杆36就被内外螺旋推动向转动套35外伸出,穿过车轮得以锁车;当转动电机34向反方向转动时,伸缩锁杆36同理而缩回转动套35,从而开锁;导向凸起38和轴向凹槽39的作用是使得伸缩锁杆36只能进行直线运动,不能进行转动;传动装置37为包括可进行齿轮调速的传动轴。

为了完善单车的规范放置工作,本发明中前轮定位凹槽3或后轮定位凹槽4外侧的车轮导轨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夹紧固定装置7,夹紧固定装置7为弹性夹子,弹性夹子的材质为橡胶片或弹簧片;其中,当前轮定位凹槽3装上智能车锁5时,可以在后轮定位凹槽4上装上如上所示的夹紧固定装置7。

为了进一步丰富停车笼柜的功能,本发明中停车笼柜中还包括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音响显示系统,所述音响显示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联接,所述音响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屏设备、灯光设备、蜂鸣器和/或扩音器和麦克风,所述显示屏幕、所述灯光设备和所述麦克风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联接,麦克风与蜂鸣器和/或扩音器10相连接。

首先,存车时,所述导轨传感器6检测车轮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传递给所述中央控制器。当车轮处于错误位置时,警示灯9中红灯11亮,同时扩音器10发出警示音;当车轮处于正确位置时,警示灯9中蓝灯12亮,发出合格灯光;此时存车者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并输入车轮导轨的编号(此编号亦可由中央控制器内的程序根据前次用车时的信息及当前信息计算得出),完成还车程序,系统记录存车信息,警示灯9中绿灯13亮,变成并保持车辆的绿色存放灯光--车辆绿色灯光也表示此车可再供下一人使用。警示灯9装置于对应每个导轨的适宜位置,一般在前面上方;警示灯9还有其它作用,例如为避免笼柜系统搞混同时存车的人,笼柜内的存车警示灯9同一时间只能亮一个蓝色灯光。又例如在不被允许的单车停放进来时,警示灯9会发出警告闪光(以及由也是音响显示系统一部分的扩音器10发出警告响声)--这项功能则属于下面的安保系统。

其次,用车时,用车者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后,智能车锁打开,车取出;而有关用车信息也即存入运营商系统和中央控制器内,完成正常的用车程序。当用车者把车从导轨上取出后,如果发现车子有损坏,或骑上后发现有损坏,都可按照存车程序,立即把车重新放回笼柜。当管理系统发现该车在例如一分钟内有取出、放回的情况,则可判定该车有‘问题’,并立即用摄像头14对现场进行拍照记录,以及用麦克风、扩音器10与用车者沟通。更好的做法是,在音响显示系统的屏幕边有报告按钮,用车者可按钮报修,系统并适当予以奖励。用车者不使用车时如果不按规定将车放入笼柜,则视为没有还车,其责任、包括费用,由其自付(运营商每天午夜后检查所有单车的停放信息,因此知道哪个单车‘失踪’及其使用者是谁)。

本发明中所述管理系统包括安保管理系统,所述安保管理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联接,所述安保管理系统包括摄像头设备、灯光警示设备(部分与管理系统兼用)、顶盖(图中未显示)和保护网(图中未显示)。所述笼柜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所述摄像头设备,所述灯光警示设备设置于每个所述车轮导轨上,所述顶盖装设于笼柜本体1的顶面上,所述保护网装设于笼柜本体1的四周。所述顶盖和所述保护网的功能主要是避免单车受到雨淋日晒以及单车被盗的问题。摄像头14具备安保功能(车锁装在笼柜内侧,偷车者要进入笼柜盗车,一定会被摄像头14拍个正着)。摄像头14的数目及位置可调整,摄像头14的信号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中央控制器保持通讯。摄像头14的作用除了安保以外,它还可以提供其它功能。例如:一、辅助导轨的运作—如果导轨的传感器发现停车不规范而没更正好时,可通过中央控制器向笼柜运营商的控制中心发出信号,则监控人员可用摄像头14查看原因。二、可根据需要对存车情况拍照记录。三、监控人员可以随时调看某个笼柜内及周围的实况。

如图5-1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停车笼柜的移动叠放系统,包括笼柜叠放移动控制装置和伸缩搁放装置24,笼柜叠放移动控制装置包括叠放框架、外圈滑轮15、内圈滑轮16、外圈移动机构20、内圈移动机构21和智能挂钩17,叠放框架为左右(或前后)拼接的两列,每列叠放框架包括四根竖向支架18和与叠放层数相应的横梁19,横梁19与竖向支架18相连接,构成多个长方体多层立柱框架,长方体多层立柱框架的内部为停车笼柜的搁放空间,两列叠放框架的外侧四根竖向支架18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外圈滑轮15,两列叠放框架的内侧四根竖向支架18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内圈滑轮16,外圈滑轮15和内圈滑轮16均位于长方体多层立柱框架的内部,跨两列叠放框架内部的前后侧(或左右侧)均设置有同向转动的外圈移动机构20和内圈移动机构21,外圈移动机构20和内圈移动机构21均包括转动电机(图中未显示)、钢索22和设定数目的吊环23,外圈移动机构20的钢索22环绕在外圈滑轮15上,内圈移动机构21的钢索22环绕在内圈滑轮16上,笼柜本体1在宽度边缘外的其它边缘上均设置有若干与吊环23相对应的智能挂钩17,笼柜本体1的顶面边缘上每排智能挂钩17至少为3个,笼柜本体1的前后面和底面的边缘上每排智能挂钩17至少为1个,伸缩搁放装置24成对设置在笼柜本体的底面或横梁上。

其中,停车笼柜的垂直移动:设某停车笼柜正位于右列,例如第二层时,其底面通过伸缩搁放装置24搁置在横梁19上。当其上方出现空格后,停车笼柜接到上行信号,即发出指令使其右侧和左侧边缘上的智能挂钩17分别与外圈移动机构20和内圈移动机构21的钢索22上的对应吊环23耦合。耦合后,停车笼柜开始被内外圈的钢索22拉动上行,同时底面的伸缩搁放装置24缩回。当停车笼柜进入上一层后,停车笼柜顶端受到阻挡或者设置一传感器检测距离阻挡的距离到达预设距离阈值时而停止上行,这时系统发信号给伸缩搁放装置24,使得伸缩搁放装置24弹出,从而将停车笼柜上行到搁放空间内。

停车笼柜的平移:当位于框架最上层的停车笼柜的左方出现空格后,停车笼柜接到左移信号,使停车笼柜顶面上的智能挂钩17与外圈移动机构20钢索22上的吊环23耦合,接着其两侧边缘上的智能挂钩17与吊环23脱离,然后钢索22拉着停车笼柜向左水平移动。在停车笼柜左行进入框架的左列后,系统发信号给伸缩搁放装置24,使得伸缩搁放装置24弹出,从而将停车笼柜搁放在左列框架的最上层。

以上说明是以右列和最上层的笼柜为例子,左列笼柜的下行和底层笼柜的右移也类似,此处从略。

但是,笼柜的移动是一格一格进行的。每个笼柜要在其移动方向的前方有空出一个笼柜位置(称为‘空格’)时,才可以移动过去。一般来说,为了尽量利用空间,框架内只拿出一个笼柜的位置作为空格。这样,只有垂直的移动有进行一连串移动一格的可能。水平移动,即转弯移动,都只能一个个笼柜单独进行,所以笼柜平常要保持脱钩的状态。

因此,在较高层的叠放情况时,只有一个空格的设计,其效率就不令人满意。这时,在对角线的位置再增加一个空格,就会产生更多、更好的效果:(1)单个笼柜的移动只发生在顶层和底层,并且是水平移动;(2)顶层与底层之间的笼柜的垂直移动,可以串在一起进行,大大减少移动时间;(3)笼柜移动时,左右两边同时进行,从而互相平衡,大大减少转动电机需要的功率。

为了智能挂钩17与吊环23的准确耦合,本发明中吊环23等间隔设置在钢索22上。

本发明中伸缩存放装置包括相连接的伸缩驱动机构和伸缩部。

本发明中伸缩驱动机构为液压气缸或凸轮机构,伸缩部为伸缩杆。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